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的起源
文/雪飞
1840,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海军力量的狂轰滥炸下,粉碎了“去中国”的梦想,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重新审视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
汉字不亡,中国亡。
几经苦思,终于有人发现了中国落后的“秘密”:西方的音标只要会说就会写,所以国民识字率很高,而汉字独立于语言,笔画很难。甚至一些博览群书的人也表达了“汉字难”的感觉。“国家的落后就是科技的落后。科技的落后是因为教育的落后。教育的落后是因为中国人学汉字太难了。”看到这种情况,中国的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要求改革汉字,甚至要求废除方块字,改用字母字。改革的呼声在五四时期达到高潮,被称为“国魂”的鲁迅甚至喊出“汉字不亡,中国亡”。
1892年,福建一个叫卢太章的年轻人,经过十年的努力,写了一本书,叫《一瞥》。这是中国人自己制定的第一套汉语拼音方案。陆太章当时称之为“切音新词”,“以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拼厦门音,音韵兼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加鼻符、声调符”。但卢太章的《剪音新词》并未普及。
1906年春,“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在上海召开,由剑桥大学教授韦德编撰、传教士翟立思修订的《韦德-翟立思拼音方案》正式公之于众,史称维托玛拼音法,使汉语拼音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1965438+2003年2月25日,北洋政府教育部“语音统一会议”在北平召开,各省代表陆续派出。这次会议的目的很明确:审查和批准国家的声音,并通过字母。五年后,这次会议确定的“国家标准语音”和音标正式由教育部公布。“全国小学的文言文课都改成白话文课了,小学课本都用拼音字母给汉字的生词标音。”
1928年,语言学家黎锦熙和赵元任在普通话中创立了罗曼斯的法语拼音(以下简称“国罗”)。1931生活在苏联的* * *制作人瞿秋白,与苏联汉学家合作,制定了新的拉丁文字(以下简称“贝拉”)。但是,这些拼音方案本身就有致命的缺陷。“贝拉”在解放区被广泛使用,甚至取得了相当于汉字的地位。当地很多农民学会了这套拼音字后,就可以用它来写信,看拼音报了。吴(1878-1966,中国“五老”之一,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回忆说,“延安县的冬学,不到三个月就消灭了1500多文盲。他们学了新单词,会写信,看书,看书。
但由于“贝拉”没有声调,无法解决同音字问题,人们只能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往往造成误解。至于“果洛”,虽然有四声之差,但辅以一套复杂的变音规则,一般人很难掌握。虽然wade style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但是很多音都拼错了。20世纪4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胡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他记得英国老师用韦德的注音点名的时候,半天没人回答,然后有人反应过来。原来是张长江。“枪是谁的枪?我们谁都不认识。其实韦德体的“枪”、“张”、“江”这几个字都是一样的拼法。张长江成了‘枪炮’。”不仅如此,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蒋介石也被拼作蒋介石,翻译过来就是“常”让人哭笑不得。
巧妙的民族形式
这种各种拼音方法并存的混乱局面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1949 10 10新中国成立仅十天,民间组织“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宣告成立,吴任常务理事会主席。为了表示对中国文字改革的关心,毛泽东特地派秘书胡乔木参加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以便及时了解和指导文字改革。
2月5日,1952,马叙伦在中国语言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新指示。毛泽东认为:文字必须改革,世界文字的拼音方向必须一致;形式要有民族特色,字母和方案要根据已有的汉字来制定。但是什么是民族形式,毛泽东等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经过近一年的紧张讨论和设计,1953年初,一套新的汉语拼音方案终于出现在毛泽东面前。没想到,仔细看了之后,毛泽东认为这个方案虽然拼音方法简单,但是笔画太复杂了。在他看来,拼音文字无论如何都要简单,用原汉字的简笔画和草书体,笔画基本上要片面,不要复杂。听了毛泽东的意见后,委员们开始分头制定新的拼音方案,但仍不尽如人意。
眼看书写改革即将走进死胡同,中国书写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于6月1955+10月15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书写改革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一个改变了中国文字改革进程的重要人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当时正准备回上海上课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周有光,突然接到了留在文改委的通知。虽然周有光的老本行是经济学,但解放前,他曾在上海参加过推广拉丁新文字的活动。
从65438年到0954年,一直对语言和文字感兴趣的周有光,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书信的故事》。“这本薄薄的小书,生动易懂。明确了字母的起源、发展和传播。毛泽东也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给周有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年,在拼音方案组成员为“什么是民族形式”争论不休的时候,周有光发表了一篇题为《什么是民族形式》的文章。在文章中,周有光说:“民族形式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习惯养成的时期。经过训练,胡琴可以成为国乐,旗袍可以成为汉服,外国字母可以成为国信。对于英语来说,拉丁字母也是外来字母,用它们拼写英语已经成为英国的一种民族形式。汉字的形式不适合字母的要求,世界上最流行的是拉丁字母。与其另起炉灶,不如采用它。”
此后不久,周有光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三个原则:拉丁化、音位和口语,为汉语拼音方案的出台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鉴于当时苏联已将拉丁民族文字全部改为斯拉夫字母,中国不是盟友,有人主张采用斯拉夫字母与苏联在文字上结盟。因此,汉语的字母形式再次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这种情况引起了毛泽东的焦虑。经过深思熟虑,他于10月20日在知识分子会议上发表了赞成拉丁字母的讲话,1956。毛泽东说:“我非常赞成汉字改革的意见。你同意将来采用拉丁字母吗?在我看来,在广大群众中,问题不大;在知识分子中,有一些问题。中国怎么能用外文字母?不过,好像还是用这个外文字母比较好。.....凡是外国的好的,对我们有用的,我们就是要学,就是要全部拿来消化,变成自己的。”
1956年2月20日,《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出台,明确提出:“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目的是设计一套拼音字母和书写规则,以北京音为标准读音拼写普通话。”
1958 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这一计划。
1958年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课,正式进入全国小学课堂。北京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宗春琦,是1958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曾回忆说,当他打开新开发的教科书时,“我惊讶地发现,教科书的第一页是一些曲折的外国字母。除了方形汉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字。”但是很快,宗春琦发现,通过这些拉丁字母,他可以学到很多新单词。学完拼音后,他经常去新华书店看书。“拼出来就能知道一个你以前不认识的单词是什么了。那时候我看了很多书,自学了很多单词。”
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的吴建升回忆说,1960年,她只有五岁的时候,和母亲于炳如从山西南部的一个小县城来京参加十省市的语音扫盲展。当时,一名工作人员将她带到台上,让她写下“你好,吴建升的小朋友”,她用汉语拼音写下了这句话。会后,吴高高兴兴地把小女孩抱了起来。
“在吴建升的家乡山西万荣,也因为成功识字并推广带汉语拼音的普通话,成为全国的一面红旗。”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万荣县和中国其他很多地方一样,一直在做扫盲工作,但收效甚微。《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当时有报道称“一般农民用15到20个小时就能掌握汉语拼音,用100个小时就能认字1500个”。当时,万荣在大街上、田间地头、食堂里,凡是有汉字的地方,都标有汉语拼音。就连万荣县的村民,在田间劳作和休息的时候,也互相学习拼音。
从此,汉语拼音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