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安排】王崧舟谈“文化自觉语境下如何教文言文”
整理:吴雪峰
本次讲座,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小学语文统编的特点
二,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策略
想着:给我一篇文言文。怎么交?具体有哪些方法、策略和路径?
三,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意识
在这样的大方向和大背景下,文言文承担着怎样的使命和责任?
一,小学文言文编排的特点
目前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使用的语文教材都是统编教材,中国大陆义务教育学的语文书都是同一本书。同一本书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文化战略,当然还有教育战线的战略。虽然文言文的比重不是很大,但从文言文编排的一些特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自觉和教育振兴。
小学文言文编排综合清单。
初三第一卷《司马光》
三年级的书《等兔子》
四年级第一卷《精卫填海》和《不走李的路》
四年级下册《酵母夜读》和《铁杵针》
五年级少年中国说,古人讲读书。
五年级下册反驳杨的儿子。
六年级上册是《博雅古琴》,《戴嵩画牛》这本书。
六年级第二本,学棋,和两个孩子吵架。
从高一下册开始出现在语文园的文言文不是课文,没有统计,***14文言文。
这种安排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安排透露了什么消息?一个语文老师要有这样的敏感,这样的思维。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语文教材在文言文编排上至少体现了以下特点:
1.时期:升入初三。
在课标版教材中,文言文最早出现在五年级《幼子》第三期,现在出现在三年级和第二期。文言文的学习提前了整整一个时期。
教材中第一个文言文是司马光,选自二十四史。文言文的所有特点,在司马光文本中都有体现。有人说,一年级就出现了文言文。这是广义的文言文。从广义上看,文言文从一年级就出现了。当然,它的使命和文本不同,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也有差距。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统编教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国家意志,也是国家战略。
2.数量:增加到14篇。
与人教版相比,人教版只有四本教材,分别出现在第三学段——《杨之子》、《伯牙绝弦》、《学棋》、《两个孩子辩日》。从增加的角度来看,那是惊人的。这也传达和透露了一个消息,即涉及传统文化的课文和教学内容的比例在明显增加。
一篇新的文言文《古人谈读书》,是编者创作的文言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第二部分来源于朱的阅读法。语文老师要好好读这篇文章。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几乎总是在斋藤优子的阅读方法中。最后一部分来自曾国藩。曾国藩的书信里有很多我们民族积累的人生智慧和智慧。
3.跨度:从先秦到民国。
对于选定的历史跨度和时间跨度,跨度会延长。人教版教材中,从先秦的《杨之子》到南北朝的《世说新语》。在统编的教学中,最早的版本《两个孩子当天的争论》出自《列子·唐雯》,最新的版本是清末明初梁启超写的《中国少年论》,时间跨度很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从选取的历史跨度和时间跨度来看,确实是窥一斑而见全豹。
4.类型:神话,寓言,传记和讨论
体裁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选自《山海经·北山景》。很简洁,但很有嚼劲,值得深思。是小学语文编写的文言文教材的主要编排特色。
这些特征对文言文教学的意义,无论从价值取向还是实践智慧来看,都是一种殷切的期待和挑战。
二,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策略
大家都说孩子以前怕文言文,可能是错觉。其实经过调查发现,孩子对文言文的兴趣其实挺高的。我们以为喜欢文言文,孩子可能听不懂,其实未必。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字,三怕周作人。这种现象在小学文言文中也或多或少存在。
小学文言文教学有一个基本模式。格局僵化,不灵活,这也是一个误区。模式不能固化和泛化,这是个问题。
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模式:逃不出这样一个框架:它包括四个环节,四个板块。
通读(发音正确,读好节奏)——实现阅读(知道意思,理解意思)——练习阅读(积累语言,读写互动)——熟悉阅读(积累语言,积累语感)。
纵观阅读,文言文有一种特殊的节奏,有自己的节奏。通读完,第二个环节是理解,和给出判断和推理的线性逻辑思维有很大区别。在小学阶段,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中,误读的基本要求是知义、会意。第三个环节是练习阅读,主要是训练和练习。任务是积累语言,读写互动主要是积累语言。阅读和写作的互动取决于学习时期,文本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还有一个贯穿整个过程的环节,就是熟悉。熟读的主要任务是积累文言文和语感。特别强调积累文言文语感。白话文的第一要义也是语感的培养。
文言文中的“文”两个字有不同的含义。第一个字“文”是修饰。用作动词时,词指的是口语,经过修饰、加工、转化、提炼。下面的“文”指的是广义的文字,狭义的文章。文言文和英语口语的距离很大,英语口语也在不断变化。“五里不同言,十里不同风”。文言文作为书面语,就不一样了。它的词汇、句法、构成、结构都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可以跨越几千年而不变。所以1000 2000年以前的人写的文言文我们还是可以看的。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言文。
这是基本的框架和模式。让我们展开它。
第一节:通读——读出正确的发音和节奏。所有文言文的第一个环节肯定是“通读”,这是由文言文本身的写法、句法、章法、结构等特点决定的。
教训:
老师:你觉得文言文怎么样?
生:阅读理解困难。
老师:越是难的,越要读。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解决这些困难。
老师:和老师一起读课文。我念一句,大家一句接着一句念。
(1.阅读并跟读。学生跟着老师逐句朗读,有节奏,有停顿。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清除阅读障碍。
2.读一下。主要是为了感染文言文语感,也是为了带来节奏感。
3.自己看。或者通读。
4.学生们互相阅读。
5.同桌互读。一点语感。
6.单独阅读。
此时,个性化阅读就可以出现了。学生们读的字清晰明了。
文言文的教学读不好,读不通顺,教不会。缺乏对这种书面语言的基本感觉,没有这种体验,就很难推进文言文的学习。
不是傻读,不是让学生放学后一遍又一遍的读,想读就读。读书是有设计的,从形式到特点,什么时候用这种形式,什么时候用那种形式,为什么要用这种形式。既要符合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习情境的变化。
从参与人数来看,阅读的形式包括个人阅读、同桌阅读、小组阅读和全班阅读。
从师生互动来看,有模式阅读——听读、领读——跟读、取读——读、领读——读。
从身体体验的角度来说,有按手势读、打拍子、摇头、角色扮演。
从组织方式来看,有自由阅读、单人阅读、交替阅读和集体阅读。
至于辅助工具,有辅助标记阅读(如画暂停线)、交换排列阅读、文本阅读、图形阅读、完形填空阅读、思维导图阅读。
从竞赛动机来看,有竞赛阅读、相互对抗阅读、游戏突破阅读和积分奖励阅读。
从认识层面来说,有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描述情境、拓展环节、设置问题。
在通读环节有多种阅读形式。
第二个环节是理解。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坚决反对逐字逐句。在真正的文言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缺乏手段,担心考试。最后文言文的教学是逐字逐句的,好的文言文的味道和嚼蜡一样。
理解阅读中把握四个选择:1。放开,也放开一些词语和表达。2.突出,有些单词和句子要突出。3.深化,某一点也要深化。4.分离。
放手吧。比如,很多人知道“酵母夜读”的故事,却没有多少人知道文言文。有哪些单词和句子是可以放下的?你可以放下古今意义相同的东西:孜孜不倦,知识渊博,很少沾油,,盛,几十只萤火虫,读书,没日没夜。不需要大家解释,古今意思都一样。注释:车胤,读笔记,不要解释。苏静秦公。传,怎么传。这些字不需要划掉。
突出显示。第一个是“宝”,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宝应夜读》中,动词是“装在袋中”,“练宝”是名词“白绫做的袋”。二是“穷”,古今有不同的含义。我们经常把“贫穷”和“贫困”混为一谈。在古义中,“穷”是相对于“富”而言的,没有钱。而“穷”与“成”相对,意为“通达”,仕途广阔,而“穷”则是成名、经商、办大事都不顺利。穷就是穷,穷,钱不够。
加深。最重要的是深化。哪个词需要深化?要深化“囊肿萤火虫”,可以考虑以下维度:1。囊肿萤火虫是谁?2.萤火虫要装什么?3.萤火虫怎么包装?4.萤火虫是用来做什么的?5.人们只记得萤火虫吗?此时,胶囊萤火虫既有语境意义,又有象征意义。上下文的意思是把萤火虫装在胶囊里。象征意义必须让学生在“胶囊萤火虫”和“勤奋”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他们一想到“胶囊萤火虫”,马上就想到“勤奋”。
南北朝《颜家训》中提到“古人勤于学问,持锥、掷斧、照雪、聚萤。”在宋代的圣紫晶,有这样一句话,“像萤火虫一样,像雪一样,虽然我家很穷,但我从未停止学习。”明代《龙鞭影》中有“张卓剪蝶,车胤飞。”
分离。文言文肯定会涉及一些特殊的文言文知识和文言文常识。比如“据书”中的“to”这个词,就是一个连词,用来。“日日夜夜”,介词,从。从夜晚到白天没有中断。《精卫填海》中“我困东海。”“to”这个词是一个连词,用来表示。在《阳之子》中,“子曰点以示子。”是代词,意思是杨梅。在《》中,“以为天下不足以击鼓者。”它是一个动词,想想在戴嵩的画牛中,“宝藏是以一百来计算的”是一个动词。《两个孩子的辩论日》中的“天开始升起时我与人亲近”是动词。
第三个环节是练习阅读,积累语言,读写。
“王戎不走路边梅”案例的实践阅读:
展示四张图,
问:如果按照课文的顺序,这四幅画应该怎么排序?
(整理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
问:如果你把每张图片和课本上的文字配起来,你应该配什么?
学生匹配单词,老师指导。
(这是图文参考,其实是深化。)
老师:把图片和文字搭配起来,就成了一本漫画书。快速阅读漫画书。
学生阅读速度快;速度加倍,再读一遍;挑战,连你都不懂,自己读什么,再读一遍。把漫画书里的字藏起来。学生看着大屏幕,用原来的速度再读一遍。
(即进一步提倡熟读,这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始终。语感的积累只能通过精读来实现。把漫画里的人物隐藏起来,进一步积累文言文语感。)
老师:此时,在你的心目中,王戎是一个如此聪明的人。这个人长大后真的很棒。
给我介绍一下王戎。
(借助,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老师:王戎以他的四个字而闻名——远见。别人比别人有更远的洞察力和更好的观点,这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他从小就养成了看一个东西的习惯,一定要先观察,再思考,再下结论。
这个练习阅读环节很有创意,很有层次,很充实。总的来说,指向对文本语言和内容的深入梳理,整体提炼和回归。你积累了语言,获得了语感。
三,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意识
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1.文本级别。为了揣摩关键词的文化内涵,“深化”的关键词往往带有文化内涵,如《两个孩子辩论日》中的“辩”“辩”,体现了两个孩子独立思考、不轻信他人意见、不跟随他人意见的思想品质。“辩”引出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就是知道。
案例:体验围绕“辩论”的文化内涵。
老师和学生争论。
老师:太阳开始升起的时候,我离人们很近,但是我离日本和中国很远。
生:日初远行,日近。
老师:刚开始的时候像车罩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盘子一样。这对远的人来说不算小,对近的人来说就是大。(引导音)
生:刚开始的时候很凉,到了中午就像探汤一样。这对于那些近热远热的人来说不是很爽吗?(语速越来越快)
老师:这是一个糟糕的说法!太阳在一天的开始时升得像车罩一样大,在一天的中间升得像盘子一样大。对远的人和近的人来说不是很大吗?(争论的语气很快。)
健康:...
老师:不尽然。……
健康:...
老师:胡说...
健康:...
(反映的是激烈辩论的场面,不限于课本,还有语气和动作,语速越来越快,还有表达态度的词语。)
学生分组争论,老师读提示,提示不同的语气和动作。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提示进行了朗读,群情激愤,场面热烈。
逐渐体现辩论过程中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学习品质。只有没有争论,才能引出孔子,才能深化“争论”的文化内涵。
2.在文章层面,思考思维方式的文化特征很重要。
文言文承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思维,每篇文章都承载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司马光》中的逆向思维、《等兔》中的幸运思维、《王戎》中的类比思维、《不走偏路》中的推理思维、《铁粉城镇》中的类比思维、《琅琊榜》中的夜读、《少年中国论》中的类比思维、《古人谈读书》、《矛盾中的类比思维与反驳思维》、《杨之子》、《波
类比思维在《十四古汉语》中频繁出现,这是我们民族的思维特点。它是一种文化渗透和文化自觉。
3.在文学层面上,关键在于核心形象的文化语境。
博雅古琴“高山流水”的核心意象背后是知音文化。《胡艾莲说》中“莲花”意象所承载的文学语境是对君子文化的推崇和践行。
案例:硕
.1.——据《宋史·周敦颐传》
补充周敦颐“怒辩囚”故事拓展阅读,当时他30岁。
老师问:你看到这个故事中的“胡艾莲”这个词了吗?
周敦颐怒起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这对犯人意味着什么?
他为什么生气?
2.“独自去爱莲花……”
胡艾莲一直记在周敦颐的心里。
3.周敦颐《拒绝端砚》的故事,55岁。八年前,我写了爱玲说。
4.填空,背诵爱莲的理论。
5.第三个故事,“王安石,周敦颐回京值班,为王安石挺身而出”,57岁,五个月就去世了。在你生命的尽头,你会想起谁?
6.多拆单词填空让学生背。
“要独爱莲花?”
7.总结:周敦颐说了,但他做到了。他用自己的个性做出了莲花,他就是莲花的化身。
8.老师和学生读相关的句子。
“泥不沾,涟不妖……”
9.像周敦颐-周树人这样的人。周敦颐第三十一代孙。
反复读了一段话“出淤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
10.周恩来——周敦颐的第32代孙。
这是文化,这是传承。
板书:云开月明,荷花独爱荷花;借物比人,君子之德,千古流传。
小学文言文教学是文言文和文化的启蒙。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的数量、题材、类型、选择的跨度都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我们要有这样的文化自觉,我们要复兴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要做语文教师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