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的学生

奢侈品是一个与必需品相对应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原本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可能会在社会上继续传播,最终成为必需品,然后新的奢侈品就出现了。

奢侈品具有超越实用价值的“象征价值”,是人们炫耀财富、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奢侈消费和炫耀性消费有相似的含义。

按照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消费中理性的做法应该是选择便宜实用的东西,但为什么时尚男女都爱劳力士手表、LV手袋等昂贵的东西呢?行为经济学家将这种看似非理性的消费选择称为炫耀性消费,认为炫耀性消费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给人带来基本需求之外的满足。在商业社会中,炫耀性消费是显示财力和获得或保持良好声誉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之一。

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范布伦在《论有闲阶级》中指出,“对于有闲阶级来说,价签和地位的关系极其重要;为了显示财力,获得或维持声誉,手段就是招摇的挥霍。”富人的这种做法,看似是对自然的自我放纵,其实是有目的的——与穷人区分开来。

炫耀性消费主要是炫富,而不是满足真实需求?这种消费的动机是寻求一定的社会地位。人们热衷于炫耀性消费,因为这有利于增加他们的财富。借助于炫耀性消费所表达的符号,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认出自己想要交往的对象。一方面,中国新富阶层希望通过奢侈消费来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炫耀性消费来维持和创造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网络。

全球奢侈品行业的发展轨迹表明,一个国家奢侈品消费的增长与其GDP增长密切相关,奢侈品消费是由富人推动的。奢侈、挥霍的消费模式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都有典型表现。马克?6?1 1873出版的吐温小说《镀金时代》反映了当时工商业发展给美国带来的巨大财富,造就了一大批富豪,如摩根、卡内基、洛克菲勒等。有钱人在肆意的奢华中展示财富实力,实现了美国人富甲天下、迷恋金钱的梦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高科技创造了新一代富人和奢华性生活的新方式。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6?1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有双重起源——禁欲主义和贪婪。在现代西方社会,似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是新教伦理的节俭和禁欲主义,而是一种以奢侈消费为特征的消费主义精神。今天,全球化使得这种消费模式逐渐扩展到全球,已经变得相当普遍。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毫不犹豫地选择奢侈品作为财富的象征,以显示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大量新的消费手段,如快餐店、信用卡、购物中心、电视和网上购物、商品目录等。,给人一些能力,让他们能够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然而,他们迫使人们在经济上、心理上和物质上花费超过他们所需要的。这是资本家梦寐以求的,也能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此外,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和广告作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渠道,使得奢侈(炫耀性)消费成为一种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现象。广告和媒体操纵人们的欲望和兴趣?它激发人们追逐多变的时尚,“让消费者着迷”。在商业利益等因素的驱动下,媒体不仅展现了人们的消费现实,也在不断创造消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