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音乐包含道德哲学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它通过音标、旋律和节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没有一定的感性,就无法理解作品的主题。因此,音乐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创造力。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哪一个不需要创造?没有创造,社会就无法前进。但是,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促进了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培养和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能力,关键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地培养学生对寓教于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各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对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因此,课堂必须面向所有学生,包括对音乐不敏感或不感兴趣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获得发展潜能的机会,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因此,音乐课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个性。学生的音乐能力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他们的音乐兴趣、音乐潜力、音乐生活方式都会有所不同。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应该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应该让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基于此,音乐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歌唱兴趣和听赏想象。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和舞蹈家,而是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气质和性格。所以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聆听与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听觉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知过程。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因为面对的是低年级学生,往往注重“听”,而忽视“欣赏”,更不会让学生主动“思考”。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首先,当我们让学生听一首歌的时候,要让他们感受到这首歌是激昂的还是抒情的。是欢快的还是缓慢而悲伤的,等等。其次,通过对歌曲的背景、作者、节奏特点、旋律风格、歌词含义的介绍,让学生对听力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同样,欣赏一部音乐作品,需要结合视觉、听觉、动作和想象力去理解和感受音乐。比如大一的第一节音乐课,只有不到1/4的学生会唱歌听老师讲课,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续太久,所以我就尽量放一些歌,唱一些歌,观察学生喜欢什么,然后选择一些丰富多彩、通俗易懂的内容让他们欣赏,而且篇幅较短,音乐中用到的各种表达方式也是由简入简。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是由易到难,并根据低年级歌曲普遍轻快、松散活泼、生动形象的特点,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要求他们尽可能唱一首歌,面前有一张关于这首歌的图片。

当学生们学习如何唱小于莎莎时,我问:“你觉得这首歌应该怎么唱比较好?”经过简短的讨论,学生们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人说雨声很轻,所以《萨沙·武贾西奇》应该轻轻地唱。有的说我们听不到种子,要轻声唱;?对于这些词,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见解来唱。效果真的很好。对于自己“重新创作”的“作品”,同学们都很投入地唱着。我觉得这种想象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唱好歌曲。

第三,唱、弹、读、吹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一种自己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青少年对知识的独特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让所有学生都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我用奥尔夫的快乐教学法,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唱、打、读、吹相结合的教学。比如在训练练习曲《母鸡叫格格》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对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节奏规律进行练习。然后我们会分部位练习视唱练耳,在唱功熟练流畅后表演两个合唱部分,最后练习单簧管合奏。第一组唱出旋律,第二组用单簧管奏出旋律,第三组读出节奏并表演,第四组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这样各种声音重新组合,创造出美妙的合奏效果。也让学生明白美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并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从中体验创造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亲自参加了这次实践。他们配合默契,增加了音乐知识。同时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使他们创造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为以后学习音乐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四,与其他学科融合,引导学生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科融合,强调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融合。在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引入了与音乐密切相关的美术,达到了“以色画,以声画”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导灵感,开发智力的目的。

表演与音乐关系密切,表演是教学中学生最喜欢的内容之一。大三学生活泼好动,孩子特别喜欢表演。我每学一首歌,就启发他们根据歌词进行节奏或表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中,在广阔的音乐舞台上展示自己。比如。在游戏中开辟一个让学生自由表达的舞台,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自由表达。在激励学生表演的时候,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音乐的表现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唱歌、朗诵、绘画、舞蹈等。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兴趣,针对不同的音乐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融化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热爱音乐,融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