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小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小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对象问题。小学科学课程应该面向所有小学生。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公平);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赋、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在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和评价(因材施教)上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2.学生的人生观。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现有经验到需求)比如美国老师怎么教“跑车”的研究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经验概念化→提升→发展)学习科学是一个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可以直接参与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亲密伙伴。

3.学习风格。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知识不是给予的,而是产生的。比如热对流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探究液体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如何将冷水和热水分开。探究不仅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需要明确的是,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在科学学习中需要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4.内容选择。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应满足社会和学生两方面的需要。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技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内容,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

5.课程资源。小学科学课程应该开放。教材不是圣经,它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和练习、评价等方面给师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创新空间。信息社会更加开放。

6.评估问题。科学课程评价应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②指标多样化;③方法多样;④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