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哈阳水稻的发展历程

历史上,查哈阳这片高寒地区的黑土地以其丰富的资源引人注目,曾有过三次移民开垦。

第一次发生在大约880年前,也就是金太皮天府五年(1121年)。当时,为了防止辽军卷土重来,严敬任命了一位重要将领——泰州总经理坡鲁霍,花了大量的人、物力、财力,在农场及其漫长的西北边境线上“驻防”,修筑东北路壕,“招募移民”,“派遣驻防部队到“孟安”(率领千人的部落酋长)、“牟克”(率领百人)为止, 在农场太平湖分场八队和金边分场十一队,至今还能发现两处边堡古城遗址。 可惜晋王邵伟大安三年(1211),日益强大的蒙古人对晋国发动民族吞并战争时,晋杰辎重被一举攻破,驻守在外地的吴军或被杀或被俘,或弃家逃往他乡。于是,这个地方再次成为史前无人居住的游牧之地。

第二次移民开垦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民国二十年(1931)。东北沦陷前夕。1904年,清政府解除了对东北的封禁政策。1906年,齐齐哈尔副都督程德全派出的官员到达查哈阳所在的甘南县,开始建立荒政局,导致吉林、辽宁等地出现汉族移民,定居在这片荒地上。到1931年9月,甘南定居人口达到48856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也提高到14。其中1929接收河南省灾区移民20 683人,是第二个安置期移民人数最多的一年。但由于统治者的昏庸和腐败,以及气候、交通和生产力的制约,第二次移民开垦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当时,由于查哈阳地区远离县城,其8900平方公里的土地除了少数建在边缘地带的人烟稀少的自然村外,还是一望无际的荒地和野生动物。尤其是东北沦陷后的伪大同元年(1932),发生了战争、盗匪、洪水三大灾害,迫使甘南的移民纷纷出逃,农场边上的几间天然茅屋几乎空无一人...就这样,移民的开垦悲惨地结束了。

与前两次相比,第三次是引号中的“移民填海”。确切地说,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和野蛮占领的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早在1930年,也就是日本昭和五年(侵华日军九月侵华?一八事变前,秦天交通监熊希龄起草了《东北三省移民垦荒意见书》,呈日本天皇批准。这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占领中国而放出的“移民填海”计划。他们占领东北后,又看中了查哈阳,这个地方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靠近嫩江、诺敏和沿河两条支流,水资源丰富。他们想把这块地改造成水田作为粮仓,解决几百万关东军口粮问题。自1939年(昭和十四年)起,先后组织日本山形、福井等八县共计约3700人的10武装开拓团和1勤劳官队,先后赴查哈阳地区实施“垦荒”计划,建立了开拓团本部和医院。当时,为了修建这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大型灌区,侵华日军每年都要驱赶大量华工挖渠筑坝,兴修水利。从1939到1945,他们从河北、山东等地引诱、强迫中国劳工数十万人。工人吃猪狗粮,做牛做马,无数人被折磨致死。据记载,仅查哈阳地区的黄蒿沟就有654.38+0.5万劳动力之多。仅仅5年,就有5万多人死亡。按照施工时间,平均每天死34人。黄蒿沟水库(现太平湖水库)南侧万人坑里的白骨惨不忍睹...

即便如此,直到1945“八?一五计划日寇崩溃前夕,他们在查哈阳修建的水利工程还未完工,还在配套。土地复垦只种了3万亩水田,不到计划67万亩的5%。有801名日本开拓团成员因病伤亡(包括因侵华日军崩溃而自杀者)葬于外国。抗战胜利后,查哈阳地区的开拓团旧址大部分被毁,未完成的水利工程也是一片废墟。与此同时,日本开拓团成员分批撤离中国,所谓的“移民填海”也随着硝烟而烟消云散。1945东北解放后,查哈阳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947年9月,查哈阳农场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诞生。同年65438+2月,嫩江省建设厅厅长王文、嫩江省副厅长金淑媛、省财政厅书记高国藩受省政府委派,带领省行政干部学校财务、行政两个班的12名学员和4名水利技术人员* * *到查哈阳灌区负责人,开始在这里修续建水利工程。从此翻开了农场建设史上的第一页。

1948 65438+10月,西满军区二师经济建设处处长王率200余人到与查哈阳地区相邻、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平阳镇建立平阳农场,任农场筹建主任。1948年2月,嫩江省政府从农村和齐市各区抽调45名骨干,从齐齐哈尔联合中学抽调125名学生,为齐齐哈尔市崔家庙平阳农场培训首批拖拉机驾驶员。4月,经过65,438+0,000名“解放军”官兵和200名工人几个月的战斗,完成了渠首的大小溢流堤。1949年9月,农场由平阳镇迁至日伪开拓团旧址——“大烟囱”地区,更名为查哈阳机器农场。这期间,东北解放区从苏联进口了第一批“纳粹”拖拉机,一次调拨了24台农场。加上原来的4台拖拉机,全站共有28台拖拉机,成为当时黑龙江的五省一市(黑龙江、松江、牡丹江、嫩江、合江、哈尔滨特别市),也是全国首批创建的9个公立或省级农场(其他8个为园长、省级农场),到1949年底,全站链轨轮式拖拉机63台,占黑龙江总数的31%,拖拉机手89人。两年来,农场开垦了65,438+万亩土地,收获了5,430吨粮食和豆类,并将自己的粮食送往前线,从而支持了解放战争。

新中国的诞生给查哈阳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查哈阳建设,抽调了大批干部和技术工人支援农场建设,投入巨资恢复和配套灌区水利工程。到1955时,查哈阳农场耕地面积已达24万多亩,是当时最大的国有机械化农场之一。在创业中,这些农场建设者的先行者住在简陋的窝棚里,吃小米、高粱、窝窝头和大饼,嚼咸菜,喝凉水。他们在常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环境中,忍受着风雪的袭击,豺狼的威胁,恶劣的生活条件,却用自己顽强的精神,无私的劳动,真诚的奉献,谱写了一部关于劳动和建设的史诗。其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包括著名的梁军女子拖拉机队;甚至创造了行业纪录的全国劳模王世成、王世林;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生产者、萨仁、乔文全、、方志浩、王。1948年8月,由李长德率领的省军区后勤部200多名官兵在查哈阳的嘉宝窝棚里开垦土地。不久,他们集体跳槽,成为农垦工人的骨干。1956年2月,著名的农建二师部分官兵参加了查哈阳的开发建设;1958期间,在十万复员官兵进军北大荒的热潮中,473名复员官兵奔赴查哈阳,成为农场建设的生力军。

20世纪60年代,三年的自然灾害给农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1961年,粮食和豆类产量只有41公斤,工人吃饭困难。但查哈阳人还是顾全大局,宁愿自己吃代用粮,把最好的粮食献给国家。从1960到1962,农场向国家运送了34520吨粮食。那每一公斤的粮食,都体现了查哈阳人民对* * *和国家的真诚!

“文革”期间,查哈阳动荡不安。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广大干部职工坚守岗位,投身生产,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觉悟。

1968 65438+2月,查哈阳农场组建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5师55团,后分为50团、55团、67团三个团。这一时期,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等大中城市的11900多名青年知识分子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以“开荒戍边”为己任,涌入查哈阳。他们二十出头,最小的才16岁,正值壮年。这支最强大的新生力量,饱含着青春,染红了查哈阳的天空,给农场带来了生机,也给城乡之间带来了沟通与融合。从此,农场在教育、卫生、体育、文学艺术,甚至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在旧军垦战士的榜样下,知青们表现出了与世界抗争的英雄激情。他们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为农场的发展献出了青春,那是无怨无悔的青春!正是这种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磨练了他们的毅力,为他们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65438年到0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查哈阳送来了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从此查哈阳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1981年,查哈阳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农场实现了扭亏为盈的目标。

1983年,查哈阳在垦区率先实行包干经济责任制,60万亩耕地陆续承包到户。这样,“大锅饭”彻底变成了“小锅饭”,打破了国有农场“一切公有”的框框,走出了一条家庭联产承包经济责任制的新路。

从65438年到0988年,查哈阳深化改革,分散改造,工人照顾生产费用和生活费用,调整产业结构,把插秧列入发展方向。

从65438年到0990年,农家稻的发展达到高潮。全田移栽面积不仅突破了连续三年未实现的万亩计划,即1.987、1.988、1.999,而且达到了33947亩,占水稻面积的47%。移栽水稻平均亩产达到424.7公斤,比直播水稻增产49.6%。与1989相比,水稻总产量增加8 968吨,增长48.2%。此后,查哈阳水稻发展一直走在垦区前列。1991查哈阳在上世纪80年代末水稻高产高效纪录的基础上,建立了农场经济“鸟工程”,其中发挥灌区自流灌溉的优势,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水稻作为“鸟头”,促进了各种产业的发展。加大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出“压缩小麦、稳定大豆、保障甜菜、增加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的方针;从1991到1998,分阶段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将20多万亩涝洼地块由旱田改为水田,并对数万亩贫瘠旱田进行了改良、整治和水利配套工程建设。同时,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场经济快速发展,对家庭农场加强“两自”(生产生活费用自理),使“两自”率由1993前的40%左右提高到1995后的95%以上;1995春秋两季,分两次租赁了46860亩四年和五年的水田,将1693台农业机械全部有偿转让给职工。1997年土地租赁期由“一年一包”改为2至10年,1999年土地租金以实物(粮食)支付,土地租赁期延长至30年,完善了大农场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激发了家庭农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生产积极性。

90年代,查哈阳粮豆产量和总产量逐年增加,农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97年,农场粮食、豆类单产和总产量分别由0年的19189公斤和86 155吨增长到392公斤和216 774吨,增长率分别为107%和1774吨。从1995到1997,农场连续三年创下北方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奇迹。1998年,尽管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仍有110000亩“种”出的水稻大丰收,产量550斤。1992年,全田粮豆总产量首次突破65438+万吨,此后4年每年都突破65438+万吨;1997、1999、2000三年,粮食、豆类总产量均突破20万吨大关。

90年代,查哈阳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水稻面积增加到36万亩。中国第一个绿色食品大米基地就诞生在这里。

健康,1999,农场粮食和豆类产量超过400公斤。多少年来“上纲上线,过黄河,过长江”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此外,进入90年代,工商、交通、建筑和服务业逐步深化改革,进行了产权明晰、实现民有私有制的股份制改革,非国有经济加快发展,经济结构多元化,农场产业结构和经济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农场小城镇建设迈上新台阶。十几栋明亮宽敞的工人集资楼拔地而起,中小学教学楼、中心医院大楼等建筑遍布全国。连接国内外网络的数字直拨电话进入千家万户,中央电视台可以接收全国十几个频道的节目。笔直宽阔的水泥路达到47680平方米...在人类出现之前,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天气。

然而,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查哈阳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以前,1958年的“一平二调”、“夸大”,1960年到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农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种论调认为查哈阳不适合种水稻,导致农场只剩下几万亩水田,灌区大量水利设施荒废,造成巨大浪费。中期由于理念、理论、政策的缺失,农场一度重复设立家庭农场,经济发展陷入低谷。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萧条、价格低廉、销售困难、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农场的平均年收入仍然很低...

毋庸置疑,目前查哈阳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也要看到查哈阳还有大量资源有待开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并存。农场的明天将展现出更广阔、更壮丽的前景。

走出昨天的辉煌,创造新世纪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