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县教育
1956 10,府城小学设立幼儿园班,招收50名幼儿,多为政府官员子女,由三名年轻女性看护。1961二月,搬到蔡屋大厦边上,建了20间平房。教学楼2栋,1宿舍楼,***1800平方米,更名为翁源县政府幼儿园,分16个班。有874名儿童和44名教职员工。中午孩子们呆在花园里吃午饭。
从65438到0982,商业局、建筑公司、人民医院、氮肥厂等单位设立了七所幼儿园。在园幼儿683人(不含县城幼儿园)。幼儿园执行教育部颁布的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教育内容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教育、语言、计算、常识、音乐、艺术,幼儿园教师利用灯笼、布偶等教具进行直观、生动、实用的教学;同时,要开展适应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从65438年到0987年,全县共有幼儿园教师64人,其中幼师专科毕业8人,幼师专科函授毕业30人,43.7%的教师达到学历要求。
农村幼儿园
1985年,全县农村有托儿所、幼儿园617个。幼儿园在读儿童数为19497,占儿童总数的91.2%。1960农村托儿所停办。
1981年农村体制分散,群众办幼儿园26所,51班,1500名幼儿。同时,9个乡、镇、村开办了学前班。
据1987统计,全县共有幼儿园26所,51个班,1590名幼儿。农村学校有134个一年制学前班,3684名学生。幼儿入园(班)率3-5岁时达到25.2%,6岁时达到64.8%。民国元年(1912),明伦高级小学改为县级高级小学,年招生1班。开设的课程有:修身养性、语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手工艺、绘画、唱歌、体操。此外,男性学习更多的农业课程,女性学习更多的缝纫课程。翁源县第一女子民族学校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春季招生36人。开设的课程比县级高等小学开设的历史、地理课程要少。这两所学校都有阅览室和学生成果展室。体育活动包括秋千、浪桥、滑梯、排球和乒乓球。
民国二年(1913),位于南浦社会科五区的五峰高中开始招生,隔年招生一班,春季开学。民国9年三华中学附设一所高等小学,12年春迁至周皮,为第二所区级高等小学。14年,教育部下令对小学进行改制,小学分为初级和高级,小学学习7年,高级2年。县级高小、南浦、周皮高中同时改为两年制。15、16在八仔三区建立高级小学,在六区建立南浦私立高级小学。18,李龙第七区高级小学成立。民国二十年,三花中学成立。民国23年,在江镇乡建立第四区高等小学,5年后迁至新疆太平寺小学。31年,全县有16所中心民族学校,96个班,3840名学生。包民族学校145班,学生14960人;有67所私立学校,687名学生。
1949年9月15翁源解放。县文教部门接管全县小学,按每个村命名一所乡(村)人民小学,接收原学校的财产和经费。1952下半年,乡镇小学、村校改为公办。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由县财政承担。1953年,县里决定办好农村完全小学,指定了龙仙、周皮、三花、李龙、翁城、战旗6所完全小学。195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行政简政放权的决议》,教育领导体制下放到公社统一管理。各种社团为了“大跃进”,经常转移师生劳动,影响学习。随后几年,国民经济呈“马鞍型”发展,教育也随之波动。由于1957反右整风运动,部分教师被划为右派,开除出队,教师短缺。1958开始吸纳部分民办教师(当地集体发工资,伙食及财政适当补助)。同时,小学数量从241增加到301。
1961年65438+2月,县文教局总结了1958~1961年的经验教训,强调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确保教育质量。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扭转局面,教学秩序逐渐正常。1962实行“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对学校进行重组,减少老、弱、病、残教职工264人。1963下半年中央批复《全日制小学工作四十条规定》(试行草案),强调对学生进行德智体教育的重要性和语文、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一些公立小学转为私立学校,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学生成绩回升。
1967-1968“文革”时期,农村公立小学下放大队办,贫中农管,县校派工宣队进驻。学校批判“智育第一”、“尊师重道”,实行“开放办学”、“走出去、走进来”,即把学生带到社会上进行现场教育和实地学习,邀请贫苦中农和老革命家到学校回忆他们的辛酸经历,讲农耕知识,讲革命斗争故事。虽然每周都有几节文化课,但普遍取消了全国统编的教材,工农兵知识教材都是自己编的,而语文课主要是“毛主席语录”。1967下半年起,小学学制缩短为五年,取消入学考试制度,采用贫中农协会或大队革命委员会推荐的办法。1969之后,虽然学校秩序逐渐正常,但大部分课程仍然被生产劳动和政治活动所替代。学校盲目发展,老师亡羊补牢,学校办小农场小工厂,以工作代替教育,学生很难学到文化知识。
1981,所有学校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小学代码,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小学校长、教学主任的任免和教师的调动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65438至0982大力宣传动员普及初等教育,将其连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网络。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同时学生流动现象得到控制,被省教育厅评为实现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先进县。
1985国家教委提出恢复小学六年制。县里开始采用六年制教材,对四年级采取分流措施。成绩好的学生有五年教材,成绩差的学生有六年教材。
建国后,文革前设置了语文、算术、音乐、图画、体育、劳动。增加“文革”后的常识。小学高年级课程,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音乐、图画、体育、劳动是文革前设置的;“文革”后,“自然”改为“常识”,取消了历史,龙现镇一、二、三小学增加了英语。1949 9月16,县人民政府接管四中。5438年6月+10月,南浦、翁北初中改为公办学校。南浦初级中学更名为县第二初级中学(简称二中),迁至陇县东瓜办学;翁北初级中学更名为县第三初级中学(简称三中),迁至姜维办学。为纪念许烈士,县第二初级中学更名为初级中学(简称中学)。
1951年,一中更名为罗江中学;二中更名为八泉初级中学;三中更名为北营初级中学。1952春,高中合并韶关北江中学。全县有4所中学,10班450人,教职工40人。
1953下半年,八泉、北营并入罗江初级中学。当时的中学管理体制是由代办处下放到县里的。翁源县委宣传部召开中学教师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座谈会,采用五阶段教学法。翁源缺外语老师,取消英语科目。
1956秋季,一中恢复高中,招生52人。同时恢复巴泉中学,初中两个班招生100人。第六完全小学(八仔)戴帽子办初中一年级,招生50人。1957下半年,翁一中并入八泉中学,八泉中学成为县市重点中学。
1958年秋,尚同中学开办了一所50人的高中。全县高中有4个班,209名学生。现有初中4所,小学附属初中7所,44个教学班,学生1285人,中学教职工101人。学校走出校门,支援农业,进行教育革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经常停课。翁一中更名为三华中学,成立了学校公社和工厂,要求学生勤工俭学,自食其力。
在10年的“文革”中,从数量上看,初中和高中发展迅速,10年前后的统计数据对比如下:
1966:有8所初中,50个班,2505名学生,118名教职工;有2所高中,6个班,274名学生,16名教职工。
1976,有129所初中(含小学附属初中),301个班,10997名学生,492名教职工;有15所高中,93个教学班,4725名学生,209名教职工。学校多,小班多。师资一层一层提升,教学质量却在下降。
1977,恢复全国高考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数量调整为1980中9所,1983中6所。1984根据国家教委规划,设立职业中学,三华中学开设农技班、畜牧班;八仔中学开设农机班、电器班;龙县中学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1987刘力中学开设了养蚕课和水产课。职业中学课程,使用普通中学教材,缩减为两年制,称为B型书,每周增加10专业课。毕业生参加高考时,采用第二套题型。到1987,有翁源中学、尚同中学、龙贤中学。毕业后有三华中学、八仔中学、刘力中学。庄妍、松堂、姜维、周皮、塘厦、庙墩、南浦、府城、铁龙、新疆、于颖、红岭、官渡、八仔有14初级中学。学生11954人,教师6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