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心理健康的旗帜下讲话
第一,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学校的教育和影响。因此,一个优雅、整洁、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一种“静下心来”的良好心理影响。亭台假山,名人雕像,书画画廊,名言警句,校风,校园里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生机勃勃,校园里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学生们在蜿蜒的走廊和亭台楼阁里看书。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熏陶,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
创设教育情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当前,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日益增多,人的心理与行为密不可分。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主导的,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内化并积累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口头说教,而应该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在行动中体验、认识、教育和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比如现在有些学生自制力差,脾气不好,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一个垃圾箱,所以他把垃圾扔出了窗外。看到瓶瓶罐罐,他也要不理,用脚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我听说过这样的事。学校里的学生总是喜欢用脚踢门。为了改变这个坏习惯,学校安装了玻璃门,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灵感,于是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放了40多个环保垃圾桶。垃圾桶每天都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着“请爱护我们!”恳求的话语,不出所料,学生不忍破坏,过去的坏习惯也改了。可见,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进行暗示,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了专职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诉、发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学生反映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大导致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无法控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迷茫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克鲁姆·布鲁泽(Krom Brouze)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是帮助每一方解决他来寻求帮助的问题。”学校辅导员要给学生温暖,引导他们自制,多了解他们的各种情况,尊重和理解他们,保护他们的隐私,既做他们的知己,又做他们的辅导员,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我们的许多学生需要帮助。除了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二,教师是心理教育的主体。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调适。当老师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就能加强,学生喜欢你的课,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的亲密关系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人格和身心健康发展。
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基于主观感受,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等生漠不关心,全盘否定后进生,出言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通识教育之父”、“德国教师之师”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9世纪曾说过:“面无表情,训斥、诅咒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为”。我们应该学习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老师在评价学生时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对学生的表扬体现在细节上,一点点进步都会被他们很郑重的表扬。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我们决不能讽刺或挖苦人。我们应该用一颗宽容和爱的心去爱和关心学生。我们老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要求太高。我们应该学会表扬他们,这样学生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鼓励。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除了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美国中小学心理咨询涉及的人群有以下几类:相关医学专家、健康专家、教育专家、行政人员、学生、家庭成员和学校援助部门。老师总是生活在学生中间。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参与心理辅导。我负责学校的心理咨询。有一次,我去心理咨询室了解情况。我发现我的同班同学XXX在门外徘徊,我想我应该帮助他。所以我经常和他聊天,我知道他学习压力太重,让他紧张焦虑,成绩下降,进而产生自卑心理,造成恶性循环。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我才能“对症下药”。我和他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他初中成绩优秀,父母期望过高,高中基础不扎实,学习竞争激烈。他一时无法摆脱失败的困惑,于是产生了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提出以下解决方法:第一,调整学习方法,夯实基础;第二,树立成功感,不断激励他,肯定他的成绩;第三,调整心态,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只要努力,不管成绩排名;第四,学会放松,在大自然中慢跑,释放精神压力,保持放松和精力充沛。中学生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面对挫折,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校只能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获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家长发挥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是极其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培养,学校要与家庭密切配合,老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给家长适当的引导,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如果学生考试心理差,老师可以引导家长以平常心看待考试。父母的唠叨、关心和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比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力的培养。部分中学生存在社交恐惧,与人交往较少,害怕被拒绝,或嫉妒他人,或厌恶他人,或对男女交往感到困惑等。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在择友方面给予指导,培养社交能力。过多的批评和约束会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缺乏自信。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加强沟通,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应予以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人都被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