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农村资源优势

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如基础教育投入比例小、校园硬件建设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缺乏等。城市学校的条件各方面确实优越,但农村的教学环境也蕴藏着“宝藏”。只要我们去挖掘,总会发现它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

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功能,承担着科学启蒙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科学规律、认识世界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新课程改革对科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知识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必须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所以目前农村小学的多媒体课件资源还没有配备或配备不全,应该大胆应用开放的科学学习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利用农村优良的自然环境,为小学科学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农村学校周边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可以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比如在“观察动物”和“观察植物”的课上,我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随时快速地找到一些动植物供学生观察学习。另外,农村学生家庭一般比较开放,可以提供合适的地方饲养动物,种植植物。课后安排学生养动物,种植物,学生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农村清新的空气和晴朗的天空可以为学生观察天文和学习气象提供良好的条件。大部分农村没有工厂企业的污染,空气比较清新,一年四季天空都比较晴朗。在多云的天气,带领学生到野外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天空中的各种云,他们可以了解和学习气象学。在晴朗的夜晚,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月相、星座,认识恒星和行星。

乡村学校一般都被山、田野或河流环绕,可以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了解土壤的成分、地形、水资源的情况下,可以非常方便地准备一些土壤材料。你可以随时带领身边的同学亲自观察各种地貌;你可以和学生一起调查周围的水资源。

农村的这些学习资源优势是城市的教学条件无法比拟的。如果农村的科学教师能利用好这些优势,农村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是农村学校学生人数普遍较少,小班化教学更能实施探究性学习。

农村地广人稀,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农村学生人数逐年下降。安徽某农村小学一般有100多名学生,每班人数一般在20人左右。在小班环境下,非常有利于探究性学习。教师可以亲自参与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跟踪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常方便。如果是四十多名学生的大班,老师很难兼顾这么多学生的自主探究,很难开展探究性学习。在这方面,农村学校的探究式教学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第三,“本土”与“外来”的结合丰富了理科课程的教学资源。

虽然农村小学在教育资源的创造上也创造了许多实验教学仪器,但科学教学仪器的短缺仍不时制约着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立足现实,如何在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仪器室组装建设的同时,走自主创新之路,探索出一条既适合现代实验教学需要,又富有个性特色的地方实验教学新路子?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发教师自制教具,动员学生制作学习工具。这不仅解决了科学教学资源的短缺,为学校丰富了大量的教具和学习工具,也促进了科学教学仪器的更新换代,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开放率。比如“岩石的构成”“岩石会改变形状吗”;学生们在石头院子里的沙石屑等岩石中捡鹅卵石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些石头以植物和小动物的化石为代表。收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是学生的专长;这些质朴的教与学工具与现代科学教学工具的结合,保证了科学教学的规范化、现代化和一体化的优化运行。同时,注意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营造一种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潜能的氛围,启发学生把各种想法说出来,哪怕是猜想、不合理的陈述甚至是笑话,从而鼓励和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在雾和云的课堂上,掀开蒸笼的盖子,眼前出现一片“白气”,让学生去猜。是如何形成的?同学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是蒸汽,有的说是热风等等。老师让学生回忆水蒸气的性质,引导后说明是不是水蒸气。然后通过冰放出“白气”的实验,说明是不是热气。最后推断“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许多小水珠。这种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感受事物,参与教学,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获得更生动、形象、深刻的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告诉我们,利用好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结合广泛的农村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天高、海广、鱼跳”的地理优势,挖掘农村本土资源,创造性地为科学教学服务,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