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题词艺术_八大山人孤鸟题词
八大山人是清初著名画家。他擅长水墨画、花鸟,笔墨简练,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后人对八大山人的书画研究较多,对其碑文艺术研究较少,笔者试从诗歌、书法、篆刻等方面对其碑文艺术进行梳理和解读,使读者全面了解八大山人的艺术审美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八大山人的屏幕上问题很少,大部分只有简单的签名。但是,每个问题都必须有深刻的含义,而且往往是有意暗示的。国画艺术讲究“气”,画面气势十足。气势分两种:一种是向外延伸,让人觉得画外有画;一个是把“气”浓缩在画面里。画中题字是用来疏散或凝聚画中气势的。八大山人为了表达自己压抑而激昂的情绪,把要描绘的物体排列在画面的框内,甚至推出画面成为不完美的形状,然后依靠碑文来完成画面构图,形成开放或封闭的形式。
八大山人画中的山石、荷花、花鸟都被简化成了各种抽象图式,题与象之间有空白,画面的左下角和右上角也是空白,使得画中气势聚散,虚实并存。“八大山人”这个词也有无穷无尽的含义。四个字写在一起就像“哭”和“笑”,有哭有笑的意思,表达了他的玩世不恭和难以名状的悲愤,同时又无可奈何。他57岁以后的作品大多用这个话题,其中就有“想辩却忘了说过的话”的哲理。简单而精准的四个字不用多说,表达了深厚的感情。他还有一个常见的标志,像仙鹤符号,寓意“三月十九”二字,是为了纪念3月19日在景山公园被吊死的崇祯皇帝,以表达对祖国的深情。
这种朴实无华又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形式,是八大山人艺术创作的理想。在简洁的画面一角写几个字,有华而不实,出神入化的效果。虽然还是那么简洁,但却是一种精神上的提炼,让人感觉进入了一个冥想的世界。
“画难景是由诗构成的;难背的诗,以画补之。”一句话道出了诗与画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八大山人的诗歌在文学史上非常特殊,他的诗歌中有很多隐语。要理解这些暗语,首先要考虑他的信徒和他的出家身份。他生活在明清易代时期,其价值立场、生活方式、政治态度和人生信仰都与众不同。作为一个佛教高僧,他深谙佛学,所以他的诗暗含禅意,有寒山拾遗的味道。它有古怪的图像,深远的影响和奇怪的游戏乐趣。有禅的语言,却是自我的自然流露。清代张庚在《中国朝代画集》中评价说:“八大山人有才气,藏于字画之中,其碑刻之奇,不甚可解。”这就是八大山人的特别之处。
《孔雀竹石画轴》据说是八大山人最有战斗力的作品。诗中说:“孔雀以花雨闻名,但笋强于半墨。怎么说起三耳,就像每年春天坐二更。”图中有两只丑陋的孔雀蹲在一块不稳定的石头上,尾巴上有三根折断的羽毛。这三根尾羽象征着清朝官制中的“三眼花羽”。他用“半夜坐地”来指清官半夜等皇帝上朝。画中的孔雀不再是生活中客观形象的原型,而是已经溶进画家主观感受,成为象征符号的艺术形象,不够清晰。再加上一首讽刺诗,把画家内心深处的感情表露无遗。艺术形象深刻的隐晦诗画默契配合,是一种夸张和讽刺。说明画中有诗,画外意味更浓。
细读八大山人的作品,可以读到内敛的精神,不太招摇张扬,呈现出沉稳的风格,被称为“八寒”,却带有强烈的生活感和节奏感。但隐晦情绪的表达,显然比直接宣泄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八大山人为了弥补画面的不足,除了绘画之外,还引用经典,用诗词、印章、段子来尽可能地表达绘画所不能表达的感情,平实中复杂。如题《西瓜》说:“瓜从未缠绵,果熟香;不像主人的黄叶,我来补西。”乍一看,这似乎是赞美瓜果成熟的自然现象。其实是比喻有瓜的人,意思不一样,包含了一种很微妙的遗民情怀。画家用秦后东陵侯昭平在长安清门种瓜的历史典故,比喻“遗民”,表达为维护气节而逃入空门的思想。
八大山人的题画诗除了讽刺、引经据典外,还有抒发人生感叹的诗句。如《题玉兰书》:“玉兰八十余花,玉殿平分一根。大地在天空中加冕九极,门在我的爱来的太晚的省份被禁止。”“留香白歌宴,惜语吟清鬓。繁梅花开花落,牡丹生长同论。”将盛开的玉兰花与梅花、牡丹的盛开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规律,寓意好花不长久,繁华只是天上的一朵云,感叹人生无常,屈辱短暂。
前人为了记录自己创世的时间,往往用天干地支或者皇帝年号来抽钱记录年份。但是,八大山人有一个特例。他往往只写天地,不写地支,说明没有地,国破家亡。比如《两栖图轴》是八山人冬天写的,《牡丹图》是三月写的,《古美图》是小春写的。这些年部里只写天地,不写土地。在这里,包含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凉和对国家覆灭的感情,直接流露出对清朝的不满。
原来,带钟印的印章是我国信守诺言的习惯表达。它不仅表明了画家对自己创作的认真,而且印章厚重沉稳的深红色与纸墨黑白形成的黑白红之间的强烈对比,能在画面上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书画作品没有它是不完整的,同时在印刷的文字中也能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悟和学识。所以不能忽视它的辅助作用。八大山人的篆刻印章在形式、内容、印盖位置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封印是心灵的封印”。很多八大山人的图上面一个字都没有,只有备用章。但是,“闲章也没闲着”。他们有独特的想法,新颖的商业地点,独特的含义,使画面变化和情感溢出。但他的很多闲散章节,不知道语境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十一花鸟图册》中莲花的构图是对角线的,重心在整个画面的右上方。全图一个字都没有,左下角还刻了一个备用章,写着“八归”。从构图形式上看,荷叶和荷叶杆有气势到左下角。为了聚集这种气势,艺术家把这一章放在左下角,使之与右上角的主体物体相呼应,以平衡画面中不平衡的空间,也起到弥补空缺的作用。从内容意义上说,寓意很深,“八归”有三层含义:一、“八归辩”是指世间一切变化的相,各归其位,有八种。二、“八归”是“八极”,“归”取《老子》中“归就好”之意。三、“还我大明江山”之意。如果你不知道它的起源,你就不能理解它的意义。
都说八大山人的作品构图极其危险,但他并不是一味地去冒险。他还是会在画面的某一部分打上印章或题字,使之平衡。在两只鸟的画面中,两只鸟在画面的左侧玩耍,重心在这里,这是动态的。画面右侧有题字:“我如吃饭”“八大山人”,但似乎还是有分量不足的感觉,画面整体构图不尽如人意。于是,右下角用白色印上“涉事”章来配合,这样就解决了画面构图的怪危险,平衡了不平衡。八大山人还有许多奇形怪状、胡言乱语般的印章,充满禅意,如:十德、驴舍、条殿、佛弟子、得道成仙,都有脉络,嵌在画中,与画中的禅意相得益彰。也有表现出情感趣味的,如:白云自娱,冷漠疏远,只是笑,浪以耳,白画,懒等闻名。这些闲章看似普通,实则寓意无穷。仔细阅读它是有益的。
总之,八大山人的碑刻艺术和他们的绘画艺术一样,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在当代这种环境下,画家们不可能像前辈们那样做到诗、书、画、印的全面,但了解八大山人的碑刻艺术对当代画家来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