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托部分地区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综合研究和实验。
当前,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培训工作,努力建立一支胜任此项工作的教师队伍。将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意见,指导教师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核心是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这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教育部将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范基本教育内容。第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地必须从实际出发,条件不成熟的,不要急于开展,避免急于求成的形式主义;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区和学校,应避免片面性和医学倾向,对测量工具的使用采取谨慎态度。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少数心理咨询教师是不够的。培养一支心理健康、懂得心理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咨询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非常重要。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有心理健康。
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教师的教育方法。有专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2/3的成人心理疾病发生在中小学,小学生的心理疾病大部分源于父母,中学生的心理疾病大部分源于老师。
随着现代生活的日益紧张和忙碌,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心理上的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和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一些教师产生了心理冲突和抑郁情绪。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引导教师运用科学知识调整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向上、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理解学生为基础,以营造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关系为前提,教师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这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位教师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懂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来帮助学生。甚至有的老师管理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对此,专家建议,应对教师进行广泛的心理学知识培训,这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傅安秋指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教师短缺是一个大问题。虽然一些中小学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心理咨询室,但由于缺乏教师,工作难以开展。从事心理健康的老师大多是半路出家的,有的是兼职班干部,有的是班主任调过来的。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被忽视了。目前我国应用心理学基础十分薄弱,人才匮乏,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科学精神。
加强教师培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专家建议,在制定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应加强师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比重,课程设置应更加贴近中小学实际,增加实践操作的内容。大学心理学专业应增加应用心理学的内容。鼓励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采取专业教育与系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解决专职心理学教师缺乏的问题。
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指为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而应该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固定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方法直接关系到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方法得当,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如果方法不当,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可能抵消其他教育的作用,甚至干扰今后的教育工作。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慎重选择教育方法,避免随意和武断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方法的应用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相一致,并根据具体的教育任务和客观条件合理选择。
课堂教学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适时适度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情感,激发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心理安全奠定基础。
数据显示,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的两倍多,老师的人际交往80%是和学生在一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活课堂心理气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自由的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a .热爱学生。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灵魂。b .理解学生。这是实现师生心理兼容的基础。尊重学生。这是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支柱。
第二,挖掘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提供一个心理自由的环境。
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总是与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联系在一起,如强烈的兴趣、正确的动机和保持自信。课堂教学中有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是:
A.利用和创设情景,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B.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有一个成功的体验。
C.用幽默解决学生的心理困难。
第三,注重教学情境的反馈,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受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引导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然有助于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为什么活着,怎么做人。在孩子心中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追求,因为崇高的理想具有激励人前进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能使人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充满希望和信心。
2、良好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如对自身气质的认识和完善,活泼开朗性格的塑造,广泛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3、及时进行青春期性知识和心理教育。如掌握青春期性知识,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友谊与交往,自尊与互敬教育等。
4.培养良好的人际心理。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达自己,通过对儿童交往标准和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和训练,掌握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技巧。
5、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性格、道德心理。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调控与控制、挫折与磨炼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念,树立自信,预防和纠正不良道德。
6.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复习遗忘规律的掌握,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孩子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建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明白学习的价值,形成适当水平的动力,坚持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