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年级乘法表教学的思考
对四年级乘除法教学的反思1乘除法是继乘除交换法、乘除结合法之后的又一新的运算法则。在算术理论中又称为乘法对加法的分布性质,因为它是不同于乘换定律和结合律的单一运算。某种程度上更抽象,所以对学生来说更难。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更牢固的记住?我觉得学生自己的知识比他们灌输的东西更让人记忆深刻。所以我一开始就设计了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不断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乘除法,从而自己总结乘除法。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了解乘除法和分配法。
25个团体参加了植树活动。每组8个人负责挖坑种树,4个人负责提水浇树。重新整理教材,将每组学生人数由(4+2)改为(8+6) 25,可以突出乘除法应用带来的便利,也为乘除法的应用打下基础。并将“挖坑种树”、“提水浇树”改为“挖坑种树”、“提水浇树”,减少了文字给学生理解带来的困难。
通过引入解题,让学生得到两个公式。先抓住它的意思,再突出它的表现形式。
比如,(4+2)×25表示6个25,4× 25+2× 25s表示的是4个25加2个25,表示6个25,意思是一样的。所以数相同,所以相等。然后观察它们的形式变化特征,两个数之和乘以一个数可以写成两个积的相加,然后抓住因子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不急于让学生讲法律,而是继续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
借助于对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使学生认识到乘除法的合理性。这是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学生能够理解两个公式所表达的意义,顺利解决两个公式相等的问题。
二、突破乘法表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规律,探索形成过程。探索简明分布规律的过程价值不亚于知识的掌握价值。既然是“定律定律”,那就是让学生在科学的过程设计中,不着痕迹地观察、比较、猜测、验证乘法和分配的规律。在探索和归纳的过程中,渗透着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与乘法中的其他定律相比,乘法分配律的结构最为复杂,方程变形能力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入的情境是开放的,25个小组参与植树活动,每个小组对其他人负责。* * *有多少学生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学生主动设计解决,调动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发现、猜测、质疑、感受、调整、验证、完善来验证其内在规律,从而总结出乘除法。让学生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索这一系列等式有什么相似之处的活动中。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研究抽象的公式,找到各自的特点,从而总结出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横向观察,有的同学纵向观察。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实际出发尝试解决问题,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经验。
当然,乘分配定律的意义需要结合形式来解释,这样更有利于模型的建立。
有必要对乘法表的教学进行反思,所以老师一定要好好对待。不断的反思才能促进不断的进步。有了上面这篇文章,希望能和同事们一起进步。
对四年级2乘法分配律教学的反思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本教材都包含计算教学,其中“简单计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一大“亮点”。学好简单运算不仅可以降低计算难度,还可以提高计算的精度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把所学的定理、定律、定则、性质等运算规律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乘法分配法的教学是以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学习为基础的。乘除法也是学习这些定律的难点。因此,对于乘除法的教学,我并不着眼于规律性的数学语言表达,而是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理解、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学会辩证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兴趣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催化剂。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可以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需求,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有趣的学习情境。也就是根据例图,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买五件外套和五条裤子需要多少钱?通过两个公式的比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意识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题,从而求出(65+45)×5=65×5+45×5的方程,让学生观察并初步感知“乘除法”。我们再来打个比方:如果要选另外两种衣服,买同样的数量,一个* * *,我们要付多少钱?还能用两种方法要求a * *支付的钱吗?让学生在再次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找到规律,然后引导学生用例子验证自己的发现,得到更多的方程,继续引导学生观察直到找到规律,同时质疑是否有反例,然后一致确定规律的存在,得到字母公式。
对于乘除法的教学,我强调通过各种计算方法,观察、比较、总结所列公式,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用实例加以验证,让学生感受完整。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数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感知-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过程。学生不仅自主发现了乘除法和分配法,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注重合作交流,多向互动。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和活动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我立足于通过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补充,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乘除法”的主动建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学生向他人学习,经历对知识的猜测、验证和总结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加强了思维的组织性,学生也主动学习。
4.习题设计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习题题的设计上,我基本尊重课本上的知识体系。在第四个练习中,三组问题的比较练习主要是巩固学生对乘除法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计算的简单性。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会选择更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助于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性,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我设计教学的时候,先展示一组问题。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后,我有意让女生做一道简单的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女生做的题相对简单,然后我展示第二组,还是有意让女生做一道简单的题,所以女生优先。到目前为止,我引导学生发现,有时候先加法再乘法更容易,有时候先乘法再加法更容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甚至。
通过这种设计,学生经历了两轮比赛,对利用乘法表使计算变得简单有了初步的体会,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利用乘法表使计算变得简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加了一个变体问题:“5件夹克比5条裤子贵多少?”这是乘除法的一个变种,第三节课会遇到这种问题,所以这里做个铺垫。从基本题到变式题,有机联系。使学生逐渐加深理解,在搞清楚算术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从课堂上的反馈来看,学生热情很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同学的交流合作得到了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希望在与学生有限的接触时间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这是一个值得我永远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对四三年级乘法表教学的思考。一、抓住重点。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教材画两个公式,写成方程,分析两个公式的关系,写出几组相似的公式。寻找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交流规律,给出用字母公式表示的运算规律。这种安排便于学生体验观察、分析、比较、举证的过程。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简明分布规律的认识会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材上说: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
在教学中,我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教学。但是,在我指导学生把公式写成方程,让他们观察左右公式的联系和区别之后,学生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在他们的印象中,连接就是按照乘法的意思去连接。完全没有从数字上分析。可以说我被局限在原来的思维里,没有跳出来看。在要求学生写出几组公式,观察分析几组方程左右两边的差异后,学生仍然不能用语言表达这个规律。场面有一段时间很冷,后来我只好让学生直接用字母表达。换成这种形式后,很多同学都能写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给了时间,小组也沟通了。在小组交流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根本找不到规律,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是因为坡度不够吗?还是平时教学有问题。这些都要逐一分析。
总之,这个关键今天还没有完成。
第二,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在指导学生把两个公式拼成一个方程后,我让学生交流。结果学生给出了两种(65+45)×5=65×5+45×5和65×5+45×5=(65+45)×5。我把两种方法都写在黑板上了。教材要求第一种,即在方程的左边写(65+45)×5,以利于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我认为,从乘法的意义来看,意义的理解在我们班是可以做到的。既然是从意思上来说,那么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可以的。所以我们班同学在用字母表示的时候,也有两种表达方式:(A+B)×C=A×C+B×C和a× c+b = (a+b )× c,我在黑板上写了,但是我在标准线上画了一个星星,告诉同学这条线一般用来表示乘除法。
第三,注意实践中乘法和分配规律的变化。
乘除法的意义在于简化计算。所以在实践中,我注意让学生解释清楚怎么用。尤其是想想做第二题的74×(20+1)和74×20+74。一定要说清楚括号里的1是哪里来的。然而,简单的想法还不够深入。当学生们思考完做第五题的时候,超过一半的人没有使用简单的方法。即使他们已经练习了第四个问题。
今天教的是运算法则——乘除法。对于例题的求解,学生可以列出不同的公式,45*5+65*5和(45+65)*5,通过自己的计算得到相同的计算结果,然后将这两个公式写成方程45*5+65*5=(45+65)*5。然后让学生模仿几个公式,观察方程,总结他们的发现。学生会用字母来表达这个规律,但是用语言来表达很难。想想做1题。只有几个学生错填了第三道题。其实包括以下练习。把A*C+B*C改写成(A+B)*C的正确率比把(A+B)*C改写成A*C+B*C的正确率高,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们之前受其影响:45个五加65个五。
想想第二题做的第三个子项74*(21+1)和74*21+74。我让认为相等的同学说明理由,同学们可以把公式改写成74*21+74*1再用。学生理解后,我加了77*99+77=□(□○□)让学生填空,完成情况好了很多。在拓展练习中,我增加了A*B+B=□(□○□)和A*B+B=□(□○□)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但学生在思考完做第五题时,往往习惯于公式48*3+48*2来计算,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3+2)*48来计算。虽然用乘除法简单计算是下节课的学习内容,但我也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在例题教学中,我只注重得到方程,而忽略了让学生比较方程两边的公式。所以这个缺点可以在第四题的计算对比中弥补。
相信经过这次对乘法表教学的深刻反思,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做得更好,也希望其他老师能从要点中学习,学生能掌握学习的重点。
对四年级乘法表教学的反思乘法表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一个学生很难理解和描述的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领悟、体验、实践来理解乘除法,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应用,加深和丰富对乘除法的认识。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主动地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第二,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尽量体现新课标的一些思想,注重从实际出发,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例子:设计一个学校买书的场景。请学生帮忙出主意。秀:“45元一本故事书,35元一本科技书,各买三本。一个* * *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得到:(45+35)×3=80×3=240(元),45×3+35×3 = 135+105 = 240(元)。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两个公式可以用“=”连接起来。让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入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当两个数乘以同一个数时,你可以将两个加数分别乘以这个数,然后将两个乘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a+b) × c = a× c+b× c。
这个班的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孩子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掌握。下节课我会继续加强练习。
对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教学的思考5 1。乘法表的教学不仅要注意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还要注意它的内涵。
通过解决教学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多少公里”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况,得出(110+90)x2 = 110 x2+90 x2”的结果,教学中只注意方程的形状特征,即两个数之和乘以一个数=。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时老师可以问“为什么两个公式相等?“这里不仅要从解题角度理解两个公式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代表200个2,右边也代表200个2。所以(110+90)x2 = 110 x2+90 x2。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做比较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的连续相乘,乘法分配律的特征是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学生在(40+4)×25和(40×4)×25等习题中特别容易出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可以多做比较练习。比如比较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在实践中,你可以提问:每个群体的特点和差异是什么?运筹学的特点是什么?运用运算法则能让计算变得简单吗?为什么要这么做?
3.让学生练习一题多解,体验解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布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可以用多少种方法?125×88①垂直计算;②125×8×11;③125×(80+8)等。101×89①垂直计算;②(100+1)×89;③101×(80+9)等。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法。乘法结合律什么时候好用,乘法分配律什么时候好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显然是用来简化计算的。乘法结合律适用于连续乘法的公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次运算的公式。努力实现“用简单算法计算”成为学生自主行为的目标,并能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
4.多练习
典型题目多练习几次。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时间的安排。开始可以每天练,1-2天练一次,过段时间1周练一次。典型题型可以是(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以间断练习,提出优生学需要掌握的要求。如68×25+68+68×74、32×125×25等。
四年级乘法表教学的教材反思提供了这样一个主图:春天学生开展植树活动,有25个小组,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提水浇树。要解决的问题是:1 .有多少人正在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将公式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列出,然后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公式可以用=(即25 (4+2) = 254+252)连接起来,从而通过比较等号两边两个公式的异同来总结乘除法。当我按照这个教学设计在一个班级授课时,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两点:
①有的同学只是机械地背了乘法表的公式,比如看到3544就想不到3540+354;
②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乘除法的内涵,所以无法理解它的逆应用以及两个数之差乘以一个数时乘除法的应用。比如他们认为6464+3664(64+36)64;265(105-5)=265105-2655。
鉴于这种情况,我重新设计了教学计划。增加了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学生比负责挑水浇水的学生多多少?这样,学生们又列出了另外两个公式,计算后用等号连接起来:25 (4-2) = 254-252。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两组公式,充分发现异同。以此促使学生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找到相似点,促进交流,成功实现自我建构和知识创造。学生的发现自然更丰富、更深刻:无论是两个数之和,还是两个数之差乘以一个数,都可以先乘以这个数,再加或减。此外,我还指导学生从右向左观察方程,尝试理解乘法意义上的乘法分布规律,即四个25加两个25等于(4+2) 25,四个25减两个25等于(4-2) 25,帮助学生突破乘法分布规律逆向应用的教学难点。
通过两个班不同的教学设计,我觉得认真研读教材,多思考,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广更深,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