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为什么要把一年级改成读完再学拼音?

以前学生刚上学就教拼音,然后用拼音认字。这次我改了:推迟一个月学拼音,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边认字边学拼音。这种变化体现了一种更加实用的教学理念。实际上,中国传统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是在没有注音的帮助下进行的。以前的学习方式是让孩子反复读,慢慢学会阅读。“统一版”多少回归了传统。入学教育后,第一篇识字课文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书大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然后是“金、木、水、火、土”、“云转雨、雪转风”等等,很传统,很有意思。为什么是这样的安排?重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始感受。留给孩子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这个顺序的改变意义不大:汉语和汉字被放回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习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连接年轻,缓坡。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学拼音比较难,相当于给了他们一个“惊吓”,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迟一点,可以减少他们对困难的恐惧。我觉得把拼音学习推迟一两周没什么坏处。总之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比较困难。对教学有什么建议?

老师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发音。拼音是阅读的工具,但不是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个拐杖。如果你学会了阅读,你就可以摆脱它。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比如发音就比较难学。当然,学习拼音要教发音方法,但不要要求太高。一年级拼音节就够了,不需要直接叫音节。拼音字母是要背的,但不一定要背出来。声母和韵母的音节都可以写,不需要注意是否工整。总的来说,一年级要求拼写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还可以。不要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很多学校一年级还在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混淆,老师教学压力很大。南方方言区也有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很费功夫,效果也不好。如果意识到汉语拼音是认字的“拐杖”,普通话发音无非是交流,老师的压力就会小一些,辐射到学生身上的负担就会少一些,教学效果也不会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其实是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重视。说到学习普通话,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可以用普通话交流,不一定要说得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本地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就更好了。总之,学习拼音是为了帮助你阅读,而不是取代它。拼音对学习普通话有积极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成学习普通话的一种方式。

此外,语文教材“统编版”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把拼音教学和认字教学结合起来,用认字学拼音,相互融合。老师也要注意这一点。

3.“和大人一起读书”这个栏目是什么?应该列入教学计划吗?

与成人一起阅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成年人是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和亲友。一般来说,高一刚开学的学生不会自己看书,需要大人陪着看。这个栏目的目的是激发阅读的兴趣,让孩子在刚上学的时候就喜欢上语文,喜欢上阅读。这也是一种年轻且有联系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小学开始使用纸质读物,包括书籍。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阅读,逐渐过渡到自己阅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指导。因为以前的教材中没有这个栏目,所以在教学中人们不知道如何处理。我建议老师把这个栏目列入教学计划,但是不要把它当成一般的课,要把它当成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父母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用微信,多陪孩子读书,相当于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国学氛围。老师可以适当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和大人一起读书”。现在很多家长都没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阅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和家长课堂演示如何共同实施阅读。

“共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说和读,也可以是对话式阅读,任何形式都可以,但需要注意的是都是阅读,不是书面语阅读。“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也不用布置作业,因为附加任务多,压力大,兴趣少。应该允许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自由轻松地阅读,没有压力。如果老师觉得课本上一起读的课文比较浅,也可以改一下,找一些其他的作品来读。与成人一起阅读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4.“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文字上有哪些变化?

一个变化是课文数量减少了,教学类型增加了。比如初一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个班,现在减少到32个班,汉语拼音班也减少了,但识字班增加了;初一下册,人教版原本的39课也缩减到了29课。

减少课文数量,教师不能简单理解为“减负”(孩子的负担往往不是课本和老师增加的,而是社会和家长增加的),而是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课本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比如更加注重口语和阅读,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新教材特别注重优秀传统文化,这方面的选文比例大大增加。一年级选了很多古诗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篇课文变化很大。选文的标准强调以下四点,即古典、文质兼美、适合教学、兼顾时代。

你会发现一些经典的旧文回来了,没有沉淀下来的“现文”少了。

动词 (verb的缩写)如何让识字和写字的教学更科学?

一是实行“认写分离,多认少写”。这是低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这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认识汉字和学习写字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65,438+0,600个左右的常用字(过去是65,438+0,800),其中800个左右的字能写。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不要过重。不要回到过去“四会”的要求,因为认、讲、用、写很难齐头并进,效果可能是欲速则不达。

新教材对识字教学的安排是有讲究的,大家在教学中要认真理解。一般来说,学生只要按照现行教材设定的目标前进,到高二下学期就可以独立阅读了。大家要注意,高一上册附有一张“识字表”和一张“写字表”,是“识字写字基本字表”。要求认识300个单词(这应该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和100个可以写字的单词;高一下册配有400个能认识的单词和200个能写的单词。有的老师会问:这些词是怎么来的?是安排帮助学生读课文吗?不是,它们是根据小学生阅读的词频调查确定的。只有先认识到这些单词,才能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而且从单词理论和单词结构的角度来说,先认识这些单词,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识更多的单词。

新教材特意安排了“多识字”的内容,即不完全依靠拼音认字,也通过字形、结构、偏旁部首等认字。如果只靠拼音阅读,可能会拖累识字的效率,不利于尽快进入没有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范文阅读,熟悉的单词与新单词相结合,尽量联系口语。教第二第三单元的时候,要把之前已经知道的汉字巩固重现,避免重复。高一尽量照顾多元识字,高二下学期一般掌握多元识字方法。那时,学生不仅可以读拼音,还可以根据上下文和形声字的构词规律猜读。教师应重视新教材中“多元识字”的教学理念,加强研究。

六、如何教好古诗词

“统编版”语文教材古诗词数量有所增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了。小学六个年级共12册,选读古诗129首,平均每个年级20首左右,约占课文总数的30%,远高于人教版原版教材,增幅约80%。古诗词在初中六本教材中的权重也有所增加。

如何教好古诗词?最好的办法是反复读,读透,不要过多的解释,也不要过多的活动。你宁愿多读几遍,多读几篇。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讲《春晓》,讲春天到来的感受,讲发现,让孩子大致明白自己写的是什么,发挥想象力。不要让孩子记住什么“表达了诗人热爱和珍惜春天的好心情”,因为“珍惜春天的好心情”已经超出了一年级孩子的理解范围。

说起王维的山水诗,不必靠“热爱自然”,让小学生静下心来,体会诗中所表达的“静”。我觉得是可以的,不需要增加很多成年人理解的内容。

古诗词教学应注意让学生感受诗歌和语文的美。可能同学们一时说不出美在哪里,但是积累了,感受到了一些东西。现在有些古诗词的教学太繁琐了,比如手术,带走了那种“美”。比如有的老师教静夜思维,教案设计的程序很复杂。首先,放一个有月亮的视频。老师问学生:“你认为怎么样?”有的甚至让学生发表感想,说“月圆人团圆。多美好啊!但是大诗人李白不能回家。他一个人离开了家,看到了圆圆的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在深思中,他通过写诗来排遣孤独。”这有点“绕”,也有点“酸”。小学生怎么才能感兴趣?有的老师还逐字解释,安排各种活动。李白的诗里有几个动作?把它拆开,让孩子们演示一下,抬起头来看,我发现那是月光。这是多么的繁琐,于是静夜思维中的“沉默”跑掉了。

小学生学古诗词很难,不要问太多,也不要过多谈论所谓的主题、意义和价值、艺术手法等等。有些教案总像个三段论——“认识作者,理解诗歌,思考画面”,太死板,不着边际。

要不要上“国学”这门课?我在这里非常明确的表达我的观点:没必要。“国学”这个概念很复杂。它是清末为了抵制“西学”、拯救国粹而提出的。当时是一种保守意味的“国将不为国”的研究。这几年有人宣传“国学”,可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什么是“国学”?我们会发现范围太大太笼统,精华和糟粕交织复杂。我觉得还是提“优秀传统文化”比较好,这是中央的提法。至于“国学”和“国学”,学术界还不清楚,有争议,不要在中小学应用。

社会上有人办了一个班读《3000》,说是“读经典”。这是一种夸张。《三千》是古代启蒙读物,主要用于识字。小学生读读无妨,但要注意,《3000》不是“经典”,里面有很多不适合现代人格发展的糟粕。多读一些优秀的古诗词,而不是小学的“读经”课,是很好的。

七、“统一版”语言为什么要强调课别类型的区分?

班级类型的区分在一年级并不明显。三年级的时候,课文分两种,或者说两种课型,一种是精读课,一种是略读课。初中课本干脆把“精读”变成“教读”,把“略读”变成“自读”,配合课外阅读,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精读主要是老师教的。总的来说,要求更详细、更精确,就是要举例子、给方法、激发阅读兴趣;略读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实验和体验。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泛读。不同的类有不同的功能。只有相互配合,阅读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

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的精读课呢?第一,要把预习安排好,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主要是问一些有趣的问题做铺垫,引导和激发阅读的兴趣。教阅读的重点是教阅读方法,同时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两者结合起来。略读课是阅读课教学方法的沉淀和应用。阅读课不要讲太多,让学生自己读就行了。有些老师可能会不放心,不得不安排略读课的讨论或作业,这是不必要的。

特别要说的是课型的另一个困惑,就是无论什么文体的教学,无论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科技文章,都使用几乎相同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有的同学上诗歌课也要分析主题意义;上童话课类似于教小说,或者分析人物性格和艺术手法;等一下。不同类型的文化体育课程应该有所改变。更何况课型不变,没有节奏,一直都是这样。学生能不无聊吗?

“统编”教材在课型问题上有许多探索,如文体特征的提示和不同文体阅读方法的要求等。,这些都是有意的,老师要注意。

八、阅读教学为什么要提倡“1+X”?

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读书少,不读书。课本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如果只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扩大阅读量,那么无论我们怎么努力,语文素养都不可能真正得到提高。与以前的教材相比,“统编版”语文教材更加重视课外阅读,但阅读量仍然不够。所以,我主张增加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学生读一些“散书”,也就是那些和考试甚至写作没有必然“联系”的书,鼓励他们读一些“深度”的书,可以读得像看不懂一样,读得像打滚爬一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当然,我们的语文课要改了。我们不能满足于精读和精讲。我们不能要求阅读仅仅是写作。除了精读和精读之外,还要给学生多种实用的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浏览、跳读、猜测、小组阅读、不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统编版”语文教材在阅读不同文体、教授多种阅读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这是一个新课题,希望老师们也支持一下。

所谓“1+X”法,就是讲一篇课文,加上若干篇泛读或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去读。他们不懂也没关系,慢慢会懂的。这是为了增加阅读量,改变精读和精读到处指着写的教学习惯。

一、二年级新教材会有延伸阅读,高年级会更多。小学和初中课本的中高年级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事实上,新教材已经将“延伸阅读”部分纳入教学体系,并试图设置一些测试和评价。一线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探索研究适合自己教学的可行方法。这绝对是教学上的创新。

老师也想实行“1+X”,但是去哪里找课文拓展阅读呢?这里有一种语文素养读本,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编写,人教社出版。所选文章的经典性和可读性都比较好,可以大致满足新教材各个年级、各个时期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到高中共24册,每学年2册,可以参考。

九、如何设计“快乐阅读吧”课堂

“快乐阅读”课,一学期一到两次,每次安排一定的阅读类型,例如,儿童故事、童话、寓言、民间传说、科普读物等等。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具备基本的文体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各种类型书籍的兴趣,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老师可以举一反三,讲一些相关的阅读知识,包括书籍的种类和阅读方法,主要是引起兴趣,让学生自己找书读,而不是把这节课当成一般的课文学习。

X.教学中如何处理语文知识的传授?新教材有语文知识体系吗?

为了防止应试的反复实践,这几年的课改提出语法、修辞、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系统化,要“随课文学”。这个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今天的语文教学还有一个趋势,就是知识体系弱化。很多老师不敢理直气壮的讲语文知识,不敢设置基础能力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不系列。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无法实施。有时候班里满天飞,却没有什么“干货”能装得下。

针对这种偏向,对“统编版”语文教材进行了改进。一是各年级、各单元的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更清晰,教学要点要更明确,让一线教师在备课时知道要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个”。

“统编版”语文教材一直试图重建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这是一个“隐性”的体系,而不是“显性”的体系。不刻意强调系统化,或者防止过度练习。老师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胸有成竹,知道每个年级的语文学习要求是什么,用什么线索一步步实现,每个单元甚至每一课的知识点和能力在哪里,等等。教学实施不应该追求“系统化”,而应该有制度。如何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那些知识点和能力点?我在这里给你一些建议,备课的时候可能会有用。

一种是参考老师的书。老师在用书的时候会有知识点和训练点的提示。

二是看单位领先。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要点。

三是研究思考题和每个栏目的要求。思考题往往反映了对知识点或语言能力训练的要求。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加强,但仍然是以“随文而学”为基础,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讲解。

十一、不要滥用多媒体,改掉语文繁琐的毛病。

语文课,老师在低年级可以用一点多媒体,但是越到高年级就越不要了。滥用多媒体是一种流行的“顽疾”,也是一种灾难。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图片、声音、文字,课堂看似活跃,但学生的阅读和思维受到挤压,对文字的感受和想象受到干扰,语文课中至关重要的语感被放逐。让我们考虑一下。老师还没讲王维的诗。先放一张山水画在PPT上...要是孩子们能自己阅读和思考就好了!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让我们不要冻结学生的思维。建议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不要使用或少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堂回归简单真实的状态。少用多媒体,摆脱复杂疾病,这也是在新教材使用上给大家的一个建议。

有的老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有的老师患上了“百度依赖症”。整个备课教学离不开百度,一切取决于网上给出的结论。而网上往往只有结论,没有过程,让人的思想支离破碎,拼贴在一起。如果老师不学习,只看一些简单的备课资料,时间长了,专业能力会逐渐退化。

现在很多老师不会做笔记,也不会在黑板上写字,多可惜啊!其实板书的过程是美好的,感受和果实是PPT无法替代的。奇怪的是,我们老师一方面不再板书,另一方面又想加书法课。我主张语文老师要写得更好,要有板书。

还有就是读书的问题。如果老师读书不多,怎么让你的学生多读书?有的家长在那里打麻将,打得天昏地暗,却不停地回头喊孩子做好作业。这可能吗?老师很忙,抱怨没有时间学习,但是每天有多少时间是用来看手机和微信的?语文老师要开明,给学生做个榜样——少看微信,多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