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小学美术微课?

微课是比普通班时间更短、教学容量更小的班级。微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回答评委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一般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方面的一节课的内容;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在教学性质上,它具有筛选和评价的功能。从微课中抽取话题,在规定时间内(1小时)进行备课和现场授课。微课是一门“经济实用”的课程,需要的教学空间小等等。它可以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对多人的教学能力进行区分和评价,为教师招聘、资格认定和能力评价提供快速、实用的可靠依据。

微课教学环节:

板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真正起到提示内容要点的作用。在微课中,可以提前在纸板上准备一些板书,在教学过程中以挂图的形式展示在适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微课结束一定要有总结,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概括,使微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微课的总结不长但很精准,在注重内容总结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微课的关键是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微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是老师离不开学生。教师在微课上展示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问、布置、引导、指导和评价。这些“路过的场景”必须一一呈现。只是学生没有实际去做,指导老师只是假设学生已经完成了,估计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这个估算是否合适,这些基于估算的评估是否到位,应该由专家评委来评判。因此,为了使估计“恰当”,评价“到位”,指导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学生,或者想象教材对应的学生群体的情况,做到“场上没有学生,心中有学生”。

如何教好微课

第一,上课,不听课。微课不是讲座。谈课就是告诉你自己的教学思路。基本环节是讲教学目标,讲教材,讲教学方法,讲教学过程。这是学校经常开展的教研活动。目的是通过“谈”自己的教学思路,激发大家讨论教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说课相当于介绍自己的教学思想,属于教学研究的范畴,对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浓缩,是一种时间短、课堂容量小、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主要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绝对不能把微课当讲座来“讲”,而应该像正常课堂教学一样听课。第二,精心选择题目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既然是一种微课,就注定不可能像正常班级那样大容量授课。要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选好学科内容。如果题目小而具体,比如“分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那么全班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直接分析讨论;如果题目只是课文题目,比如《与朱的一本书》,那么教学内容要选择得当,不要涉及作者、背景、文体、用词、阅读、背诵、主题、写作等,这样时间肯定不允许,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如果只抓阅读扫清语言障碍,再分析如何抓住风景的特点来描写,不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能突出教学重点和文本特色,提高微课的教学效率。第三,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微课很短,没有学生参与。只是师生间的虚拟互动,还是只是一场直白的谈心?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根据微课的特点,授课方式当然是以讲座为主。但也有直白的讲座,激情的讲座,环环相扣的讲座,说服性的讲座,启发性的讲座,创造性和拓展性的讲座...更何况,除了单纯讲授学科内容,还可以激情背诵,设计问题,引发思考,相互比较,深入探究等等。总之,微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和检验。教学方法应符合微课的课堂情境和教学特点,真实反映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第四,构建完整的课堂结构。微课虽然时间短,内容单一,但也要注意课堂结构,做到既讲主要问题,又不分主次,全面开花。微课的课堂结构要简单,三言两语就能直接进入主题。切不可起得太远,久久不能入题,会使课堂重点不突出。在很快进入题目后,要把主要精力全部放在题目的中心,或细心讲授,或巧妙开导,或积极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题目规定的教学任务;最后,一定要有小结,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对本次微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和总结,使微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第五,亮点耀眼,板书清晰。微课比较短,直白的话就没有亮点,不容易打动评委。所以微课一定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简单的教学,细致的分析,激情的背诵,精致完美的课堂结构,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等。微课教学有其独特的亮点,可以提高微课水平。另外,微课也要注意板书。不能因为是微课就没有板书。板书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板书要精心设计,简洁、完整、美观。一篇好的板书应该能够看到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过程,给听者一个完整直观的效果。第六,辩护语言准确、简洁、流畅。答辩是评委对教学内容及其相关内容的质疑。问题一般是针对本微课教学中的重点或存在的问题,或与学科内容相关的知识内容而提出的。回答评委提问时,知识要科学准确,抓住要点,回答清楚。另外,答辩语言要简洁流畅,不能与问题无关或不切题。它应该集中所有的智慧,深入阐述问题的关键点,以确保所提问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完整的回答。微课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课堂教学形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发挥其在改进教学和评价教师方面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