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如何听课

首先,教师应该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1,课前一定要有所准备。

2、上课认真观察和记录。

3.讲座结束后进行思考和组织。

二、讲座前的准备

1,熟悉教材,理解本课编者的意图,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悉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本节课的立体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到教师教学的完成。

3.为这节课设计一个初步的课堂教学计划。勾勒出大致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参考体系。

4.上课前,记得自己有没有教过这节课的内容,有哪些困惑和问题。回想一下你是否听过这一课。

第三,上课时的观察和记录。

1.关注教师的“教”

(1)课堂教学中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学生想学什么知识?你学到了什么程度?感觉如何?)。何时以及如何提出目标;

(2)如何导入新课程,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加什么活动;

(3)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什么样的生活实际?

(4)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步骤?如:设计什么样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何探究;安排什么样的活动让学生手口练习,让所学知识得到迁移和巩固;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或情景来引导学生将新的课程内容与现有知识相结合等。

(6)哪些知识应该系统化?巩固什么知识?补充什么知识?

(7)学生应该发展哪些技能?到什么程度?

(8)渗透了哪些教学思想?

(9)什么是课堂教学氛围?

2.关注学生的“学”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做出什么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愿意参与思考、讨论、争论和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主动提问,等等。

3.参与者应该被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参与者要做好听课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准备,与授课教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指参与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学习活动(模拟学生的思维知识水平和认知风格)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第四,课后的思考和整理

1,整理一下听课笔记。记录讲座内容,按顺序记录成提纲。记录时间分配,即每个环节花费的时间,老师花费的时间,学生花费的时间。记录教学法的选择和运用,记录情境的创设、过渡语、引导技巧、激励方法和组织活动的方式。记录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记录对偶发事件的灵活处理。记录练习状态、内容、形式等。

2.做好课后分析。听完一节课,要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课的特点和闪光点,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明确你能从自己身上学到什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合理的修改建议,与老师交流,达到互助学习的目的。

动词 (verb的缩写)相关注意事项

1.参与者最好提前进入教室,了解班上学生的情况,观察老师们课前是如何准备的。

2.上课期间不允许私下交流,以免影响老师情绪,损害老师形象。

3.以学习者的身份听课,以欣赏者的眼光欣赏课,以研究者的心态评价课。作业:同一班级下一次异质活动结束后,整理一份听课记录,交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