隆安县教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立关庵、公南圩、小林、两所小学(高中、初中)和公那中小学。这是隆安废除科举、振兴学校的开始。小学堂实行癸卯学制,学生学习经典,不收女学生。清三年(1911),龙安府初级女子小学成立,但男女生仍不能同校。

民国元年(1912)建立广智国民学校,后改为广智高级中学(今杨湾尾)。民国年起,实行“忍子轻丑”的教育制度,取消小学的经典学习,让小学教育男女同校。那一年,全县有5所二级小学,6所小学。民国6年,设立三所学校,分别是龙安(今那桐镇)东区的李玉成高级中学、西区的郑立扬高级中学(今南徐乡)、北区的荔城高级中学(今姜妍镇)。7年,建群英、聚贤两所小学,12年,区内建群贤小学(现丁当乡)。民国8年,建立了区李景山高级小学(今马村)、东区李先贤小学(今白马尾)、区李镇东小学三所小学。

民国13年,隆安二等小学,政府,禹城二等小学,乔健二等小学,县三等小学,郑阳四等小学,西四等小学,北承德五等小学。民国14年,兴县二等小学改为县第六小学,区广智高级中学改为县第七小学,区京山高级小学改为县第八小学。民国二十年,区群贤小学改为县第九小学,区镇东小学改为县第十小学。至民国二十三年,全县共有小学187所(其中中心校10所,村街小学177所),在校生9717人,教职工347人。

民国24年实施省颁国民基础教育六年计划,实行“三位一体”制。乡长还兼任村民小组长和中心学校校长。乡公所、乡队部、中心校合署办公,每个乡镇设立一所中心民族基础学校;每个村(街道)设立一所村(街道)民族基础学校。县城小学改为乡镇中心民族基础学校,其他小学除中心外合并的为村(街)民族基础学校。同年,县官立女子小学与县第一小学合并。小学学制由“63”制改为“42”制,即初中四年,高中两年。开设语文、算术、历史、地理、公民、图画、音乐、体育等课程。31中,责令删除“基金会”二字。此后,小学又分为“农村中心民族学校”和“村(街)民族学校”。当年,乡中心民族学校17所,村(街道)民族学校245所,450个班,教职工496人,在校儿童14147人,占应入学儿童的81.1%。

民国38年,县内设中正(今程响)、安良(今程响镇)、嘉宝(今南威乡)、南威、杨湾、姜妍、小林、伯公、乔健、板罗、古潭、那通、那中、丁当、白马、杨民、刘德(今沿江镇)等60个县。

1950期间,由于土匪暴乱,除县城一所小学有74名学生外,所有农村小学都无法上课。经过1951年的剿匪打霸,全县有17个学区,包括程响、镇东、南圩、大通、姜妍、刘德、杨湾、乔健、板罗、伯公、古潭、小林、杨民、那中、那桐、丁当、白马。1953解珍县渡劫区划归龙安管辖,县内新增渡劫、乐瞳、鹿莲三个学区。那一年,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小学把原来春秋两季招生改为秋季招生。学制仍遵循“四二”分段制。教学采用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中小学开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高中生有语文、算术、珠算、自然、地理、历史、体育、图片、音乐。

1956期间,县政府教科文整改工作队分五批深入小学,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帮助教师树立人民教师的荣誉感,克服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全县小学教育取得了新的发展。1957,县内成立船民小学。1958全县有183所小学,在校生28322人,教职工634人,比1949分别增长4%、137%和68.6%。1959新增坪山、刘佳、布泉、兴隆四个学区。

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县里减少小学教师350人。1963,全县小学生22956人,比1958减少18.9%。1964实行全日制学校和非全日制学校两种教育制度。全县开办了一批小学(简称“耕读小学”),学生半工半读,教师半工半读,适龄儿童入学率大幅提高。到1965,全县有小学557所,教师752人,学生34001人。

“文革”开始后,全县所有小学都停课了。1967,全县预备小学“闹革命”停课,校领导靠边站,学生放任自流,校规校纪消失。1968,各大队成立了贫中农管理学校领导小组(简称贫管会),派宣传队到23所完全小学领导“斗争、批准、改革”(当时全县有25所完全小学),还派了505名工人、贫农、民兵到各小学当老师。语文课以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为教材,数学课以计算农田基本建设相关面积为主要教学内容。废除考试制度。65438到0969,农村小学全部下放大队管理,公办教师全部调回本村任教。老师自己的工资交给生产队,生产队按劳付酬。同时,学制由六年改为五年。1972年实行江青反革命集团炮制的“两个估计”(17年解放后,“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不执行”,“资产阶级专门搞无产阶级政治,大部分教师世界观基本资产阶级化”,教师思想包袱沉重,上课忧心忡忡。1974,对学校“修正主义”的批判死灰复燃,尊师重教被说成是教师的尊严,使得教学秩序更加混乱。同年,各小学贯彻毛主席“五·七”指示,开办学校,组织师生学工科、学农业,在学校里办小农场、小林场或小工厂,在校外联系工厂、农场,定期在学校里办工厂、农场,到联系单位参加生产劳动。1975发起“教育营”,进行农业与教育的对流:一部分教师分配到生产队工作,从农村中挑选同等数量的贫困下中农担任“教师”,在阶级斗争中上课。教学工作处于无计划、无要求、无制度的混乱状态,学生学习成绩很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隆安县的初等教育获得了新生。新增那湾、隆回、四联3个学区,全县27个学区。小学认真执行党的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文革”前,小学原副主任以上的67名领导全部恢复了领导职务。为冤假错案平反22人,纠正错画右派29人。由于小学教师严重不足,收回1960回家当农民的小学教师342名,调整压缩小学附属中学,将在附属中学任教的117名小学教师调回小学任教,充实了小学教师队伍。1980年,全县小学生4218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

1981年后,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初等教育的决定》,乡镇制定普及初等教育规划,发动群众修建校舍。1981—1983,全县所有小学修缮危房2万多平方米。1983至1985,全县新建小学校舍20栋。1984根据机构改革精神,全县128小学调整领导班子。乡(镇)中心学校配备1名校长、副校长、教学主任;村校一般配备1校长,65438主任。调整后学校领导227人,平均年龄465,438+0.5岁(比调整前年轻7岁)。大专学历2人,师范、高中138,初中80人,小学6人。新班子成员年富力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到1985,全县有10个乡镇,占乡镇总数的77%;有88个村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占总村数的66%。根据年底统计,全县有133所小学,520个教学点,共计653个;在校学生41257人,小学教职工2091人(含民办)。其中教师188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9.5%。全县小学毕业生入学率为60.1%,高于全自治区,但低于全国。民国二十年(1931),隆安县初级中学成立,这是隆安创办普通中学的开始。那年春天,两个班的初中新生入学三年;附初级教师第一班,学生127人,教师6人,职工4人。31的春天,初中加了两个班。初中重在为升学做准备,初级教师和初中重在为就业做准备。初中学制为四年制。学生学习三年可报考高中,毕业后可服务两年以上考上农、工、商、师范院校。1933年9月,桂林私立立达初级中学迁至姜妍上课。民国36年,立达初级中学停办,在姜妍创办私立成德初级中学,校址在姜妍武文寺(今姜妍供销社收购仓库)。37年8月,私立兴县初级中学在那里成立。到1949,全县有初中3所,教师29人,学生631人。

解放后,全县原私立中学全部停办,原私立中学的学生分配到隆安县初级中学。1950年实施县人民政府一号文件,取消国民党开设的“党义”、“公民”、“童子军训”等课程。学校向工人和农民敞开大门,优先考虑他们的孩子。那一年,隆安初级中学在校生258人,毕业生43人,教职工32人。1953年,按照全国统一规定,隆安初级中学秋季开学、毕业,原春秋两季招生改为秋季招生,初中38班第五学期提前毕业。此后,全国都在编教材。课程包括政治、语文、代数、平面几何、物理、化学、英语、动植物、历史、地理、体育和音乐。定期考核,采用百分制,实行学年晋升和复读制。

1956年秋,隆安初级中学新增一所高中,招生107名新生,学校更名为隆安中学,成为全县第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实行“三三”分段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高中开设政治、语文、代数、立体几何、物理、化学、英语(或俄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程。从此,隆安县没有高中的历史结束了。同年,在杨湾区白潮乡和那桐区董娜乡分别建立了初级中学,命名为隆安第一初级中学(简称一中)、隆安第二初级中学(简称二中)。全县中学生总数由上年的498人增加到880人。中学教师人数增加了50%。1958年,在“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全县开办民办中学12所,在校生1214人,全县中学生总数达到2587人,比1956增长193.98%。从1960到1962,国民经济遇到了困难。为了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私立中学纷纷停办。1965年,全县有中学1所,初中21所,学生由1950年的258人增加到2796人,教职工由32人增加到150人。

1966“文革”初期,大批师生串联离校,“停课闹革命”,在所谓的阶级斗争中“渡过难关,见过世面”。1967年春,在上海“一月革命”的冲击下,中学领导被打倒为“走资派”,许多老师被作为“牛鬼蛇神”、“黑五”关进“牛棚”。当年夏秋之际,解放军进驻隆安中学和那桐初级中学进行军训。1968年“复课闹革命”,各中学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接着由工人、解放军代表和贫农组成的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分别进驻隆中、一中、二中,开展“三查一清”运动(查走资派、汉奸、富农反对右倾分子破坏活动的幕后活动,清理阶级队伍)。“三查一清”中,三中49人,其中11被迫害致死。

1969之后,公社掀起了办中学的热潮。1970年,乔健、丁当、渡劫三个公社开办了初中,兴隆大队在小学后首先开办了附中班。随后,全县108所完全小学中,有96所开办了附中。1972,杨湾、那桐两县初级中学转制为完全中学。南圩、姜妍、那桐、乔健、小林、丁当、渡劫、布泉、屏山等9所公社初级中学也已建成。当年全县初中招生82个班,高中招生18个班,中学生8853人,比1968高出3倍。预备中学将“三三制”改为“二二制”。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取消考试制度,推行所谓的推荐和选拔“扎根洪妙”的学生。学生成绩低。1973之后,所有中学都开门了。那桐中学率先在定远开办校办农场,学生轮班工作,定期到附近厂矿和社会队“学工科、学农业”。县教育部门推广那通中学“经验”后,全县有9所中学,13厂校挂钩;有4所中学与4个农场挂钩;有45所学校(包括小学)与973生产队挂钩,组织师生参加劳动,学习工程和农业知识。从此,带着劳动意识参加中(小学)生的主课,课堂教学成了辅助课。1975年,贯彻自治区“教育大寨”会议精神,全县12中学高中班分批到生产队“开门”一学期。到1976年5月,连续两个班,25个班,1414师生。比如那通公社中学10班在1975下学期和1976上学期去大腾村伐木建学校和农场一周;去龙江村烧砖,搞一个月农场劳动;去芳村修水利一周;拿起化肥,下地干一个星期;在挂钩生产队工作两次,每次半个月;还有突击支农活动,平均每月两天。学校里也有安排半天时间建学校、种菜(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生产青菜150斤、收集牛粪250斤以上)、管甘蔗、搞沼气池。上课时间不到一学期的三分之一。

70年代初,由于各公社普通中学盲目发展,师资严重不足。很多小学骨干教师被“拉出来”到初中任教,初中骨干教师被“提拔”到高中上课,导致小学教师力量薄弱,中学教师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后来的“开放学校”,劳动成了学生的主课,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9小学到初中录取分数线只有50分,低分只有14分。初中的录取分数线在上涨,有的学校只有90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稿》,县办中学由“二月二”制改为“三月二”制(初中3年,高中2年)。中学课程14: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农业、体育、体质健康、音乐、美术、8至9科。一年52周。初中每周28课时,高中每周29课时,自学6课时。进行5课时的文体活动和科技活动,保证中学生每天有9小时的睡眠。学校将恢复成绩评估和晋升及留级制度。

1979,县城建立龙安镇中学。同年,各中学认真执行了教育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规定(试行稿)》和《中学生守则》。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并举,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积极探索教学规律,教学质量开始回升。1979高考录取45人,比1978多26人。

1980年布泉、屏山、小林、丁当公社中学只招收初中新生,1981年南圩、姜妍、那桐、乔健、渡劫等5所公社中学也停止招收高中新生。隆中、那桐、杨湾、镇四所县办中学,招生15班,750名学生。实行全县统一招生,择优录取。先隆中,再一中,二中,再到镇上。该镇主要招收城镇学生。

1982年,该县建成后开始将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公社中学的初中班和学区附属中学也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当年全县177名考生被区内外13所高校和25所中专学校录取。其中专科生67人。中专学生110。按参加人数(348人)计算,升学率为40.8%。4名考生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这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校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从1983下半年开始,公社中学所有高级中学停课。

从65438到0984,全县所有公社中学改为乡(镇)初级中学。县府办配备5名行政领导:校长、副校长,各1;院长、副院长1,总务主任1。每所乡(镇)初中、联合初中配备3名行政领导:校长、副校长(或副院长)各1,院长1。1984 18二月18、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杨民乡初级中学。1985年4月5日、19年8月,县人民政府分别批准杨湾乡、古潭乡设立初级中学。同年5月3日,65438批准杨湾中学高级中学转型为职业中学,初中招生不变,实行一校两牌一队。1985,全县有隆安中学、杨湾中学、那桐中学、镇中学、浪湾华侨农场中学五所高中。隆安中学是县重点中学。乡(镇)有12初级中学:姜妍、杨湾、渡劫、布泉、南圩、乔健、小林、那桐、古潭、丁当、杨民、平山。联合初中1。中学生9796人,其中初中8087人,高中1718人。全县中学教职工794人,其中初中生646人,高中生148人。同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入学率为2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清末隆安县小学有校长、教师、助教、管理员。光绪三十二年(1906),县内有5所官、公小学,教职员工17人。13 (1924)学校改为学校,每个学校设校长、校监(即教育局长)、教师、助教。民国20年,隆安县初级中学成立,校长、学科主任、教师、干事。民国24年,国家基础教育实施后,小学有校长、教学主任、教师,中学有校长、教学主任、学科主任、教师、军官。清末官办学校的教学,由地方绅士推荐,报经教学训令和训诫任命,经县知事批准任命校长。教师有两种:雇佣的和自雇的。民国时期,中学校长一般由省教育厅提名,报省政府任命,也有由县长选拔,报省政府追加派遣;小学校长由县长任命。民国32年后,中学教师任用实行聘任制。大部分小学老师都是同学亲戚推荐,县长任命的。有的中学教师由校长选派,报省政府追加派遣;有的是校长直接任命,报省政府备查。中学的教学主任、文员、出纳等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由校长直接选拔的。小学老师要求选师范毕业生,但大多是熟人介绍任命的。

解放初期,隆安县的中学教师大多保留了解放前的原中学教师。小学教师由区、乡政府选派,教授农村知青。后来中小学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大学毕业生。其中有县里培养的师范生,也有国家分配的师范生。民办教师由群众推荐,学校评定,乡镇政府批准,报县教育局备案。到1985,全县有小学教师2091人(含民办学校),其中教师1882人,占教师总数的89.5%,平均每名教师带学生数21.8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学教职工中有民办教师955人,占小学教职工总数的45.7%。小学教师中,高中或师范毕业的有904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49.8%,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全县有中学教职工794人,其中初中646人,高中148人。每名教师平均学生数为:初中12.33,高中11.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初中教师中,大专毕业或离校的有66人,占总数的10.22%,低于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高中教师中,大学毕业的有32人,占总数的21.62%,低于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