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梁河县最好的消费水平是什么,主要有哪些产业?城市建设怎么样?

那我就照葫芦画瓢告诉你:

梁河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西南端,德宏州东北部高黎贡山西坡阶地河谷中,东经98° 06′—98° 31′,北纬24° 31′—24° 58′。东北与腾冲县接壤,东南与龙陵县接壤,南接泸西市、龙川县,西接盈江县。全县南北纵向距离49公里,东西最大横向距离45公里,国土面积1159平方公里。县城遮岛镇距省会昆明和州首府芒市742公里,途经绿营路122公里,龙腾线160公里。全县辖7个乡(其中阿昌乡2个),3个镇,63个村民委员会,381个自然村,672个村民小组。傣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佤族、佤族、汉族等民族聚居。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654.38+05.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4.38+04.17万人,占总人口的89.4%,少数民族人口565.438+09万人,占总人口的32.77%。

2004年底,梁河县有38006户,总人口16.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29万人,非农业人口174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8.3人。少数民族5.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05%,其中傣族35120人,占21.9%;阿昌族12577,占7.84%;景颇族1727,占1.07%;德昂族775人,占0.48%;佤族1193人,占0.74%;佤族743人,占0.46%;其他少数民族865人,占0.53%。

县人民政府驻遮岛镇,邮政编码:679200。代码:533122。区号:0692。拼音:梁河县。

梁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23℃,冷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高温度为33.7℃,极端最低温度为0.9℃。从1957到2004年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403.8毫米

梁河是一个半山半坝的县。主要河流有大盈河、龙江河、萝卜坝,较大的有蛇岛坝、萝卜坝、勐养坝。境内地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最高点为北部海拔2672.8米的痢疾峰,最低点为南部海拔860米的勐养乡老芒洞。梁河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多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日照时数2385.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396.2毫米,不仅适宜各种农作物和经济树木的生长,而且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思茅松用材林。琅琊山,野生经济植物400余种,隶属55科101属,锡、铁、硫、煤、铝、锌、铀等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锡、煤储量较大,有龙窝寨、热水塘等。

梁河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是中国“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由于社会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梁河各族的社会历史进程十分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坝区傣族仍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阶段,山区少数民族经济仍从属于领主经济。景颇族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公社特征,只有汉族地区基本属于地主经济,有一点小规模的工商业,所以生产力很低,经济文化极其落后。再加上土司、地主、粮商的剥削垄断和土匪行为,梁河各族人民在苦难和贫困的深渊中挣扎。

梁河,南宋古名,又名南店,傣族名。西汉属不畏县、宜州县,东汉属哀牢县、永昌县。从元朝开始,南店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明傅玄部设南店。清攻清制。民国时期土、流并举,先后设立巴措县左、梁河行署。从元朝建立到元朝二十六年(1289),军政总府建立到1950,南店土司历史为661年。

1950年5月,梁河解放。这标志着各民族进入了平等、团结、繁荣的新时代。从此,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国* * *生产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梁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50到1956,经过禁止种鸦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梁河经济出现了划时代的进步和发展。195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705万元增加到1107万元,增长57%;粮食总产量达到4509万斤,比1949增长62%,历史上首次实现粮食自给。从1957到1966,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期,该县各项事业曲折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遭受了许多挫折。1958,人们急于公社,搞分配“不要钱”,搞生产“大兵团”,不仅违背了经济规律,也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59年粮食下跌200多万斤。此外,以粮为纲,许多地方翻茶种粮,茶叶面积减少2696亩,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生活。1962后,经过调整,生产恢复发展,各项事业稳步发展。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59年增加2200万斤,茶叶发展到8561亩,增加4907亩。从1966到1976的“十年文革”浩劫,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也给何亮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直到1978,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6956万元,财政收入只有189万元。“两个人吃不饱”(农民吃不饱,梁河糖厂吃不饱)严重困扰着梁河的经济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县委、县政府切实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不断解放思想,从县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适合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战略和措施,调整生产关系。从此,梁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1989以来,他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开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和党风廉政建设。2002年,全县生产总值2771.4万元,比1.754元增长1.9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1.9元。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0平方米和18.3平方米。

梁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65438年至0982年,该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20多年里,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在滇西南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粮食自给工程,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科技覆盖率和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全县农业快速发展。

1984,结束了靠外调吃植物油的历史。1989,全县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被国务院嘉奖。1991年,解决了“两个人吃不饱”的问题。1997年,以魔芋、松香、柏子仁、香料、核桃、板栗、柑橘、西南桦为主要产业的绿色产业初具规模。200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654.38+094.24万元,是654.38+0978的2.74倍;粮食总产量38401吨,增长8.47%;甘蔗总产量40万吨,增长10.9倍;茶叶总产量542.6吨,增长1.23倍;肉类总产量4180吨,增长2.75438+0倍;牛奶、鸡蛋、水产品大幅增长。全县粮食自给有余,肉、奶、蛋、水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林业工作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培育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放在突出位置,同时致力于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有效遏制生态破坏,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从1976年的26.3%提高到2002年的60.2%。水利工作围绕“两江一河”、水土流失治理和“五小”水利及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从1950到2002年,* * *投资99516000元,完成各类工程595项,改善灌溉面积8.6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3295平方公里,改善了106900人和36471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工业从无到有。解放前,梁河没有工业企业,只有零散的手工作坊。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电力、机械、煤炭、林产加工、制药、造纸、魔芋粉加工等1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1992,全县工业总产值111.7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1%,形成了工农业总产值并驾齐驱的新格局,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梁河历代以农业为主的局面。200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7045万元,增长了22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解放前,梁河没有路,没有电。电信极其落后,只有宋、芒东两个农村电话。经过50多年的建设,到2002年,县城里程已达764.63公里;县乡道路实现了沥青化、石化,所有行政村和90%以上的自然村通了路。95%以上的自然村有电。特别是2001至2002年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和农村电网建设改造一、二期工程实施后,农村村庄供电质量、安全可靠性明显提高,电价明显降低,平均每千瓦时电价降低0.33元。预计全县每年减轻农民负担223万元。本地电话已编程,农村电话已自动化;全县电话普及率为5.98部/百人,其中本地电话36.28部,农村电话2.45部。近年来,我们先后完成了绿营路梁河段、通县油路、县城改造、第二水厂、农贸市场等建设项目,为梁河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业运行平稳。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88.79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4064万元(其中中央税收162.8万元,中央所得税228万元),增长了20.5倍。各项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4157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393100元,增长了93.56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76.82万元增加到2946100元,增长了384.6倍。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78全县只有117个乡镇企业。截至2002年底,全县乡镇企业1904家,增长15.27倍,从业人员6696人,总产值107.3万元,营业收入1.3万元,上缴税金41.8万元。它不仅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非公有制经济突飞猛进。2002年末,全县有个体工商户1840户,从业人员2278人,注册资本1575万元;私营企业42家,投资者135人,从业人员276人,注册资本3018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梁河新的经济增长点。扶贫成效显著。“九五”期间,积极开展小额信贷、易地开发、扶贫搬迁、温饱试点村、科技示范村、部门联动等扶贫活动,投入扶贫资金4044.3万元,使全县贫困人口由“八五”末的6.9万人减少到2.2万人。

1950年5月,梁河解放。1952年设为县。1958 10 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梁河县,并入腾冲县。19614月1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梁河县。全县辖7个区,1镇,61乡。1969年4月,区、乡改为公社、大队,县辖7个公社、43个大队。(来源)

1984年4月撤区设镇改革后,全县辖1个县乡,9个区,9个乡镇,52个乡(含7个民族乡),2个办事处。

1988 1月撤区建乡制度改革后,全县辖9个乡(含2个民族乡)和1个镇:者道乡、九堡阿昌乡、河西乡、九松阿昌乡、平山乡、孝昌乡、大厂乡、扎木寨乡、芒乡。* * * 61个行政村(含7个民族行政村),2个办事处。

2000年,梁河县村级体制改革后,63个行政村和办事处改为63个村委会。全县辖1镇9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为150985,各乡镇人口为14009屏山乡14865438孝昌乡9378大厂乡8372七亩寨乡7263九堡阿昌族乡14147。

2001年,梁河县辖9个乡(其中阿昌乡2个),1个镇,63个村委会,381个自然村,601个村民小组,672个合作社。

2002年,省政府批准勐养和芒东两个乡镇设立镇。至今,梁河县辖7个乡(含2个阿昌乡)、3个镇、63个村委会、381个自然村、672个村民小组:者道镇、勐养镇、芒东镇、九堡乡、孝昌乡、大厂乡、宋代阿昌乡、河西乡、九堡阿昌乡、九堡乡。2002年末,梁河县有36321户,总人口158500人,其中农业人口141700人,非农业人口168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7人。少数民族5194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7%,其中傣族34467人,占21.74%;阿昌族12289,占7.75%;景颇族为1633,占1.03%;德昂族773人,占0.49%;佤族1153人,占0.73%;佤族747人,占0.47%;其他少数民族886人,占0.56%。

2003年,梁河县辖7个乡(包括2个阿昌乡)、3个镇、63个村民委员会、381个自然村、672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梁河县总户数为37141,总人口为159400人,其中农业人口142200人,非农业人口172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7.5人。少数民族5231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81%,其中傣族34620人,占21.7%;阿昌12419,占比7.8%;景颇族为1685,占1.1%;德昂族775人,占0.5%;彝族1172人,占0.7%;佤族746人,占0.5%;其他少数民族894人,占0.6%。

2004年,梁河县辖7个乡(包括2个阿昌乡)、3个镇、66个村民委员会(包括4个社区)、381个自然村、672个村民小组。

2005年,梁河县撤销七亩寨乡。调整后,梁河县辖者道镇、勐养镇、芒东镇、九堡乡、小厂乡、大厂乡、宋代阿昌乡、河西乡、九堡阿昌乡。

梁河县辖3镇6乡(含2个民族乡):者道镇、芒东镇、勐养镇、平山乡、小厂乡、大厂乡、九堡阿昌乡、巨松阿昌乡、河西乡。

民族习惯

梁河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端,是高黎贡山西坡河谷地区的国家边境县。居住着汉、傣、阿昌、景颇、德昂族、佤族、佤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历史悠久。

阿昌族的节日——梁河县阿昌族的阿鲁窝罗节

2001年末,梁河阿昌族人口为1209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7%。属于全国两大阿昌族聚居区之一,全国有三个阿昌族自治乡,其中仅梁河就占了两个,分别是九堡和居松阿昌族自治乡。据史料记载,阿昌族是最早居住在青海、甘肃高原的边强民族,其中一部分很早就从川西迁徙到滇西。大约在公元13世纪,他们中的一部分沿着云龙、保山、腾冲一带陡峭地移动,最后定居在梁河地区。

在古代,阿昌是一个很好的歌手和舞蹈家。阿昌的歌清亮明朗,阿昌的舞庄重朴实。充满民族特色的阿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卧螺节”。1983年,德宏人大常委会根据阿昌族的要求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正式决定阿昌族的传统节日为“卧螺节”。1995改为“阿卢沃罗节”,节日时间定在每年的3月20日,节日标志为弓箭和白象。

为了感谢传说中的扎帕玛和扎米玛对创造世界的贡献和多次拯救人类的大恩大德,每年早春或桑葚花开的时候,阿昌族都会舞狮、舞象,举行祭祀活动纪念他们。

阿鲁沃罗节

阿卢沃罗节的第一项活动是选择圣树。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选择一棵笔直的栗树作为山上的神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祀后,树就会被砍倒。而不是扛在肩上,会被无数的绳子捆住,由所有的参与者拖到寨子里。其次,建造祭坛。祭祀仪式又一次开始了。巫师将五谷、茶、酒、花、果摆上神坛后,挥动鹰尾扇,唱起了覆盖帕尔马、覆盖米玛的创世史诗,歌颂了人类祖先的伟大仁慈。随后舞狮队和舞象队一起参拜,向创世之父致敬。之后,全体村民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鲜花绿叶,蘸着清澈的泉水,唱着泽勒歌,围着神社跳着阿洛沃洛舞,表达对祖先的深深感激。

节日可以持续几天到半个月,这是一个季节,昌女孩充分展示自己的美丽和智慧,也是一个良好的时间,年轻男子追求爱的伴侣。由此演绎了许多感人的爱情故事,成就了无数美满的婚姻。

德昂族(原名崩龙)主要居住在两河莱蒙村的“二姑镇”和宋村的“白鹿头”两个自然村,地处亚热带半山区,房屋多为竹木建筑。浇花节(又称泼水节)是德昂族的传统节日,从清明节后的五到七天开始,持续三天。浇花节与傣族泼水节内涵相同,但活动内容却大相径庭。关于“浇花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一个是古代七仙女下凡入湖沐浴,被撞龙人发现,即飞回天庭。仙女们在飞翔的时候,告诉撞龙人:想他们,可以每年为他们雕刻佛像,泼水;一个是释迦牟尼为了关心人间百姓的疾苦,告诉崩龙,每年的堆沙节,信徒们提着一桶水,浇在佛的身上,露珠从天而降,拯救百姓;一个是释迦牟尼佛飞回天庭的时候留下了经文,要求龙崩的人每年都要举行堆沙节,然后他把水浇在佛身上。佛祖会保佑龙崩的人,庄稼会丰收。德昂族的“浇花节”代代相传。节日前,德昂族人民准备了丰富的产品,制作糯米糖果,制作旋转喷水器。节日期间,全村的男女都去山上采花。年轻人敲锣打象脚鼓带路,把花摘回来,把小佛殿占满,以示对神的奉献。然后男女一起跳舞,节日也邀请各民族聚在一起增进了解,互相交流。刚开始泼水的时候,人们手里拿着竹筒和水桶聚集在小佛殿前。听佛念经后,他们用清水冲洗佛寺内的佛像和佛龛,然后将清水倒入水管使水旋转并转动花管,将水喷在小佛像周围。人们喝洗佛的清水,称之为“吉祥水”。泼水仪式结束后,男女可以互相泼水祝福,广场上锣鼓声不绝于耳。

泼水节

清明节的最后七天不仅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傣族人民一个充满历史意义和浪漫色彩的节日——泼水节。关于泼水节的起源,有“洗血”、“纪念古牧”、“浴佛”等不同的传说,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泼水祝福对方。傣族人相信水是神圣的,它可以洗去一切污秽,赶走一切妖魔鬼怪,消除灾难和疾病,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泼水节是一个欢乐盛大的节日。在节日前夕,许多傣族家庭成员会做一个“泼水”作为欢迎礼物。节日的前一天,人们修缮佛寺,修建龙庭,组织万人采花队,敲锣打鼓地敲象脚鼓,身着节日盛装在野外采花。鲜花被收集起来,种在龙亭周围。老人和中年妇女送来泼水粑粑和鲜果,摆放在龙亭的四角。节日里,城乡处处泼水,互相泼水祝福,成为一个水的世界;村寨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笑声满天,一片欢腾。节日期间,还将举行拜佛、堆沙、丢包、跳孔雀舞、跳“嘎阳”、跳象脚鼓、打灯、唱傣剧、全国武术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和经贸活动。

目瑙纵歌节

目瑙纵歌节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梁河景颇族主要属于苏朗(洛阿)支系。目瑙纵歌(苏朗语称藏歌)是大家一起跳的意思,也就是“万人之舞”。节日在广场中心举行,有高高的柱子。人们排成一条长队,男人穿着雨布和孔雀羽毛作为顶饰领舞。男的都在大力跳舞,个个精神抖擞。女人们摇着五颜六色的手绢和扇子,上面装饰的银泡泡和银链子叮当闪亮,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像孔雀一样骄傲。舞蹈排列成阵,队形变化有序,时而像五彩缤纷的练习,时而像淡淡的薄雾;人数众多,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舞步矫健活泼。伴随着木鼓、芒锣、“东巴”和笛子,“哦,好热”的歌声旋律飞上天,响彻整个景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