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1)会计的制度执行不统一、不规范。
各个学校采用的会计制度并不统一。目前,非营利组织、机构、企业和小企业的会计制度被广泛使用。由于会计执行制度不同,财务核算口径不一致,很难评价学校之间的财务状况。
(二)启动资金不到位或挪用办学经费的。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用资金、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作为出资。”但有些民办学校投资后,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资金或挪作他用。
(三)财务管理不规范
一些民办学校不重视财务管理,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制度,财务运作和支出标准掌握在举办者手中;有的民办学校由出纳保管小规模资金,大部分资金存放在主办单位,不分公私立;一些私立学校的会计工作是由非会计专业的亲戚做的。这种家族式管理的结果是,民办学校缺乏制约机制,财务管理混乱;有些民办学校根本不设立财务机构,导致资金流失严重,影响办学效率。
(四)违反规定收费的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对具有学历的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由学校制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并公示。但是,一些民办学校不公示收费标准,超标准收费,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把办学当成赚钱的工具;部分民办学校未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收费许可证,不亮证收费,违反国家有关教育收费政策;收取的费用不使用合法票据,而是使用购买的“三联收据”,其存根不留存,也不按开具的收据入账。
(五)会计核算不规范
部分民办学校由于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财务核算制度缺失,会计核算不规范。比如,国外原始凭证中有很多“白条”,不符合《会计法》的相关要求;账户应设置而未设置;此外,部分民办学校还存在会计科目使用不当、账簿设置不规范、登记账簿不合规、报表编制不及时等现象。
(六)资产管理不规范
有的民办学校法人产权没有落实,有的学校对举办者投入的资产不履行移交手续,学校没有法人产权;部分民办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无明细账、无卡片记录,长期不盘点,存在报废现象;一些私立学校也不规范货币资金的管理。学校收入不存银行,大部分收支都是现金入账。
民办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高素质人才总量很少。
与公立学校相比,民办学校办学历史短,政策待遇悬殊,缺乏高素质人才的积累。如果完全依靠自己培养,要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很长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人才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师的素质,但人才的引进需要大量的物质条件和软环境作为基础,而大多数民办学校提供的薪酬待遇缺乏竞争力,给人才引进带来了压力,使得民办学校的优质人才总量非常少。
重使用,轻文化。
民办学校因为资金压力大,更注重当下利益和办学成本,一般只注重人才的使用,不注重培养,师资培养投入严重不足。只靠使用,没有晋升,很多民办学校的专任教师很难达到现阶段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流动性高。
近年来,除了公立学校尤其是名牌公立学校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一些国企也想尽办法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高素质人才比一般人力资源更加稀缺。目前民办学校普遍人才流失率较高,部分民办学校教师每学期离职比例高达50%。
办学的动机还是逐利。
一些私立学校的主要目的是盈利,教育价值观和精神相当匮乏。他们缺乏高尚的办学动机和长远的办学规划,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民办学校很难吸引到追求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引进不规范。
在师资引进上,民办学校把学校的学制结构放在首位,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没有从自身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远近结合的人才引进计划和年度引进计划,没有对拟引进的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
缺乏对教员系统的培训。
重要的表现就是学校的经费和政策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民办学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持谨慎态度,尤其是缺乏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同时,民办学校的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重,进修培训的精力和时间较少。
薪酬激励体系不完善。
由于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费,当面临招生困难时,很多民办学校将教师的工资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标准。另外,私立学校福利相对匮乏,教职员工社保跟不上。激励方式比较单一,认为只有高薪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而忽视了人文关怀等非物质激励。
教师缺乏职业规划。
没有建立* * *愿景,没有关注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发展,而我国的民办学校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民办学校管理中的问题第三部分首先,大部分民办中小学在师资力量上远远落后于公办中小学。
1.在民办中小学,教师不属于国家的工作人员,不能享受同等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导致很多学校招不到好老师。如果他们想招到好老师,需要投入更多,这对大多数民办中小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这也使得民办中小学留住好老师相对困难,导致教师流动的可能性更大。
2.我国民办中小学教育起步较晚。民办中小学的教师大多比较年轻,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低于传统公办中小学。而且公立中小学已经形成了一个代际更替水平的教师体系,各方面都比较完善,是私立中小学教师无法比拟的。
第二,一般很难招到学生,更难招到优质学生。
1.在很多地区,中考结束后,学生分年级,按地区入学,按重点学校、普通学校、民办学校的顺序入学。导致剩下的学生数量少,学生质量差,在与公立学校的竞争中没有竞争力,在以后的升学考试中也不一样。
2.从公办学校扩大规模的压力来看,从上述十年发展数据来看,公办学校的学生数量和发展速度都要好于民办学校,特别是一些地方超级中学的建立,对这些民办中小学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三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明显弱于公办中小学。
1,对教师的政策支持远不如公办中小学。很多学校老师在民办小学获得经验或者被公办小学挖走,或者自愿离开民办中小学,或者被一些民办培训机构吸收,对民办中小学非常不利。
2.在经费支持上,远不如公立中小学。公立中小学有很多政府支持,包括建学校,购买设备,所有费用都来自财政拨款,而私立中小学几乎享受不到政府支持。
3.不仅得不到财政支持,民办中小学还在税收政策上吃亏。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第1条第10项规定:“学校收取的经批准后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费用,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学校取得的财政拨款和从主管部门、上级单位取得的事业发展专项补助收入,不征收所得税。”一些民办中小学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加大了资金投入的难度。
第四,在学校本身的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甚至违法行为。
1.相对于传统的公办中小学,民办中小学的管理者普遍理论水平较差,教育理念跟不上。他们可能知道怎么操作,但是说到教育,他们很可能不如公立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这就导致了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种种局限。
2.为了生存,抢占公立学校挤压的稀缺生存空间,很多民办学校开始不择手段的争夺招生,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特聘教师、找招生机构或个人等各种现象和手段开始被曝光和利用,显然已经逐渐商业化。
3.由于很多民办中小学师资力量落后,在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等方面难以与重点公办中小学相比,无法保证中小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4.民办中小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这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存在的问题。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较好,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第五,片面的社会认识或一些负面现象导致家长和学生对民办中小学的评价不公平。
虽然民办教育发展多年,但家长和考生中仍或多或少存在偏见,尤其是对一些普通的民办中小学,评价往往不够客观,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民办基础教育的积极性。私立基础教育需要得到承认和鼓励。虽然国家层面正在逐渐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但社会层面的观念扭转还需要一段时间。
扩充:私立学校管理条例
1.校长应做到“五个清楚”:
第一,老师或学生每天迟到、早退或旷课的原因一定要明确;
二是必须明确校舍、设备、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三要清楚学校食堂和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情况;
第四,校园周边不利于学生安全健康的交通、摊点等环境条件必须明确;
第五,学校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必须明确。
2.主管安全的副总裁应做到“五落实”:
第一,有安全隐患不帮忙旷工的情况必须查处落实;
二是调查落实学生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行为;
三是食堂及周边食堂食品的进货渠道、质量检验程序是否落实把关;
四是及时处理和落实教师反馈的办公设施、活动设施、水电等安全隐患;
第五,对心理不健康、行为异常的学生,要及时调整和处理。
3.校级管理人员周、日值班应做到“五查”:
一、师生缺岗情况必须每天检查:
二是要排查学生课后和课间违纪造成的安全隐患。如玩危险游戏、追逐、打斗、持有武器、危险品等。
第三,一定要查清楚校外人来人往的原因;
第四,必须检查食堂饭菜的质量和卫生;
五是必须检查学校办公设施、活动设施、水电设施的安全状况。
4.班主任应做到“五件事”:
第一,坚持每天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二、迟到、早退、逃课的同学要了解原因,跟踪调查,与家人、学校沟通,做好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