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倡导“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友好、合作的氛围。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前预习课文,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课堂提问。课后复习有助于学生巩固一整天所学的知识。然后,要精心准备和设计每一节课,课前认真查阅教材和教辅资料,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再者,在激发兴趣导入、课堂过程、课后辅导、作业布置等各个环节都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知识技能。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形成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帮助,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学习、想学、乐学,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有趣的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中利用好每一分钟。
4.注重引导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抓习惯来培养教育,让学生在举止、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安全防范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5.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尤其是后进生,这些学生总是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面对这样的孩子,要想解决他们的问题,必须充分尊重他们的情感需求,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比如让他们回答问题,及时表扬;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重拾自信。只有信任和尊重他们,我们才能教育和改造他们。
6.做好后期的复习。
在学习的后半段,带领学生认真踏实的做好复习,加强后进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争取后进生在复习上有大的进步。根据不同层次和目标,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复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1.老师应该努力爱每一个孩子。放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知识的发展,促进群体知识的发展。耐心,由于家庭和经历的差异,每个学生在生活和集体中的需求是不同的。教师要善于发现,耐心疏导。
2.重视远程教育中网络资源的利用。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经常从网上查阅资源。老师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增长知识,激发兴趣。
3.培养和建设教师队伍。
主要通过教师分流和整合,教师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重视教学、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
4.建立合理的教学日常工作制度。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行为起着导向作用。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应规定教师的工作内容、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和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有约束力、启发性和激励性。教学日常工作制度涉及教师进修、教学行为、教学讨论、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5、实施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
制度要落实,就要严格检查,督促实现。工作制度重在引导方向,要根据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评估方案或标准应详细、量化。这种方案易于检查和操作,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在检查教师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实现。
第三,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1.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教师的积极性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所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重要。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校教育氛围的营造、学校激励制度的建立、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