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
浙江平湖市艺术小学江明
科学课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磨练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科学课要科学,包括它的结构、层次和活动设计,还有它的语言。即科学课的语文也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舶来的语言艺术
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话题,学生立刻被课堂内容吸引,从而快速进入课堂角色。“认识空气”一课的导入举例;
老师:(用神秘的语气)听,这是什么声音?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然后争先恐后地说是风。
老师:(用舒缓的语气背诵)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风的:谁见过风?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树枝摇曳时,风在我身边掠过。谁曾见过风的面貌?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落叶飘零时,风从我身边经过。
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掌!
老师:风是怎么形成的?
生:空气流动形成风。
老师: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今天邀请这位客人来教室好吗?
生:好!
老师:那你怎么邀请这位客人呢?
优美的文字描述让学生欣赏和体会到了文字的韵律美,老师想请这位嘉宾进来,一下子让学生对学习air产生了兴趣。
二,教学的语言艺术
1,“你懂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如今,学生处于信息社会。通过电影、电视、书刊等信息渠道,尤其是互联网,他们获得了很多知识。有些课文的某些内容已经被学生理解了,也许比老师理解的还要多。
因此,教师在进行新的教学之前,必须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你知道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走,真正达到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目的。
2.“你想研究什么?你打算怎么研究它?需要什么设备?”
在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思考怎么做,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老师思考过的现成结论。比如“纸的研究”这一课,老师只展示各种纸,“你想研究什么?你打算怎么研究它?需要什么设备?”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自己提出研究问题,自己决定研究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相反,传统的教学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老师按照课本规定的内容按顺序教,手把手演示实验,得出结论,然后学生按照老师做的再做一遍,再一次验证结论,一节课就ok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必要。传统教学的结果可能是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不足。
科学课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淀粉的观察”一课中,给学生两包淀粉,“你要做什么?你还需要什么?”再比如“比较水量”。在教学中,老师展示两个大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一般他会这样提问:“他们有什么异同?”以及“哪个更大?哪个更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其实老师可以问一个简单模糊的问题:“看完这两个杯子,你能告诉学生什么?”不给学生一个框框,让他们充分发挥自由的想象力,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天地。
3.“这些问题你想先研究哪个?”
“嗯,大家想法都一样,先往这个方向研究吧!”
在科学课上,要注意找到“重点”,也就是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只要提出来,就能引起学生的* * *,就会产生探究的兴趣。所以,对于教学内容,不能照本宣科,笼统地“讲教材”。“这些问题,你想先研究哪一个?”“那我们先朝这个方向研究吧!”这样的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
学生更有兴趣研究自己选择的问题,更轻松愉快!当然,要鼓励学生在课后研究课堂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4."还有谁有什么好的发现(意见、建议、方法)?"
笔者在讲授《理解空气》时,对纸张的冒险性做了扩展实验。怎么把纸弄湿?目的也是为接下来的“空气交换”实验做铺垫。
老师:谁有什么好办法让纸变湿?
学生们争先恐后,用手比划着,说,过来,过来...
老师:还有谁有什么好方法?
一个学生举手说,你也可以用针在杯底打个洞。
用针在杯底打个洞,可以吗?当然了。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按部就班地提问,牵着学生的鼻子走,遇到问题就“开导”学生。他们一听到正确答案,就会“没事”,继续下一步的教学。“用针扎一个洞”的答案可能早就被禁止了。
在科学课上,应该特别注意所有的学生。即使有些学生学得对,老师还是要“磨”他们给出理由。即使大部分都同意,老师也要问“你有没有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创新。
5."你能对你自己和你班上的同学做个评价吗?"
"你如何评价我们今天的活动?"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评价中体现多样性,强调评价的促进作用。一节课结束,让学生自己评价学习过程,在探究中表达自己的精彩感受和突出感受,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他人的促进。
第三,怀疑的语言艺术
老师通常习惯于在学生思考问题之前提问。这样,虽然课堂显得秩序井然,但缺乏生动热烈的场面,理科课堂缺乏活力。事实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了很多课本上的知识。有些内容不需要安排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提问中把问题说一半就明白老师的意思了。
比如在“淀粉的观察”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有些食物中含有淀粉,于是问学生:
老师:土豆含有淀粉,所以当我们切土豆时...
学生:刀上有淀粉,是白色的。
生(举手):我妈煮汤的时候加了些水泡土豆,汤就变浓了...
再比如《理解空气》教学中的论文奇遇。我把杯子倒扣进水里,说:“老师把杯子倒过来,竖着扣进水里……”同学们马上抢着说“纸不会湿,纸不会湿”,还有同学表示怀疑:“不会,湿了!……"
老师不需要问学生纸会不会湿,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老师的意图,让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
第四,平等的语言艺术
《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师生平等关系,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学的过程。老师一定不能显得高人一等,从而形成老师主导和控制,学生依赖和等待的局面。老师要倾听和关注孩子,用非常真诚愉快的态度和孩子交流。他们要善于用语言拉近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感,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提问,敢于提问,创作欲望才会被激活。问这样的问题:
老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老师:学生们都很好。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帮我解决好吗?
简单的一句话“帮我解决”,把老师和学生列在同一个位置,让学生觉得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
再比如,老师漏听了什么,学生提醒老师,老师可以马上说:“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老师忘了,可以提醒一下。谢谢大家!”当学生讲连老师都不知道的课外知识时,老师不妨说:“有很多学生知识面很广,可以当老师。老师们可以向你们学习!”
五、动机的语言艺术
一位成功的家长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尽量每天表扬孩子三次以上!”“想象一下,每天在“傻逼”、“蠢猪”、“傻子”的声音中长大的孩子,是多么自信啊!
因此,对于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教师要善用启发性语言,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常用的激励语言有:
“真聪明!”“很神奇”“值得学习”
“* *你真棒!”“你真行!”
“很好!”“还不错!”
“老师今天给最优秀的学生(组)颁发了* * *奖。”
“这个问题问得好!”
“好好想想”,“谁来帮帮他”,“我相信你能做好”
“猜一猜,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