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明清18省」这个名字?

行省的名称来源于元朝的制度。袁建立了11“中书行省”作为中央政府(

《中书省》)。明、清两代使用元制。“行书省”简称“行省”,成为地方。

最高行政单位。

民国初年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与清末基本相同,设立22个省和若干特别行政区。

。由于这些特别行政区复杂的政治、历史和社会条件,政治制度的选择也具有特殊性。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大部分特别行政区改为省。

1.北洋政府的省制

该省的行政长官过去有不同的名字。至1913、1,颁布了《统一各省地方行政公署现行组织机构》

令后统一为民政总长,其行政机关为省行政公署。民政部长由中央政府任命,总理

省政府事务。当初很多省的民政长官兼任巡抚,后来袁世凯不肯做地方军都。

总督控制地方行政时,逐渐任命文官为民政长官,削弱了总督的权力,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管理

办事处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办公室(总务)和四个部门(内政、财政、教育和工业),有机构和官员。

人员编制比较简单,规定整个行政办公室除主任外,员额不超过60人。1965438+于2004年5月颁布

在“省官制”中,省民政总长改为巡抚使,行署也改名为巡抚使。“省官制”论省

规定了行政长官的职权,巡抚使管辖本省民政和驻军、巡抚武装;根据法律

法特瓦可以发布省级法令或单独的章程,但不得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在政府的特别监督下

省级财政和司法行政部门,对财政和司法官员进行评估。袁世凯成为李的大总统后,除

1917年9月,除了巡抚使是巡抚,巡抚使办公室是巡抚办公室外,系统基本不变。州长办公室

机构设置为政府办公室,下辖总务、内务、教育、工业四个部门,部门以下有班级或单位。

北洋政府时期,省制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央在各省设立行政机构,直接掌管该省

一些重要的行政事务。比如9月1914各省设立财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直属,各局长。

由财政部报请总统任命,局长的职位由法律特别保障,以便在省内行使。

权威。本制度实施后,省级财政(包括税收、行政经费、预决算等。)会直接操作。

对于中央财政部来说,省里只能监督而不能指挥其业务。1965438+2007年9月教育部提出

每个省都有教育厅,使得每个省的教育都是独立的,教育厅直属教育部。随后,农业部和商业部也在各自请愿

该省设立了一个工业部,实行经济和行政独立。这些制度的实施是针对地方军阀割据的状态

以便掌握中央政权的大军阀能够保证“国家”权力的行使。但是因为这些大厅的主管

在地方军阀的影响下工作,如果得不到省势力的配合,就无法在当地立足,所以

组织虽然成立了,但是障碍重重,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此外,财务总监和工业总监的职位都很肥。

缺少地方军阀势在必行,经常任命亲信来逼迫财政部和农商部提名委员会主席。

其实部里也不能问。

省级体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省级立法机构。辛亥革命后,各省临时立法机关极不一致。直到/非常

1913年4月,《省议会暂行法》颁布,各省相继成立省议会。省议会成员由选举产生。

产生的名额按照《第一届省议员名额表》的规定办理:

织里184奉天64吉林40黑龙江40江苏160

安徽108江西140浙江152福建96湖北104

湖南108山东132河南128山西112陕西84

甘肃56新疆40四川140广东120广西76

云南88贵州52

直隶包括顺天府,所以直隶被称为顺治省。上表中的直隶还包括热河和察哈尔。

面积。

选举方式采用间接选举制,分为初选和改选。初选在县内进行,初选当选的人只有

是真正选举省议员的人。选举人的资格与国会议员相同,即:1。年度招聘。

收2元以上税的;二、房产价值在500元以上;3.小学毕业以上者;

4.21岁以上男性;五、在选区居住满2年。对候选人的资格要求是至少10岁.

25岁以上,比选民年龄要求大4岁。选举监督应当将重新选举结果通知当选人。当选

接到通知后,人们应在20天内答复是否愿意担任省议员。逾期不答,就不愿意服了。

凡回答愿意服务者,发给省议员证书。

省议员任期3年,连选可以连任。省议员不能同时是议会议员或行政官员

官方的。

省议会每年召开1次,每次会期60天,必要时可以延长,但最多不能超过80天。省

议会开会时,通常允许外人参加。省议会的职权有三:一是决定权(单行条例,

省级预算决算、省级税收、省级债务、省级财产处置等。),第二,监督权(受理人民行政申诉,

弹劾非法的省行政长官,非法贿赂省官员给省行政长官,省

行政问题);三、建议权,包括行政建议和答复省行政长官的建议。

问吧。省议会的决议应提交省行政长官颁布实施。如果省行政长官认为该决议不应讨论,他可以在5

日内向省议会要求复议;如果你认为该决议违反了现行法律,你可以咨询省议会取消该决议。

省级行政机关对省级立法机关的这种限制性措施也可以被省级立法机关反制,即

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1913年6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反对袁的“二次革命”,以江西省为第一区。袁氏

凯一边派兵镇压,一边着手摧毁资产阶级议会制度。8月6日,袁世凯下令解散江西。

省议会,并停止使用各省的省议会。8日,广东省议会解散。16,湖南省再次被解散。

议会。“二次革命”彻底失败后,袁世凯于5438年6月+065438+10月悍然下令废除国民党议员。

然后命令国民党等待,因为大多数候补成员是国家党成员。

补充议员资格也被取消,导致国民议会和各省议会都因不满法定人数而无法正式开会。

1914 65438+10月10袁世凯宣布停止其议员职务,并于2月28日下令解散各省议会。

袁世凯死后,李于八月六日重新召开国民大会,并于同月六日下令各省议会

10 10月1日,各省行政长官召集会议复会,但各省议会没有完全恢复。即使恢复省提案。

会,也常常出于地方军阀的需要,成为他们封建政权的工具。

宋元明清

Www.GSCN.com.cn 2005年7月24日17: 23: 46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字号:大中小背景色,留言评论

宋金辽时期,行政区划一般分为路、州(府)、县三级。北宋初,在全国分为10路。道道三年(公元997年)改为15路(后增至26路),甘肃属陕西路。但是宋代的路和唐代的路不一样。宋初的道路是财政区具有监察职能,后来逐渐成为最高的地方建制。道集转运使主管财政和民政(长官是转运使);绥靖部主管军事(长官是跑步绥靖);举常平掌管全市茶马(长官为常平大使);提到刑事监狱部门是负责司法的。这四个部门互不隶属,而是直属中央。宋仁宗李青元年(公元1041),陕西分为秦丰、靖远、欢庆、鲁彦(前三路在甘肃)。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增设西河路。几经变动,省辖* * *设永兴军路、勤丰路二路,辖21州(府、军),51县(监、尉)。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省Xi市)。省内有青羊州、周桓、鄞州、宁州。庆丰路(周琴,今天水市北道镇)辖周琴、成州、丰州、解州、渭州、靖州、原州、徽州、西州、贺州、周公(原童渊军)、周敏、兰州、周涛、西宁、德顺军(今静宁县)、镇荣军。军队,位于宋代军事安全之地,是与政府、国家同级的行政区划。党项西夏(165438-1227)兴起于20世纪初,创建于宋仁宗明道元年。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下辖甘(西夏改宣化府)、梁(西夏改西溪府)等22州。西夏统治约190年,后被蒙古所灭。南宋时,甘肃大部属于金朝。隶属南宋澧州西路(北宋称秦风路),有温州、冀州、西州(今西和、澧县)、凤州、同庆府(今成县)、天水军(绍兴初周琴被金占领,故设南天水郡、北天水郡,嘉定元年改郡为军,今天水市)。金朝,位于甘肃省,由4路16州50县组成。凤翔路(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通德顺府(宋曾顺军,但管辖范围扩大,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庄浪县、隆德县西北)、平凉府、真荣州(原真荣军)、。庆元路(治庆阳府,今庆阳县)通庆阳府、周桓、宁州、原州、靖州。临洮道(辖临洮府,今临洮县)辖临洮府、积石州(原积石郡西兄弟城)、周涛、兰州、周公(今定西、陇西、通渭县)、徽州(今靖远县)、贺州。

元代甘肃的行政区划一般分为省、道、州、县四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元政府设立中央管辖区(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在全国划分为11省,管辖各省政务。在我国行政史上,首创了省制。建省之初,是中央最高建制。元世祖-元十八年(公元1281),甘肃正式建省,称“甘肃等地书省”(行政长官为平章政治),简称甘肃省,辖甘州道甘州(今张掖市)。全省辖7路、5直隶州、4府、22属州、24县。该省东部属于陕西省。此外,还在河西设立了贝隆路反政府廉访部,主管监察,隶属陕西各路御史台。甘肃省包括甘州路、永昌路(原凉州)、肃州路、沙洲路、伊基乃路(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宁夏府路、武次海道。这两个直隶州分别是:山丹州(元初为阿济济王封地,元二十二年升为太守)和西宁州。下属五州分别是:西凉州(永昌道下)、瓜州(沙州道下)、凌州(宁夏府道下)、鸣沙州(宁夏府道下)、英利州(宁夏府道下)。东部属陕西省:荆州、开城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沽源县)、英朗府、贺州道(隶属等地元帅府)、周涛、周敏、周铁(今岷县以东)、常工(铜锣场、平凉、临洮、庆阳、秦陇、宁、常工)。

明初沿袭元朝的行省制度。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陕西等地划归中书省(隶属甘肃)。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鉴于省政府职权过重,为防止晚唐市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省制,在原省政府的基础上设立一个部门,实行司法、行政、军事分离,各部门不统一,三个部门不能相互兼任。中国有13官僚部,加上两个行政区(即史静(北直隶)、南靖(南直隶)***15),实行省、地、县三级制。甘肃归陕西成宣局管辖。甘肃省有5个州、9个州(隶属于州)和50个县。这五个州是青阳州、平凉州、常工州、临洮州和陵州(直隶州)。这九州是:宁州(隶属青阳府)、靖州、静宁府、固原府(以上三州属平凉府)、周琴、冀州、徽州(以上三州属常工府)、兰州、贺州(以上两州属临洮府)。除政府(直隶州)、下属州县外,还有卫生所和所。按照明的习惯,所有设在边境和重点地区的卫生所和医院,所有设在边境城镇的银行都归使臣指挥,每个省都有一个使臣指挥。卫戍区是一个军事机构,但后来它也负责边境地区的民政事务。* * *甘肃有21个卫生院,9千户,分别是周涛卫生院(所以当时统治在临潭县以东)、周敏卫生院(今岷县)、宁夏卫生院、宁夏犍为、宁夏左屯卫生院、宁夏右屯卫生院(今宁朔县)、宁夏卫戍(今灵武县东南)、宁夏中卫县(今中卫县)以上是陕西将帅)、赣州佐为(今张掖市)、赣州右卫(今张掖市)、赣州中卫、 甘州前卫、甘州守将、肃州守将(今酒泉市)、山丹守将(今山丹县)、永昌守将(今永昌路)、凉州守将(今武威市)、镇番卫(今民勤)这九千户是:西古城守千户(周敏守)、灵州守千户、武星守千户(宁夏守)、蔚州守千户(宁夏守)、平陆守千户、年伯守千户、一真守千户(宁夏守)、古浪守千户。 此外,明朝的九大重镇还有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固原(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甘肃(今张掖市)。

清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是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清初分为18省。清康熙六年(公元1664年),设陕西左、右使,右使驻常工(今陇西)。康熙六年(公元1647),陕西右使改为常工。次年,由常工改为甘肃,由常工迁至兰州。清代的行省制度虽然沿袭了明代的制度,但又进一步完善,其特点是设有巡抚,即掌管一省军政的最高官员(巡抚制度始于明代,但并无一定的管辖),巡抚之上设有负责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巡抚,省内设有各种事务的管理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各仲裁者都指挥使、禁卫、所。清高宗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甘肃巡抚(原驻宁夏,顺治五年迁至兰州,即公元1648年)任陕北巡抚,后迁至兰州任陕甘总督。当时甘肃的管辖范围,除了新疆、青海、宁夏之外,和今天的甘肃基本相同。可以说,甘肃的行政区域奠定于汉代,正式于元代,完成于清朝。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脱离甘肃,单独成省。伦治以后,甘肃省辖8州,6直隶州,1直隶厅,61县。这八个州是:兰州州、平凉州、常工州、青羊州、宁夏州、西宁州、凉州州和甘州州。直隶州(与政府同级)为:靖州、固原、解州、周琴、肃州、安溪。1直隶厅(与政府同级,设在省内几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不设领导县),即平川(平凉、华亭、固原、隆德)的直隶厅。除直隶厅外,该省还有8个下属厅(散厅,属府,不领县);周涛厅(属常工府,今临潭县)、庄浪厅(属凉州府,今永登县以南)、付逸厅(属甘州府,今临泽县)、宁陵厅(宁夏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贵德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贵德县)、循化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循化县)此外,青海北部的额勒泰门左部还有5个29旗,西藏南部有40个土司西宁大臣归甘肃省管。清朝还在局部地区设置监区。甘肃省有六个监测区:平庆井固化路(平凉地区)、甘梁路(甘州地区)、安寿寿路(安西地区)、共勤街路(周琴地区)、宁夏路(宁夏地区)、宁道路(西宁地区)。

宋元明清

Www.GSCN.com.cn 2005年7月24日17: 23: 46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字号:大中小背景色,留言评论

宋金辽时期,行政区划一般分为路、州(府)、县三级。北宋初,在全国分为10路。道道三年(公元997年)改为15路(后增至26路),甘肃属陕西路。但是宋代的路和唐代的路不一样。宋初的道路是财政区具有监察职能,后来逐渐成为最高的地方建制。道集转运使主管财政和民政(长官是转运使);绥靖部主管军事(长官是跑步绥靖);举常平掌管全市茶马(长官为常平大使);提到刑事监狱部门是负责司法的。这四个部门互不隶属,而是直属中央。宋仁宗李青元年(公元1041),陕西分为秦丰、靖远、欢庆、鲁彦(前三路在甘肃)。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增设西河路。几经变动,省辖* * *设永兴军路、勤丰路二路,辖21州(府、军),51县(监、尉)。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省Xi市)。省内有青羊州、周桓、鄞州、宁州。庆丰路(周琴,今天水市北道镇)辖周琴、成州、丰州、解州、渭州、靖州、原州、徽州、西州、贺州、周公(原童渊军)、周敏、兰州、周涛、西宁、德顺军(今静宁县)、镇荣军。军队,位于宋代军事安全之地,是与政府、国家同级的行政区划。党项西夏(165438-1227)兴起于20世纪初,创建于宋仁宗明道元年。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下辖甘(西夏改宣化府)、梁(西夏改西溪府)等22州。西夏统治约190年,后被蒙古所灭。南宋时,甘肃大部属于金朝。隶属南宋澧州西路(北宋称秦风路),有温州、冀州、西州(今西和、澧县)、凤州、同庆府(今成县)、天水军(绍兴初周琴被金占领,故设南天水郡、北天水郡,嘉定元年改郡为军,今天水市)。金朝,位于甘肃省,由4路16州50县组成。凤翔路(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通德顺府(宋曾顺军,但管辖范围扩大,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庄浪县、隆德县西北)、平凉府、真荣州(原真荣军)、。庆元路(治庆阳府,今庆阳县)通庆阳府、周桓、宁州、原州、靖州。临洮道(辖临洮府,今临洮县)辖临洮府、积石州(原积石郡西兄弟城)、周涛、兰州、周公(今定西、陇西、通渭县)、徽州(今靖远县)、贺州。

元代甘肃的行政区划一般分为省、道、州、县四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元政府设立中央管辖区(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在全国划分为11省,管辖各省政务。在我国行政史上,首创了省制。建省之初,是中央最高建制。元世祖-元十八年(公元1281),甘肃正式建省,称“甘肃等地书省”(行政长官为平章政治),简称甘肃省,辖甘州道甘州(今张掖市)。全省辖7路、5直隶州、4府、22属州、24县。该省东部属于陕西省。此外,还在河西设立了贝隆路反政府廉访部,主管监察,隶属陕西各路御史台。甘肃省包括甘州路、永昌路(原凉州)、肃州路、沙洲路、伊基乃路(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宁夏府路、武次海道。这两个直隶州分别是:山丹州(元初为阿济济王封地,元二十二年升为太守)和西宁州。下属五州分别是:西凉州(永昌道下)、瓜州(沙州道下)、凌州(宁夏府道下)、鸣沙州(宁夏府道下)、英利州(宁夏府道下)。东部属陕西省:荆州、开城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沽源县)、英朗府、贺州道(隶属等地元帅府)、周涛、周敏、周铁(今岷县以东)、常工(铜锣场、平凉、临洮、庆阳、秦陇、宁、常工)。

明初沿袭元朝的行省制度。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陕西等地划归中书省(隶属甘肃)。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鉴于省政府职权过重,为防止晚唐市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省制,在原省政府的基础上设立一个部门,实行司法、行政、军事分离,各部门不统一,三个部门不能相互兼任。中国有13官僚部,加上两个行政区(即史静(北直隶)、南靖(南直隶)***15),实行省、地、县三级制。甘肃归陕西成宣局管辖。甘肃省有5个州、9个州(隶属于州)和50个县。这五个州是青阳州、平凉州、常工州、临洮州和陵州(直隶州)。这九州是:宁州(隶属青阳府)、靖州、静宁府、固原府(以上三州属平凉府)、周琴、冀州、徽州(以上三州属常工府)、兰州、贺州(以上两州属临洮府)。除政府(直隶州)、下属州县外,还有卫生所和所。按照明的习惯,所有设在边境和重点地区的卫生所和医院,所有设在边境城镇的银行都归使臣指挥,每个省都有一个使臣指挥。卫戍区是一个军事机构,但后来它也负责边境地区的民政事务。* * *甘肃有21个卫生院,9千户,分别是周涛卫生院(所以当时统治在临潭县以东)、周敏卫生院(今岷县)、宁夏卫生院、宁夏犍为、宁夏左屯卫生院、宁夏右屯卫生院(今宁朔县)、宁夏卫戍(今灵武县东南)、宁夏中卫县(今中卫县)以上是陕西将帅)、赣州佐为(今张掖市)、赣州右卫(今张掖市)、赣州中卫、 甘州前卫、甘州守将、肃州守将(今酒泉市)、山丹守将(今山丹县)、永昌守将(今永昌路)、凉州守将(今武威市)、镇番卫(今民勤)这九千户是:西古城守千户(周敏守)、灵州守千户、武星守千户(宁夏守)、蔚州守千户(宁夏守)、平陆守千户、年伯守千户、一真守千户(宁夏守)、古浪守千户。 此外,明朝的九大重镇还有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固原(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甘肃(今张掖市)。

清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是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清初分为18省。清康熙六年(公元1664年),设陕西左、右使,右使驻常工(今陇西)。康熙六年(公元1647),陕西右使改为常工。次年,由常工改为甘肃,由常工迁至兰州。清代的行省制度虽然沿袭了明代的制度,但又进一步完善,其特点是设有巡抚,即掌管一省军政的最高官员(巡抚制度始于明代,但并无一定的管辖),巡抚之上设有负责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巡抚,省内设有各种事务的管理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各仲裁者都指挥使、禁卫、所。清高宗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甘肃巡抚(原驻宁夏,顺治五年迁至兰州,即公元1648年)任陕北巡抚,后迁至兰州任陕甘总督。当时甘肃的管辖范围,除了新疆、青海、宁夏之外,和今天的甘肃基本相同。可以说,甘肃的行政区域奠定于汉代,正式于元代,完成于清朝。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脱离甘肃,单独成省。伦治以后,甘肃省辖8州,6直隶州,1直隶厅,61县。这八个州是:兰州州、平凉州、常工州、青羊州、宁夏州、西宁州、凉州州和甘州州。直隶州(与政府同级)为:靖州、固原、解州、周琴、肃州、安溪。1直隶厅(与政府同级,设在省内几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不设领导县),即平川(平凉、华亭、固原、隆德)的直隶厅。除直隶厅外,该省还有8个下属厅(散厅,属府,不领县);周涛厅(属常工府,今临潭县)、庄浪厅(属凉州府,今永登县以南)、付逸厅(属甘州府,今临泽县)、宁陵厅(宁夏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贵德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贵德县)、循化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循化县)除此之外,青海北部的额勒泰蒙左部还有5个29旗,西藏南部有40个土司西宁大臣归甘肃省管。清朝还在局部地区设置监区。甘肃省有六个监测区:平庆井固化路(平凉地区)、甘梁路(甘州地区)、安寿寿路(安西地区)、共勤街路(周琴地区)、宁夏路(宁夏地区)、宁道路(西宁地区)。

宋元明清

Www.GSCN.com.cn 2005年7月24日17: 23: 46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字号:大中小背景色,留言评论

宋金辽时期,行政区划一般分为路、州(府)、县三级。北宋初,在全国分为10路。道道三年(公元997年)改为15路(后增至26路),甘肃属陕西路。但是宋代的路和唐代的路不一样。宋初的道路是财政区具有监察职能,后来逐渐成为最高的地方建制。道集转运使主管财政和民政(长官是转运使);绥靖部主管军事(长官是跑步绥靖);举常平掌管全市茶马(长官为常平大使);提到刑事监狱部门是负责司法的。这四个部门互不隶属,而是直属中央。宋仁宗李青元年(公元1041),陕西分为秦丰、靖远、欢庆、鲁彦(前三路在甘肃)。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增设西河路。几经变动,省辖* * *设永兴军路、勤丰路二路,辖21州(府、军),51县(监、尉)。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省Xi市)。省内有青羊州、周桓、鄞州、宁州。庆丰路(周琴,今天水市北道镇)辖周琴、成州、丰州、解州、渭州、靖州、原州、徽州、西州、贺州、周公(原童渊军)、周敏、兰州、周涛、西宁、德顺军(今静宁县)、镇荣军。军队,位于宋代军事安全之地,是与政府、国家同级的行政区划。党项西夏(165438-1227)兴起于20世纪初,创建于宋仁宗明道元年。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下辖甘(西夏改宣化府)、梁(西夏改西溪府)等22州。西夏统治约190年,后被蒙古所灭。南宋时,甘肃大部属于金朝。隶属南宋澧州西路(北宋称秦风路),有温州、冀州、西州(今西和、澧县)、凤州、同庆府(今成县)、天水军(绍兴初周琴被金占领,故设南天水郡、北天水郡,嘉定元年改郡为军,今天水市)。金朝,位于甘肃省,由4路16州50县组成。凤翔路(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通德顺府(宋曾顺军,但管辖范围扩大,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庄浪县、隆德县西北)、平凉府、真荣州(原真荣军)、。庆元路(治庆阳府,今庆阳县)通庆阳府、周桓、宁州、原州、靖州。临洮道(辖临洮府,今临洮县)辖临洮府、积石州(原积石郡西兄弟城)、周涛、兰州、周公(今定西、陇西、通渭县)、徽州(今靖远县)、贺州。

元代甘肃的行政区划一般分为省、道、州、县四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元政府设立中央管辖区(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为11个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