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

第一,激发口语表达的兴趣,让学生有说话的动力和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已经可以从动作、手势、语气上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有了表达自己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以“哪里有什么”、“谁在哪里做什么”来引导学生说话,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鼓励他们站在台前当众表演,等他们习惯了再逐步提高要求。大家都说训练范围由窄到宽,当中下生不够准确、不够流利的时候,老师或学生可以马上纠正、补充、鼓励,大家都可以得到提高。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辩论,围绕文中建议的是非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很多同学都想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在口头表达的情境中,意思明确,别人称赞,从而增强自信,气氛活跃,兴趣盎然。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提高。

第三,创新口语表达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说训练,先引导学生逐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让一个学生带着表情大声朗读,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然后讲述自己的经历。问答式口语训练,让学生收集并宣传文明礼仪、学生守则、安全规定等内容,让学生进行问答式对话;让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交流感受,诉说好恶,分享快乐。引导学生评论社会现象,比如一些女学生经常在课后聚在一起讨论发型和衣服什么好看,这种现象好不好,反映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评论。鼓励学生讲新闻和有趣的故事;纠正学生口头表达的语序,让他们说话清楚,把事情说清楚,突出语言的连贯性,说话有条不紊。

第四,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口语表达自己。让学生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贴近生活的类似素材独立大胆地发言,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更高要求的培养。

第五,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指责。老师对待学生的发言是正确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同学们逐步发展自信,增强勇气,他们在发言时会主动举手。当学生说错话时,老师也要真诚宽容,同时引导其他学生有宽容的态度。因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老师和学生评价他的标准,善于说话的学生往往会得到表扬,由此产生的自我评价也比较高,形成了自愿表达的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出现自卑,或者转化为攻击性行为,形成伤害学生,影响成绩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应多重视肯定,少指责,以保护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