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小学古诗词教学

说到小学古诗词教学,很多老师都很苦恼。我不知道如何开始。因此,古诗词教学不可避免地走入许多误区,使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偏离了通道。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只负责“教会”,忽视“教学”。急于省事的语文老师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强迫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老师安排的学习方法,比如照抄“标准”的诗词翻译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鸭背”全文。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最终“帮助”老师完成了“教”的任务。学生没有享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教师完全忽视了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第二,学生只重视“读”,忽视“读”。学生在扫清了文字的障碍,能够流利地朗诵诗歌后,往往会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已经“朗诵”了。但他们忽略了诗歌的节奏、韵律等关键问题,而这些恰恰是诗歌的本质,也是最重要的。第三,学生只会“背”,不注重“背”。语文课能背古诗词的学生不多见。学生们总是为自己能一口气背完诗而自豪。我隐隐有些担心这样的学生,担心他们怎么有时间去思考,去感受,去品味。古人“背诗”,不无道理。在“背诗”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文字的优劣,思考情境的创设、情感的表达等诸多问题,提高自己在“背诗”中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这么优秀的训练方法,现在却被忽视,几乎绝迹,不可悲吗?那么,如何正确把握小学古诗词教学呢?我觉得首先要正确解读新课标对小学生掌握古诗词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能背诵160首以上的优秀诗词(段) (低年级50首;中学生50人;高三60),这是对小学生掌握古诗词数量的要求。阅读简单的古诗,拓展想象力,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之美;读诗体会情感,领悟内容;读诗,通过诗歌和散文的语气和节奏,欣赏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是对不同年龄段小学生掌握诗歌理解的要求。可见,新课标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会:阅读、记忆、感受。其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反复吟诵,创设情境,激发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责任感,汉语言文学讲求审美、体验、感知和直觉,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钱理群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感知的文化,这不同于偏向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由方块字构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精神魅力。灵性是古典诗歌的生动脉络,不吟诵是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灵,尝其韵的。“感人者,先不忧情,后不忧言,后不忧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背诵心里话,咀嚼领悟,感受兴奋,滋养身心,陶冶灵魂,铸造人格支柱,积蓄精神原动力。古典诗歌教学需要激情、陶醉和发现。吟诵营造了一种令人陶醉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进了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深刻对话,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和责任感。诗歌教学足以滋养心灵。诗歌教学要多有声阅读,少迂腐分析;多一些情感上的快乐,少一些严肃;多一些与自己联系的体验,少一些对义的挖掘。第二,激发联想和想象,让诗歌文本与生活的灵魂进行对话。中国的古典诗词内涵丰富,但含蓄隽永,时空中跌宕起伏,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无法理解其意境和意趣。“江南岸春风绿”,“红杏枝头满春光”,“云破月作花影”,词风流,境界尽出。教师要启发学生再现春江柳绿桃红,蜜蜂蝴蝶飞舞,莺飞鸟鸣,月影萦绕,风吹花动,羞涩微妙的情景,从而理解诗歌的深刻含义,获得阅读欣赏的乐趣和二次创作的满足感。中国古诗渗透着汉民族的审美趣味,常常以景物抒情,以实物写故事,咏史抒情,还运用了衬托与渲染、虚实相生、动静相视、拟人等表现手法,这些都是比较必要的,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百山无鸟,千径无足迹。一只小船,一件竹斗篷,一个老人在冰冷的河面上钓鱼——雪。”读者只有放眼广阔的世界,在白雪皑皑的千山背景下,想象一只孤舟、一根鱼竿、一个孤独的老人,才能走进一个尽管在官海中几经打击、几经沉浮,却又执着于节操、孤独愤懑的灵魂深处,实现一场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联想和想象是诗歌学习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在诗歌表演中能更好地引导其鉴赏和创造精神。教师的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学生也无法通过教师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读者阅读的过程是以自己全部的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隐藏的生命对话的过程,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