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民间戏曲概观(二)——五寨篇

忻州民间戏曲概观(二)——五寨篇

早在清代,五寨县的戏剧表演就相当繁荣。乾隆十六年(1751)《五寨县志》描述了当时的看戏场面,每年“三春喜演戏,男女同看”。县城现有的“火庙”戏台是道光三年(1823)重建的,是过去县城庙会戏剧表演的重要场所。过去,五寨有很多种戏剧。据县志记载,有西塞戏、北路梆子、中路梆子和道情,还有从河曲和宝德引进的二人转。还有一种秧歌,唱腔高亢激越,一般都是一个调,演员需要结合真假音做回音。估计是从山西北部的秧歌传过来的。如今那些县志中记载的剧种名称依然耳熟能详,但在演出市场上却鲜有演出。这可能和1996年当地县剧团解散有很大关系。随着外来娱乐的冲击,没有专业的表演团体为当地人民服务,中国传统戏曲自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好在当地民间流传着两个小戏——道情和二人台。因为群众基础深厚,特别是道家情怀,当地也有一些农民剧团表演,当地群众也开始在社区活动中组织自娱班自娱自乐。五寨的道教情调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地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只是自己学唱,没有外来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创新”,所以五寨的道教情怀还留了几分原汁原味,保留了道教情怀最质朴的感觉。

据史料记载,山西曾经是道教最兴盛的地区,尤其是山西北部。道教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宗教,在传播过程中自然要借助一些艺术形式来宣传其教义,道教成为了最重要的艺术手段之一。金大定十八年(1178),(万)命全真教龙派创始人丘处机到燕京传教。他从山西河津出发,沿黄河北上,向东经忻州河曲,经克兰、五寨、神池、宁武、代县、樊氏,经居庸关至河北宣德,进入燕京。道教情调此时传入陕北各县,并迅速与当地民俗、方言、人文观念融合,形成陕北道教情调。神池道情、右玉道情就不用说了,宁武、静乐等地都有当地人唱道情,五寨也不例外。道教在各地的传播与道教的发展有关。第一,随着说唱艺术的兴起,道教走下了道教的神坛,活跃在群众中。后来随着戏曲艺术尤其是清代梆子戏的兴起,道教开始从说唱向戏曲转型。只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衰落。

五寨道情作为陕北道情的一个分支,高平台教育并重,宣扬孝道,歌颂孝子孙。所以从被搬上舞台的那一天起,它就有着不同于其他剧的特殊地位。过去,道情曾被视为“神剧”,人们崇拜道情是为了祈求“剧神”吕洞宾的保佑。庙会的第一幕是祭神戏,人们总爱用道情来祭神。早期的道教艺人也是德高望重,曾经从事道教爱情的艺人也很受欢迎,这也是道教爱情能够广泛流传的一个原因。

过去,五寨的道教情怀是以季节阶级俱乐部的形式存在于民间的。焦芳是包括五寨道教在内的陕北道教的活动基地,也是培养道教人才的地方。每到寒假,乡镇都要成立教学作坊,收徒弟传技艺,排练讲戏,为来年春天的唱戏做准备,这是五寨地区传承下来的传统。据不完全统计,清道光11年(1831年)五寨县共有80多个阶级俱乐部,这些业余阶级俱乐部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阶级俱乐部。比如杨侉子的班级,活跃在神池和五寨。本县有马底洼、马营营、新寨、九寨、韩家楼、南屏班等道教会所。社团的艺人除了表演,还外出授课,传播技艺,足迹遍布晋西北。还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值得一提的是王、杨仁成、和周四晓,他们的弟子也分布在全国各地,繁荣和普及了道教艺术。

建国后,上世纪50年代也有“宁可不吃,不可不看五寨道王散旦”的谚语。如果一部剧在某地被更多的人传唱,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力,会成立相关的剧团。但五寨县虽有深厚的道人基础,但建国以来一直没有一个有影响的戏班,戏曲调律资料中也鲜有五寨县道教大型演出的记载。由于某些原因,五寨县没有专业的五寨道教戏班,一直以民间戏班、民间社团的形式出现。1958,县文化局开设道教艺术班,聘请五寨道教艺术家吉锁、米等,培养一批道教艺术家。许多道教艺术家如林、郭兰仙、陆都出自这个班。1959,道情艺术学校成立。只是后来由于五寨、神池、克兰三县原来都隶属于五寨县,所以有相当一部分道生去了神池道班,因为当时神池道班已经相当大了。

虽然没有国营专业剧团的帮助,但五寨仍有一批道教艺人。比如周四,12岁师从杨仁成,主攻小丑。李源、杨廷祥、杨、冯成川、杨存孝、、范晓文等。,特别是范晓文、杨廷祥还整理了五寨上世纪50年代的道教歌曲240多首,出版了道教专辑手册。李存忠,出生于1946,于20世纪80年代创建了五寨县新兴道情剧团,至今仍在活动。他不仅自己表演,还擅长武术,教女儿、儿子、侄子唱道教。戏班子成员农忙,农闲时出去演出。他们跑遍了神池、五寨等周边县,甚至去内蒙古、陕西演出。如今30年过去了,儿子李长江在这种家庭氛围下对道教艺术情有独钟。一个人可以扮演多个角色,比如老人,花脸,小丑。他在江湖闯荡多年,终于成长为当地新的道教修行者,他的道教唱腔也随着当地演出的需要而略有变化。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老杨曼汀香,出生于1945,艺名“酒庄红”。他自幼学艺,学道,唱道。老的时候在李家口社区活动中心教道教。他的唱腔保留了最原始的道家风味,唱得委婉。并协助五寨县文化馆申报五寨道教情况,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只是还没申报而已。老人前不久脑梗,一直在太原医院治疗。如今社区道教唱和活动也因为老人的缺席而冷清。也许这就是传统戏曲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命运?我不知道。

如今,像道情这样古老而特殊的剧种,已经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演出市场,更何况是五寨这样的县城。这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从现在的时代来看,在一个从电脑和手机微信获取大量信息的时代,这种传统的娱乐方式已经被抛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更加关注具有普遍价值的信息。从道教本身的艺术特点来说,虽然业务齐全。但对武侠的强调,歌曲的重复,戏份的重复,多以生活和戏剧为主,对不耐烦的观众真的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唱道情的艺人多来自农村,多为当地农民,技艺传承靠口头传播。在过去单调的陕北生活中,道教剧是人们自然而然的选择,但如今,大多数年轻人都去了城市打工,没有时间也不喜欢这种慢悠悠的戏曲艺术,看道教爱情的多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这样,五寨的道教情调就成了人们休闲活动中的社区娱乐方式之一,建国后修建的青莲戏楼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安详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