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德育课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是德育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重要突破口。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首先应该心理健康。现代生理学家认为,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应以个人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前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人们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越来越频繁。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变迁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动荡,他们面临的心理和行为适应问题前所未有。然而,这些心理和行为问题仅靠传统的说教、简单化、公式化的道德教育是无法解决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只有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发挥标本兼治的独特作用,促进中小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所谓素质,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在基础。从素质的定义可以看出,心理素质是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个体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一直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意志、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不利于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新课程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素质的载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应有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
第三,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德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心理健康教育赋予德育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传统德育存在内容陈旧、工作层次浅的现象,而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的范围,将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情绪等个性发展问题纳入整个德育体系。
其次,传统的德育方法主要以“说教”和“灌输”为主,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说服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平等地沟通和交流,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他们的发展。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准确理解和认同思想道德教育,使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内化”的功能。
第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具体体现在:
1.对于智力和学习的发展而言,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掌握程度,而意志薄弱、厌学、自卑、缺乏动力等心理和行为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
2.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不良心理状态,往往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身体适应不良而发病。
3.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心理健康本身就蕴含着美的深刻内涵,因此在中小学阶段要注重塑造学生的形体美、神韵美和体态美。健康心理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4.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助于劳动观念和习惯的培养。那些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小学生,往往有逃避劳动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在德育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础工程。
第五,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古人说“三岁看不起小,七岁看不起老”,意思是说中小学是一个人发展和良好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中小学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在经历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惑和迷茫,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驱散成长中的各种迷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贯穿人的一生发展,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