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

布鲁纳说:“知识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富尔还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善于自学。如果我们翻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记,就会明白,这些伟大的成就,都是建立在童年养成的自学习惯之上的,课前预习就是自学之树的萌芽。小学三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第一,告诉学生预习的意义,形成良好的预习意识。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在学业上拉开了或大或小的差距。个体差异影响了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如何才能缩小这种差距?所以课前充分的准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小这种差异。

与学生的个性差异相对应,学生的课前预习也是一种非常个性的行为。理解接受能力强的可能花的时间少,理解接受能力弱的可以花更多的时间仔细思考,弥补上课时间的不足。如果预习真的充分展开,学生就有了大致相当的再学习基础,那么在课堂上一定会比没有预习的学生获得数倍的好成绩。

第二,指导学生预习方法,达到较高的预习效率。

1.读这本书。

初三学生可以尝试课后自主阅读。“看一看”就是让学生提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有一个大致的学习方向,上课不盲目,减少课堂上进入学习角色的准备时间。

什么是任务问题,怎么看是能力问题。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看你要学什么,是不是和以前的知识有关,有没有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自己能不能理解。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应该会有明显的效果。

比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页“两位数除以一位(第一位不能除尽)”的课文。这里的除法52÷2不同于之前的46÷2,65 ÷ 2...虽然都是师,但是差别很大。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这种差异。这种差异会立刻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当然这里的“看一看”可以只是一次,比如基础好,能力强的同学。也可以多次观看,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能力差的同学,课前的努力也能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

2.做一本书。

新教材不再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留了很多空白,应该由学生自己动手。比如,在预习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克与克”时,要注意该单元的实用性特点。预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要重在实践。这里的“做”应该有“做数学”的意思,而不仅仅是“做作业”。

提前做好教材,也可以检查一下“看一看”的效果。经过这样充分的预习,进入课堂,大家的学习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即使有时老师没有预料到问题,但他们可以通过提问来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的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3.“说”这本书。

学生在完成“看”和“做”的要求后,会被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有问题的阵营,一个是能解决问题的阵营(当然这两个阵营是动态的、包容的)。这个时候,教师就真的应该像新课程要求的那样,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里所谓的“谈一谈”,其实已经把课前预习和课内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了。

这里我想提的是,数学的表达离不开数学的语言。小学数学的语言还是比较接近日常语言的。但数学语言比日常语言更精确、更简洁。要提醒学生在“说话”时注意这一点。

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中的“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赋予了它更深刻的数学含义。

再比如,在分析实际问题时,把日常用语提炼成更精炼的数学语言。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页例题。图表上的信息收集和排列如下:

(1)一条裤子28元

外套的价格是裤子的三倍。

问题是:买一套西装要多少钱?

这本书接着用画线段这种独特的数学语言来分析这种数量关系:

这种表达方式相当直观和精炼。这种独特的数学语言也要让学生慢慢理解和掌握。

第三,尝试练习,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这是数学预习必不可少的过程。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知道教材的主要内容,课后可以选择一些练习,通过这一步巩固自己在预习中掌握的知识。课本上的练习是为了巩固你所学的知识。你可以试着在预习中做那些练习,来检验你预习的效果。然后想想这样是否可以,有哪些不足,如何调整改进,让预习更好。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问题来测试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教师发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