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学生“穿汉服”的行为艺术?
作为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希望,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思想意识会产生无形的影响。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用新颖的方式代替填鸭式的学习。
很多学校,尤其是小学,都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素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甚至中医、国学等课程在一些地区也被搬到了课堂上。有一所小学更是独一无二。
某小学设立“义务汉服日”,学生们兴致勃勃,新形象让人眼前一亮。
经常上网的家长可能听说过“文化自信”这个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的传统。汉服作为非常有代表性的元素,获得了很多学生和年轻人的喜爱。
有些大学生毕业时甚至不穿学士服,而是穿这样的衣服庆祝自己顺利毕业。没想到,这样的“风”也吹到了小学。
某小学为了增加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调节僵化的校园氛围,决定将每周四定为“义务汉服日”。这一天,学生可以自愿选择不穿校服。
听到这样的规定,学生们欣喜若狂。尤其是女学生,这个时候喜欢打扮的与众不同。既然学校允许一周一次“自由发挥”的机会,为什么不把握住呢?
同学们热情满满,女生的衣服五花八门,无论粉色、橙色还是蓝色,看起来都很漂亮。大家一般也是搭配发型,可见父母也是很重视的。
男生也不甘落后,虽然颜色和宽松更简单,但也有书卷气。想象一下这样一群小学生带着“新形象”去上课,真的很吸引眼球。但是,家长的评论有不同的声音。
家长担心会成为学生的“新攀比”秀。
建立小学确实是一种创新的培养方式,目前并不多见。想起小学的时候,即使头上戴着一个略显精致的发卡,我也会很开心。
这些小学生一定非常愿意能够“光明正大”地在学校穿上这么漂亮的衣服。但也有家长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担心这会成为学生的“新攀比”秀。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同样的衣服,质量和精致程度差别很大。网上这种衣服“差不多”100多块钱,想要好一点的就几百块。
如果你想达到精致的程度,你就有所有的钱。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学生不想成为全班羡慕的对象?所以条件好一点的家长可以给学生买好一点的。
家境不好的同学可能会有些尴尬。如果父母比较理解,可以买个便宜的。但有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理解孩子在学校面临的问题,认为投资是“不必要的”。
学生来到校园,发现其他同学都穿得很好,很可能会自卑。而且在小学生中,很多同学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能给别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很容易嘲笑不穿汉服的同学。
因此,有家长担心这种形式会变味,增加学生相互攀比外部条件的现象,成为“富家子弟”的作秀。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可能会增加新的负担。
校服设计稍作调整,可能会减少家长的顾虑。
这样新颖的方式培养学生审美和价值观的初衷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
也许在有些人眼里不算负担的支出,在其他同学看来确实很难。有家长提出了“一举两得”的方法,比如直接在校服设计上做一些调整。
在保持原有运动装的基础上,可以加入一些民族风格的元素,比如扣、领等。这样学生上课也很方便,成本也没有增加太多。作为校服,大家都能接受。
还能减少学生之间相互攀比带来的弊端。这样在不增加家长负担的情况下,学生会更有自豪感。
作者寄语学生的教育不容忽视,他们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学习。其实学生之间的攀比可能比家长想象的要多。
即使你穿着校服,文具和其他配件还是会有空隙。父母不想有钱,但学生的基本条件要有保障,至少不要让孩子成为学校里少数被同学看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