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er的演讲记录和评价

琥珀讲座实录及评价如下:

课堂评价:宋老师的《琥珀》教案紧扣阅读课的“主要任务”,真正体现了阅读课教学的特色,真正把阅读课文变成了阅读课。

在教学活动中,一些小学语文老师总觉得读课文不好,总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如何达到阅读教学的要求。宋老师设计的这篇《琥珀》教案,为我们读好课文提供了范例。

教学与“半独立理解”密切相关所谓“半独立理解”,就是在教学时,既不是老师安排的,也不是放任自流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和教导下,学生运用自己的语文基本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

要让学生的“半独立理解”有效,首先要把预习引入课堂。预习很重要。没有预习,就没有“半独立理解”。本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让学生预习课文,检查预习的效果,看学生在预习中是否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理解这段文字内容的关键是:这块琥珀有什么特征;这块琥珀值多少钱?学生可以在预习中理解这两个问题,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达到预习效果。预习后检查预习效果,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语言。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处于“半自主理解”

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教师的指导方式是提问和启发。比如,在要求学生理解“近似”这个词时,宋老师给出了这样的暗示:“‘近似’是什么意思?一万年前为什么用‘近似’这个词?”经过提问和讨论,学生们清楚了“近似”的含义。

从文中我们知道,这种琥珀的形成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松柏树木,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季。第一个条件是明确的,在文本的语言中清楚地揭示出来。让学生找出描述松树的句子并阅读理解。

第二个条件是隐含的。它隐藏在语言和文字的背后,需要学生去理解那些语言和文字,去想象,才能理解。所以宋老师很注意设置疑点:为什么科学家会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中午,‘阳光普照森林’?

通过启发,学生们认识到松树和柏树只有在天气非常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夏天的中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

然后老师总结道:“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的第二个条件。”这样,学生就可以“半独立地理解文中这些关键句子的意思,理解语言和文字,理解这个琥珀形成的另一个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