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轴对称形式”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称性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教材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部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是在学生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的基础上安排的。既是前面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中心对称性的重要基础知识。本课以“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图案设计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这节课无论是对知识还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本课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相关图形的观察和联想,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用恰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
(2)通过观察、比较、实际操作等活动,能够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运用所学知识绘制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创新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画出轴对称图形。这是因为:
(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画出已知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2)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建筑设计的对称,服装设计的对称,对称的美学原则在民间艺术中处处体现。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区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两个不同的概念,原因有二:
(1)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比较熟悉,但往往不能完全掌握它的定义。
(2)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体现了中学数学中的整体思想,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对于初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二,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
针对教材特点和初二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依赖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择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利用教具和学习工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活动中引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创造性学习。另外,我在教学中也注意使用图片。
关于教材处理:①在轴对称图形定义之前安排课后习题1(教材P91习题1),让学生操作、观察、发现、突出知识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②对于例4,我们做了适当的变换:增加了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用手折起来,然后用笔画出来。③习题组的设计以课本为主,学生实际为辅。④根据学生上课接受程度,补充实际操作和动手设计。
第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首先给学生看一幅县城外亭子的彩色大图,给学生创设一个美好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是不是很美很美?你能设计制作这么漂亮的亭子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积极的思考中。
接下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六种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并进一步提问:它们美在哪里?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请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具有对称美。通过提问和学生发现的结果,揭示了本节课轴对称图形的主题学习。
2.动手操作
在介绍题目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用教具演示,让每个学生操作:将一张纸对折,随意剪成形状,打开,观察打开图形的特征,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定义中的两点:一是可以沿某一条直线折叠的图形。第二,直线两侧的部分相互重叠,这两个特征作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标准。如果有几条直线,就有几个对称轴(投影显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正如我已经分析过的,在这节课中,中学生正确区分轴对称和轴间图形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一个难点。因此,我抓住关键,突破困难。
一、加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
第二,通过复习轴对称的定义,引导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差异;
三、利用投影的直观演示,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从而解决困难,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体方法是:在加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复习轴对称图形定义中的两点:
(1)有两个图形,可以完全重叠,即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2)重叠的方式有限制,即它们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沿直线对折后可以重叠。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不同概念中的两点,学生很容易发现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1)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2)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一个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的。
那么如何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关系呢?这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难点。此时,利用投影演示,画好对称轴和对称轴图形,学生可以很快找到它们的关系:
①有一条直线,两者都要沿着这条直线折叠重叠。这时将动态演示两组图形:将图①中的两个图形向对称轴两侧移动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将图②中对称轴两侧的部分移动使之成为两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移动后的图形。同学们会发现,图形①本来是关于直线对称的,也就是轴对称的,移动后就变成了一个整体,一个轴对称的图形。
(2)如果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是轴对称的;反过来,如果把两个轴对称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投影表示区别和联系)。
前面已经分析过,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画出轴对称图形。因此,我对教材中的例4做了适当的修改:
例4:下面是我们学过的一些几何图形。判断以下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用学习工具折叠,完成以下研究报告。
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任意梯形、等腰梯形圆
研究报告:
省略
这样,学生可以先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从而顺利完成例题,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使他们知道一个轴对称图形可能有不止一个对称轴。如果能沿着几条直线对折,就会有几个对称轴。
3.结合实际,加强训练。
为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首先让学生识别26个英文大写和正字法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的(幻灯片展示了26个大写和正字法字母),让学生写出轴对称的字母。其次,设计梯度训练题,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发挥想象力,创造设计。
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和实验,同学们发现生活中很多轴对称的图形都是很美的。请大家根据所学的几何图形,发挥想象力设计轴对称图形,然后展示给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幻灯片展示的是我设计的轴对称图形)。这样学生所学的东西才能得到升华,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数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情感。
5.效果评估
通过回答问题。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习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通过总结,知识成为一个“系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三个解释
1,黑板设计
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
(1)定义;
(2)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3)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4)学生设计的轴对称图形。
2.时间的总体安排
创设情境,感受轴对称图形5分钟左右,开始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19分钟左右,联系实际,强化训练8分钟左右,充分发挥想象力,创建图形10分钟左右,评价效果,布置作业3分钟左右。
3、整个设计要突出特色。
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实践验证,自己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