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适应住宿生活
在家里,很多父母从小就溺爱孩子。孩子的衣服是父母洗的,饭是父母做的,导致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很低。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每天都要换衣服。一旦孩子离开父母开始寄宿,很多以前父母做的事情现在都要自己做了。他们不仅要负责自己的学习,还要学会每天按时去食堂,自己买饭,自己铺床,自己打扫房间。所以,家长要在孩子上寄宿学校之前,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从洗澡洗衣开始照顾自己的生活。
2.有安全感
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老师要完成固定的教学任务,每天要面对班里三四十个学生。他们无法像父母一样细心地观察和照顾每一个孩子。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自身安全。让他们知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
很多时候,孩子在寄宿学校被欺负,不想告诉父母或者老师。所以,在孩子开始寄宿生活之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让孩子明白被欺负不是自己的错,不要妥协,而要讲道理。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告诉老师或者父母。
3.解决孩子的思乡和乡愁。
寄宿制孩子离家后会想家,会想家,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如果孩子因为不想寄宿而哭闹,家长不应该粗暴地责骂孩子。而是要慢慢安慰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的感受。
4.定期交流
家长和孩子约定每天/每周固定的沟通时间。寄宿初期,家长可以同意每天给孩子打电话或发短信,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情绪。这样既能解决孩子思念父母的情绪,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新生活。
另外,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要注意避免每天与孩子打很多电话,或者给孩子发没完没了的短信。因为父母与孩子的频繁接触,不仅会激起孩子的思乡之情,还会打乱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更难适应新的生活节奏。
如果孩子一天多次给父母打电话,很有可能孩子还没有适应新学校的生活。家长要联系学校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学校表现,看看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适应期。
当孩子周末或期末回家时,家长不仅要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泄自己的不快,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理解,理解父母的情意,建立起牢固而亲密的亲子关系。孩子不会因为长期寄宿而在心理上与父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