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浴室
?
6月8日晚,安徽省宣城市第八小学五年级学生小雨在家中卫生间上吊自杀。被家人发现后,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他终于离开了人世。事发后,当地公安机关介入调查,结论为“非刑事案件”。
“我现在就想弄清楚,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走上了绝路。”小雨的父亲朱先生说。
没有留下遗言或迹象,男孩在家中上吊自杀。
小雨,13岁,就读于安徽省宣城市第八小学。6月8日下午,小雨放学回家,像往常一样吃饭写作业,却没有和家人说话。“他是个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太活跃,但那天比平时更沉默。我以为他累得说不出话了。”小雨的父亲朱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晚8点多,小雨按照正常作息时间准备洗澡睡觉,却在卫生间待了很久。“基本上15分钟左右他就会洗出来,但那天他一直没出来。”
晚上8点20分左右,朱先生敲了浴室的门,却始终没有得到小羽的回应。“我感觉不对劲,就强行把门打开了,然后就看到孩子用跳绳在里面上吊了。”无奈之下,朱先生赶紧拨打急救电话120,将小雨送往医院。“抢救了两个多小时,还是救不回来,就莫名其妙的走了。”
小羽出事后,朱先生和妻子一直在想出事前发生的事情,想找出小羽自杀的原因。但无论朱先生等人如何翻找小雨的作业本、日记,或者其他私人物品,都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没有遗言,事前也没有看到任何征兆。”朱先生说,孩子的死就像一个谜,一直困扰着他们。
6月9日早上7点多,朱先生在宣城市飞彩派出所报案,希望警方能介入调查,查明孩子的死因。“不是不想去学校问情况,而是不想影响学校其他孩子。”朱先生说,小雨自杀后,一名自称宣城八小副校长的男子电话联系他,劝他“节哀顺变”。
?
我用手机搜索了“绑定”和“如何绑定”
报案后,警方检查了小雨的所有物品,还破解了他平时使用的手机。“然后我们看到他用百度搜索‘绑定’、‘如何绑定’等信息。”朱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注意到这条信息的搜索时间是在5月底6月初,而这段时间,小雨的业绩刚好下滑。
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悲剧频频发生,他们同龄,本该无忧无虑地学习玩耍。为什么孩子会选择自杀?被老师、家长批评,考试不及格,和同学发生矛盾...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让孩子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调查,10.9%的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4%的学生有过自杀的准备。更可怕的是,自杀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十大死因之一。根据《青春潮的困惑》一书提供的数据,1900年美国人死亡的十大原因主要是传染病,自杀已经跃居1980年十大死因之首。1982在中国进行的死因抽查也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10死因之一。青少年自杀率也在上升。从1955到1975,美国青少年的自杀率翻了一番。在日本15岁至30岁的男性中,自杀是第二大死因,但在女性中却是第一位。
自杀如* * * *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灵,摧残着青少年幼小的生命。和离家出走的原因一样,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也分为内因和外因刺激。先说内因。无论外界条件多么恶劣,也无论青少年自杀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多数自杀的青少年都是心理不健康的。综上所述,青少年自杀的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肉体折磨。在自杀的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身体残疾或身患重病甚至不治之症,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前途暗淡,看不到光明。还不如死了。
第二,自身性格的弱点。青少年往往走极端,看事情绝对。一旦遇到一些挫折,就觉得自己承受不了。有些青少年过于内向,甚至有点抑郁。这种性格的人执迷于死胡同,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这些性格弱点可能成为青少年自杀的内在因素。
第三,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医学上认为,约72%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有不良情绪或不理智的狂乱冲动,36%的自杀者是精神病人。
第四,有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抽烟、喝酒、赌博等不良行为可能会使青少年心理不健康,最终导致自杀。
除了上述内在原因,还有复杂的外在因素可以造成自杀的悲剧。导致自杀的外部原因很难描述,简要概括如下:
1.僵化的人际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的矛盾是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外因。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谐,能够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那么他(她)就更容易找到倾诉的对象,内心的各种不快和压抑都会得到缓解。一般情况下,他(她)不会自杀。
2.没有家庭温暖。父母意见不合,吵架离婚,或者偏袒某个孩子,都容易让青少年产生自卑和怨恨。如果此时再遇到挫折,无疑是雪上加霜,最终产生厌世心理。
3.意想不到的挫折和打击。失望、考试不及格、受到坏人威胁、失去重要财产、亲人突然去世等突如其来的打击,都可能使情感脆弱的青少年心灰意冷,悲观厌世。
4.环境的变化。一些调查数据显示,许多青少年自杀是因为他们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除了小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导致青少年自杀。
从上面可以看出,自杀的青少年有几种心理:
自由心理——认为死亡可以摆脱一切烦恼和压力;
威胁心理——想用自杀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补偿失去的自尊或者吓唬别人,以此来获得别人的关注和重视;
抗议心理——试图通过死亡来对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在上述自杀心理中,前两种在青少年自杀中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