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导读: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思维模式还没有形成。他们愿意去发现和尝试新事物,也愿意用自己的想法去改变一些旧的模式,让事物的发展更加符合自然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够积极运用所学发现新的问题,并且敢于对不同的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创新意识的外在表现,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可悲的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们无形中抹杀了孩子的天性,使他们成为在中高考指挥棒下只会机械学习的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目睹这一切,我感到非常难过,也决心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我做起。
第一,善于发现创新思维,并加以推广和延伸。
小学生正处于对什么都好奇的年龄,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求异的思维方式,不要对不同于教学参考书的思路和解题思路持排斥态度,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自由成长。有一次,我在学习六年级“正方体和立方体”的内容时,发现一个小男孩的课桌上放的不是书和文具,而是一大堆剪成各种形状的纸片和纸板。我对他嘈杂的桌面有点生气。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后,问他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他说它们被用来建造各种三维图形,并向我展示了一个长方体,它瞬间变成了一个立方体。面对这个异想天开的孩子,想想自己刚才的误会,有点不好意思。结果那天班里的主角变成了那个小男孩。他用自己制作的道具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数学课。下课铃响后,全班同学连续不断的掌声给了他最大的鼓励。从那以后,他更加致力于数学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引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只有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带领学生在这一领域拓展疆域,教师的创新精神才会感染学生。
1.创新教学情境,主动出击创新思维。
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大部分教师仍然不能转变观念,在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中转身。他们不敢把课给学生上,授课方式还是讲课式的,而且往往每节课都是自己讲,生怕一句话不说导致孩子考试出错。这样的学校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相当于勒死。我认为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创新教学情境入手。比如在学习“认识升和毫升”这一课的时候,通常的教学方法是先介绍概念,然后让学生记住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单位,再做大量的练习巩固。在教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并没有按照常规思维出牌,而是和学生一起从家里带了一些不同量程的测量工具,让学生进行测量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四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完全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我只是向学生展示了学习这一课的一般步骤,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范围——测量——并得出结论。在自由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使用不同量程的量具,单位换算很快理解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同学们也对这种学习方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思想也相当开放。
2.创新课堂形式,给学生自由空间。
毋庸置疑,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思维都只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驰骋。教室不是束缚孩子的地方,而是让孩子放飞思想的地方。老师要有这样的认识,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不存在老师负责说,学生只负责听的问题。应该允许学生表达不同意见,随时有话语权,因为创新的火花可能稍纵即逝。所以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我创造了这样的课堂模式:(1)课外预习。在这个大信息时代,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预习方法,比如在网上搜索,用课外学习小组与同学分享信息,这些都是学生自己想出的好主意。(2)课堂交流。每节课的前15分钟是学生交流预习结果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观点相同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小组,整理自己对全班的认识和理解。中间15分钟是各组的陈述时间,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3)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理解,得出* * *知识。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10分钟。所有练习都安排在课后,可以用任何方式完成――书面,在线培训等。在这个课堂上,真正突出了老师的指导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在这堂课上,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第三,家校结合,巩固培训成果
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会让一些家长认为他们无知不守规矩。在今天,不翻课本和习题的学生被视为异类,所以在家里会出现对学生创新表现的压制。在这一点上,老师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对学生的不同思维保持这样的态度:把握方向,注重引导,参与其中但不要过多干涉。家长要明白,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各种文化素质培养的关键,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根本标志。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和发扬这种能力。
结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何况不同的孩子创新能力不同,不可能取得统一的成绩。只有通过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在课堂上所透露出来的创新火花,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保持这种能力而不丧失,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展示这方面才能的机会,让创新之源取之不尽,创新之水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