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届校园足球文化节开幕,小学9月推出小型足球赛。

学生集中展示了200多件优秀的足球题材作品。摄影/本报记者易浩

4月28日,首届北京校园足球文化节在大学体育馆正式开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从9月新学期开始,包括小足球、小篮球、小排球在内的“小球”比赛将陆续在小学举行。

展出了200多件优秀作品。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首届校园足球文化节是北京市贯彻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和《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发挥足球教育功能,促进校园足球普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北京校园足球工作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活动的主题和形式得到了中小学师生和家长的热烈响应和支持,* * *征集了3000多件足球主题文化作品。

此外,活动主办方还邀请了摄影、设计、舞蹈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出版。在昨天的文化节上,展示了来自北京各区县中小学的200多件优秀足球题材作品,现场颁发了24所学校的各类作品优秀奖。

学生应该成为校园足球的传播者。

对于本次文化节,市教委负责人表示,中小学校园足球不能只着眼于比赛,应该从更广更深的范围挖掘足球文化的内涵。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是为了给广大学生营造一个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们从小接受足球文化的培养,让他们逐渐了解足球的魅力,进而更加热爱足球。只有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足球,才能为金字塔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后备人才。

同时,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通过校园足球文化节的传播和展示,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使他们成为校园足球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积极推动北京校园足球文化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小球”比赛将从新学期开始在小学举行。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除了通过各种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市教委还将联合其他部门推出“三小”工程,即包括小足球、小篮球、小排球在内的“小球”比赛、小记者培训、小裁判培训,其中“小球”比赛将于9月新学期正式登陆小学。

市教委体育卫生艺术处处长王军表示,和小记者、裁判员的培养一样,小球类运动的发展同样重要。“校园足球是针对小学阶段9到12的高年级学生。如何让小学低龄阶段的孩子加入其中,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将举行包括小型足球赛在内的三场小型球类比赛,低龄学生踢适合他们年龄的小型足球将成为现实。相关赛事的组织由市教委完成,厂家负责配套适合低年龄学生的运动器材。”

足球学校将设立小记者工作站。

值得一提的是,“三小”项目小记者培训已于近日正式启动。上周末,北京首个青少年校园足球记者训练营在海淀区齐一小学举行。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市200所市属校园足球学校的400名教师和记者参加了培训。为了让“青年记者”的培训卓有成效,王军表示,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开始设立青年记者工作站,逐步参与报道学校、区、市三级的校园足球比赛和活动。

王军还介绍,现在市教委正在和北京国安俱乐部洽谈,经过培训的记者将来有机会参与国际大型足球比赛的报道。

马上去拜访

清华附属小学

语言外测试融入了足球元素。

拥有百年历史的清华附小,在体育方面,尤其是校园足球方面,有着独特的培养模式。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表示,为了实现“健康、阳光、学习”的教育目标,学校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虽然每天的课业很紧张,但清华附小还是把体育课作为核心课程。据了解,清华附小现在每个班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每周5节课的累计课时数比国家规定多2节。

另外,清华附小更注重足球在育人方面的教育意义,以及对孩子的精神层面。窦桂梅说:“为了普及足球文化,我们不仅设计了外部环境,让孩子们可以随时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找到足球。连考试都涉及足球内容。孩子做的题和他参加的游戏有关。写的作文就是看足球比赛的感觉。”

刘,清华小学四年级四班,踢足球才一年,却已经在班级足球队中占据了“首发”的位置。用他的话说,就像在球场上“冲在最前面”为班级争光一样,他也喜欢在考试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足球的故事。“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中,都有和足球相关的题目。感觉很亲切。很多问题都是根据我们参加的比赛来写的,这也有助于所有同学更加关注校园足球。”刘对说:(记者张坤龙)

康庄小学

校园足球文化中心承担着普及的重任。

延庆区康庄小学虽然是一所农村学校,但是延庆区足球品牌学校,北京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校园足球学校。校长季桂武说,与成绩相比,多年来通过校园足球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全校“小比赛”培养“大人格”的教育模式最值得推广。

据了解,该校从2004年开始开展校园足球工作,2009年开始将校园足球普及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至今已进行了12年的探索和实践。

去年8月,延庆区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作为全区足球运动的“领头羊”,康庄小学做出了新的尝试。学校将一间面积约1.20平方米的教室改造成校园足球文化中心,不仅包含了近十年来校园足球的发展历程,还通过展板、纪录片回放等方式详细讲述了足球的历史,对校园足球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此,纪贵武表示:“作为传统足球学校,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让孩子受到足球文化的熏陶。现在很多外省市的学校来参观学校。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孩子们走进校园足球文化中心,在交流比赛中感受足球的文化氛围,将大有裨益。”(记者张坤龙)

第十八中学附属小学

足球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从1996到现在,北京十八中附属实验小学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从一开始课外活动一小时的锻炼,到目前这所学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踢足球,学校形成了校本课程、足球兴趣班、职业足球队相结合的校园足球培养模式。

该校校长王志清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了足球的好处。"这孩子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她说,队里的孩子几乎没有一个是胖乎乎的,也没有什么“小眼镜”。“一些家长告诉我,他们的孩子以前经常生病,踢足球后很少生病。”王志清说。

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王志清还告诉北青报记者,校园足球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品质。足球是一项户外运动。不管天冷天热,孩子们都会自觉地在球场上玩耍,受伤后也没有人抱怨。

踢足球也有助于孩子培养规则意识。俗话说,“方圆不能没有规则”。球场有规则,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规则意识,对他以后进入社会大有裨益。此外,足球比赛中也总有失败的时候。孩子并不总能得到理想的结果。面对失败和挫折,他们学会承受挫折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