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镇文物

越州是历史上著名的滇东古镇。早在明朝洪武时期,越州就已经建城筑坝,成为战略要地、商贾聚集地、文化繁荣之地。著名的金代爨宝碑就是在这里出土的。这块碑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字体由隶书变为楷书,古拙苍劲有力,被康有为誉为“第一隶书”。虽然越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最耀眼的还是越州的制陶。越州很多人都懂制陶,越州最注重融合。不管是哪个姓氏,只要找到了制陶的“窍门”,不管是砂石的配方,泥坯的干湿,还是温度的控制,只要对提高陶器的色彩有好处,他们都会毫无保留地互相传授,使得“越州古陶”的制作越来越完整。在当地,人们推崇制陶的手艺和制陶的名人,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统一并引导着当地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谁的陶艺做得好,谁的技艺最出众,谁就会赢得很高的荣誉,得到全镇人民的支持。这种珍惜祖先的宝贵遗产,精益求精的风气,使得“越州古陶”的制作代代相传。虽然历史进程跌宕起伏,但“越州古陶”的制作从未停止。越州悠久的陶瓷生产,锤炼了一批名人,造就了一批精品。“越州古陶”种类繁多,用途广泛,令人眼花缭乱。置身于越州琳琅满目的陶罐、壶、罐、瓶、碗之中,人们的心会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所征服。“越州古陶器”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盛有水和油的陶器制品供食用。渗透着高原风情的地域文化一个个从“越州古陶”中跳了出来,让“越州古陶”永远有了自己的色彩、模样和根基。

越州是冼文化的发祥地,被康有为先生誉为“古书石第一家”的冼包子碑就出土于越州镇杨旗田村。《仙包子碑》是一部典型的隶书向楷书过渡的碑文。碑文是六朝时期的骈文体。也是研究南北朝时期云南地方历史不可多得的史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越州示范小学存在于荣丰书院“朱子校训”的平门。何氏宗祠、八角井、四合院等文物保存完好,洞经、舞龙舞狮、灯会等传统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古越地区分为四街八巷,“爨乡古镇”建设初具规模。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贯穿境内,乌蒙山西山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华严寺、板云寺、太阳岛风景优美,旅游开发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