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备课教案范本2020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小学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更加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的小学数学备课教案,希望能给你提供参考和借鉴。

范,小学数学备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和基本性质,知道解比,知道标度,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含义,能够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相对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对球体的半径和直径有初步的了解,并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和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

3.使学生阅读并制作含百分比的复合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阅读并绘制简单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小学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和迁移能力。

2、多方动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3、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5.为学生开展各种科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具体措施

1,做好课堂教研,向课堂要质量。

2.多阅读与数学相关的书籍、报刊,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取“一对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团队互相比较,培养优秀学生,鼓励后进生。

5.注重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6、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7.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指导环节,及时记录作业,及时提醒学生问题,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五、课表

(1)比例(约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含义,4课时;3、应用2小时的比例;组织复习2课时;机动二级。

实践活动:美丽校园,1课时。

(2)、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约12课时)

1,柱面,5个课时左右;2、锥,3课时;3.球,1课时;组织复习2课时;机动1课时。

(3)简单统计(2),(约8课时)

1,统计学,2课时;2、统计图,6课时;实践活动:节约用水,1课时。

(4)、整理和复习(约25课时)

1,数与数运算,6课时;2.代数基础知识,3课时;3、应用题,7课时;4.量的计算,2课时;5、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6、简单统计,2课时。

范,小学数学备课教案

第一,学生的知识面。

这个班有三个学生,包括男生和女生。班里大部分同学都能数出10以内的所有数字,并且能认会写这些数字。少数同学已经能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有些同学不太会综合统计和观察问题。

第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比一、10以内数字的理解和加减、图形的理解、分类、11~20以内数字的理解、钟表的理解、20以内的进位方法、运用数学和数学实践活动。

这本书重点讲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是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一单元的数字课本设计了一个“美丽校园”的场景。一方面,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了10以内的数字,认识到数字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让老师初步了解学生的计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做准备。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充分利用教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计数。

比较是学习认数、计算、测量的预备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长或多短”的含义。难点在于学会如何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关键是要掌握比较的方法。

1-5的认识和加减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字和符号意识。难点:建立数字和符号感。重点:让学生体验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和图形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的角度。重点和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概念。关键:通过直观的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以后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是非常有益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分类方法。

对6-10和加减运算的理解,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字的理解和加减运算最直接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建立数字和符号意识,掌握6-10的加减法。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数字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

11-20的知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点和难点:认识数字和计数单位,掌握数字的构成。关键:通过直观的操作,逐渐形成数的概念。

认识钟表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阅读整点和半点的时间来认识钟面。重点和难点:我能看到整段时间和半段时间。关键:掌握全程和半场观看的方法。

20以内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学好数学必须练习的基本功之一。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在数学中的意义,也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微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难点: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第三,教学目的的要求。

(1)知识。

1,熟练数20以内的物体个数,从第一个中分辨出几个,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数字的构成,读写0到20的数字。

2.知道加减的意义和加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加减的关系,熟练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符号“=”和“>”、“& lt”这些符号用来表示数字的大小。

5.直观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6、初步了解分类方法,会简单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知道整点时间和半点时间。

(2)容量。

1,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理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字、符号和数学思想的初步认识。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四,教学措施。

1,注意给学生提供基于已有经验的熟悉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构建相关的数学知识。

2.努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探索数学,有与同伴交流的愿望。

3.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运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和快乐。

4、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6.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7、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五,教学进度。

范文三,小学数学备课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工作理念,改进教研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学习。

(2)组织教师专业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树立新理念。

(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基础、普及、发展。

(2)数学观:数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欲望和能力的发展。

(3)数学学习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4)数学教学活动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数学评价观:要关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注意学习水平。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中的情绪和态度,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概念:通过使用它们,学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性和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3.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每周二下午),集体评课、备课、听课,互相交流学习和教学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新组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充满活力的地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并正常开展研究和教研活动。

(1)开设教研班,组织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评课。要求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多学习、多讨论、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做好教师工作规范检查,重点项目每月检查一次。

(3)实施“教学文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口算测试和数学应用能力评估(以实际操作的形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数学组老师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学科教案和教研计划。

2.制定备课、课堂和作业批改等操作标准,组织学习和教学常规。

3.每个团队成员安排自己的研讨会时间。

4.查看学年开始时安排的两周备课的教案。

十月:

1,教学常规检查。

2、新教师了解班级。

3、各年级口算竞赛。

11月:

1,各学科组教研活动(重点是教学档案和常规上课规范,一般课堂程序,如何准确分析学习情况,什么措施比较有效,如何由浅入深上课,布置作业,考试等等),集体备课。

2.分阶段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修改教学计划。

3.例行检查。

4.月中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学习情况分析,上半学期教学问题讨论。

十二月:

1,各课题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分析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数学应用能力,修改教学计划。

3、各年级根据教材、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

年月日:

1,写复习计划和总结,交相关资料,资料归档(计划、总结、教学档案等。).

2.准备期末考试。

3、备课、作业批改常规检查。

4.最终测试和质量分析。

5.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全面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