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景小学
作为书圈活动层次的两极,最高层次是艺校比赛和举办展览;以及最底层,如书法启蒙教育、小学书法教育、学前儿童书法观念培养等。,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这并不奇怪。我们很难否认,明治维新作为近代日本步入现代国家行列的一把历史钥匙,经常被日本人所称道,其精神之一就是在全民族、全社会推行素质教育。教育几乎是日本社会成功的法宝。
日本的书法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有高、中、低三个层次。最高的是教育类大学(类似国内师范类大学)的全日制书法培训,本科四年,培训一年或两年。此外,一些专门的书法学校因其质量的声誉而名列前茅。书法中级专业教室,以及高等院校(类似于国内的高中)和中学的书法教育。下层是一般书店、小学书法教育和个别学龄前儿童书法观念的培养。此外,作为社会教育的普及内容之一,书法讲座、书法培训等成人书法教育在日本也很受欢迎。
与中国相比,日本高级书法人才的培养不是很成功。除了少部分四年制本科书法学生,研究生层次和专科层次的书法教育还很薄弱。本科书法学生数量也很不理想。至于中级书法教育,由于高校和中学的书法都是作为选修课,有时也作为兴趣课来对待,很难从制度上得到切实的保障。但是书法教育,比如专门的书法教室,如果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是很有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
最有活力的是那些“书”。一两个书法家组成民间书法学习小组,定期学习,点评。因为对象基本都是中小学生,学历不高,容易教,所以这类书法家很多。日本甚至有一种说法是书店在“拼”招学生,可见各家书店为争夺学生所做努力的力度。消极的一面,这几乎是一个商人逐利的口吻,而积极的一面,激烈的竞争源于书店那么多,一定的量代表一定的质量。所以很多书店肯定有很多质量可以接受的老师和教学方法,尤其是教低水平的小学生和儿童书法。
所以日本书法教育的现状也是宝塔形的,即基础教育强而有效,而中高级书法教育有待努力。我认为原因如下:
第一,低级的基础教育,一般懂书法的人都能做,而高级书法人才的培养,非行家很难。师范院校专门从事书法的人才数量少,限制了教师的发展;这种限制反过来又对高级人才的培养产生影响。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除了本科专修,书法不列入专门的必修课,仅限于选修课。这种教育体制对书法不利,对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普及必要的书法专业知识也不理想。
第三,社会上有相当多的一流书法家,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少接受专门的书法训练,在书法教育等学科中更多的是经验而非理论的支撑。因此,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教师,他们仍然缺乏。
建立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要继承和发展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不仅要从教学体系、师资培养等方面努力,而且要建立保证学科人才稳定的制度。解决这个问题在日本和中国都有同样的紧迫性。日本的书圈现在都在用业余爱好者来弥补正规性的不足,也就是弥补高校没有专门的书屋教室和私人书店学院的不足。在日本的社会结构下,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对我们来说,盲目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日本书法教育的开端
以明治维新为标志,日本书法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明治以前的书法教育旨在以下三点:
实用;修身养性;增强知识意识。
书法是心灵的反映,是素质修养的象征。毛笔是当时唯一的书法工具,在人们心目中染上了鲜明的实用色彩。另外,当时聘请日本官员,以汉学考试为必经之路;作为它的附属,书写汉字(书法)的成绩与国学诗词水平成正比,这让相当一部分人不敢对书法教育和学习掉以轻心。当然,更有意义的是,一些模范汉字的内容是诗词、千言、经典等名句。,这使得汉学和中国书法在日本人眼中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日本早期书法教育的生存形式往往与学术思想密切相关。儒家鼎盛时期以儒家为主,佛教鼎盛时期以僧侣为主:场所多为寺院。其中,江户幕府时代遗留下来的学校(由幕府直接控制)和藩属领主的藩属学校,目的是培养武士和贵族的子女;植根于市民阶层的文化教育有“庙堂之家”的教育机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以寺庙为课堂;第二,以和尚为师;第三,每个班几十个学生,很多都有400多名学生。据说在明治以前,有多达65,438+03,000个“庙屋”,遍布全国。作为一种平民教育,尤其是对于历史上贵族专用的书法教育来说,“庙堂”式的普及无疑是书法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福音。
庙堂之家专注书法教育,模板有六七百种,如口头禅八首、中文书法、宫廷培训交流、千字文、片假名、万叶假名、百人一首等。什么都有。男孩8岁入寺,修行三年左右。据竹刀白石《学书回忆》记载,他每天学草书三千字以上,训练量很大。学书强德是江户幕府的政策,无意刺激全民书法教育的快速发展。
明治初年,随着西方科学文化的冲击,作为日本书法正统的“皇家流”(类似亭体),苟延残喘,再也俘获不了书法爱好者的心,书法界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传统书法对六朝墓志铭倾注了大量心血;打着国粹的旗号,一些书法家也热衷笔名体;作为一种异化,由于学习权的迅速欧化,书法教育也出现了虚无主义的倾向:钢笔进入了实用,挤走了毛笔的传统地位。一时间,“硬笔万能”、“废毛笔”的论调甚嚣尘上,书法教育的历史发展变化莫测。
明治五年(1872),国家学制出版。作为教育中的第二个内容,“书法学习”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从此,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书法教育开始了。
日本的小学书法教育
在日本,小学和初中的书法教育水平并不是很高,但作为教育学研究,其意义绝不逊于大学更高层次的书法教育。它是书法家的摇篮。
我们对日本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从中得出结论:在这方面,书法教师牢牢把握根本,
是两个话题:
一、乐趣——学习动机的原则
二、社会化——方便实用的原则
作为小学书法教育的基础,真的非同凡响,准确抓住了孩子和中小学生的心理。谈论书法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在初级书法教育的过程中作用不大,因为对象还缺乏必要的接受和理解。
曾经看到一个小学书法老师上课的记录。课程开始前,老师先设计了一个别出心裁的题目:“写自己的名字”,接着是:“请用毛笔在课本上写下你的名字”。小学生在还没有接触临摹,还没有正式进入书法学习之前,完成这样一门学科,无疑是很有趣的。每个孩子都想写好,但往往做不到。姿势、写法、基本方法、格式,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暴露出来的问题立刻成为教师正式教学要求成立的理由:看,因为你不擅长写作,所以你要学习;我们应该认真细致地抄写。
作为社会性的一翼,小学书法教育往往包含很大比例的硬笔书法教育。流畅优美的钢笔字往往是小学生的梦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毛笔书法的基础。所以日本有专门的硬笔协会,硬笔教学在小学也很普遍。
当然,作为一种反思,即使是毛笔书法的教学,也是着重培养学生对书法结构分布的概念,暂时抛开其艺术美,这是相当有效的,也是直接符合儿童一心一意的学习心理的。
1970年3月,日本书法教育协会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编辑出版了《书法教育大纲》一书,作为书法教师开展教学时的指导方针。其中关于中小学初级书法教育有三张表:关于知识,强调认真的态度和正确、均匀、工整的观念。在技法上,讲究笔顺、造型、用笔基础、点画等;程度越高,要求越高,比如速度、美观;书法也开始分为楷书和笔名。三年级还开设有限的书法鉴赏课,培养学生对书法美的感受,为进入中高级书法教育做准备。
日本的小学书法教育是国语课程的内容之一。小学阶段,第二学年以硬写为主。从初三到六年级,每年20课时,四年80课时。这里的课时指的是老师的课堂授课时间,不包括学生练习临摹的时间。
高中选修课书法教育
与中小学低水平的书法教育相比,高校的书法教育具有明显的艺术性。但是,请注意:日本的高等学府不是中国过去所指的大专院校,而是高中。
之所以不去寻找一般中学和小学书法教育的对比,而去研究属于中学阶段的初中和高中的书法教学,是基于以下原因:第一,从初中到高中,对于青少年来说,心理变化往往是最明显的,分析理解提高最快的。这一飞跃迫使书法教育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次,在课程设置上,相当一部分学校也开始将书法学习从初中的必修课变成高中的选修课。这样一来,书法作为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就变成了一种相对纯粹、自由的欣赏学习,强制性明显减弱。
判断书法教育地位转变的论据,可以从教育部《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中看出。在中学(初中)的书法部分,书法属于国语课(第一节),其目标是:
“在正确理解普通话,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普通话的理解,丰富语感,培养尊重普通话的态度”。
在高校(高中)的书法部分,书法属于美术类(第六节),其目标是:
“提高书写能力,加强书法表达和鉴赏的基本能力,培养热爱书法的心情”。
从属于民族语言(其目的显然是实用的)到被归类为艺术(欣赏性的),书法教育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原来的正确、易读、清晰、美观、整洁的要求变成了创造;线条的力度和质量,对自身感觉的适应,墨色的暗沉干涩效果,神韵的流畅。脱离了习惯性的小学和中学划分的概念,而是找出了书法教学在初中和高中层面的特殊分界线,真的让人觉得好像很突然,很有逻辑——书法有自己的教学规律。它不必与其他学科保持同步。
自然,把书法课改成选修课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减少对书法感兴趣的学生,而且仅限于对书法感兴趣的高中生。然而,小数量的反面是质量的提高。教师可以在书法课中实施艺术教学方法,包括:①形式感的培养;②表现力的培养;8.引导书法走向生活;4创意;⑤汉语假名的比较研究;⑥书论选读……无疑,这是一个相当专业的教学尺度。在日本大学的艺术科目选修课中,书法作为非常受欢迎的国民性课程,一直与音乐、美术、工艺等课程齐头并进,其基本点有两点:一是艺术表现,二是艺术欣赏。当然还有三个更高的层次:研究。
高校书法专业入学考试
一位热爱书法艺术的高中生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申请材料投入邮箱,寄到了自己准备申请的大学的书法系。
但他现在努力做的不是如何更好地练字。他必须先通过教育部举办的* * *考试。* * *同考,高中课程拟设必修和选修。国语、数学、英语是必修课,日本史、世界史、地理、伦理、化学、物理、生物是选修课,一般有四门选修课。* * *同一个考试由国家规定,时间统一(一般两天)。对于书法专业的学生,如果总分能达到65,438+0,000中的700-800,则认为通过了一级。
接下来就是各大学设置的专业考试了。东京教育大学的考试是这样的:
(一)部分工作:
时间:六个小时。考试内容:
①笔名:临摹一个(用模型临摹),创作一个(在彩纸上写字唱歌)。
②汉字;临摹一张(带字帖,但要求原尺寸),创作两张半张纸(行书一张,楷书一张,有指定内容),横幅两张(临摹一张,创作一张,书写一张,自由选择风格)。
总* * *是6个小时完成7部作品,横跨汉字和假名两个领域。临摹创作,熟悉歌曲、汉诗等古典内容,确实很难。
(2)论文的部分内容:
时间:六小时,考试内容:
①看十件日本古代艺术品(书法、建筑、绘画、雕塑、佛像等。)用幻灯展示,并随机选择两部作品,根据题目要求做一篇论文,如:历史比较、地域比较、艺术比较、性格比较。这篇文章有三到五页长。
(2)专家撰写的三篇经典著作评论文章。阅读每篇文章需要十五分钟,然后回答问题。如:作者的艺术观,作者的立场。总时间六个小时完成四个内容:一篇论文,三个答案。尤其是第一篇论文的写作相当困难。所以现在筑波大学的考试也没必要用全部内容。但是选择其中的一两个。
(3)面试:
时间,半小时或一刻钟,考试内容:
老师直接从考生的思想、简历、试卷中的内容、学习书法的目的等各个方面提问。
根据文部科学省的规定,300名考生可以参加100人的招生,录取率是三比一。不过书法方面的竞争有点激烈。一般能考的有五六十人,考上的只有七八个。筑波大学是这样,其他教育大学也差不多。在考试灾难性,学生惨不忍睹的日本教育背景下,一个书法生不经过一番努力是很难成功的。
高师书法课程的分类
与严格的考试和作业要求相呼应的是,学生面临的必修选修科目也很复杂。如果前者反映了每门课程的相对深度;后者体现了书法学生知识结构的广度。
以筑波大学(原东京教育大学)书法系为例。一个书法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会面临60多门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总结,可以找出大致的教学理念和基本水平。课程通常分为五类:
(1)专业课
A.书法入门;b .技术介绍;c .中国书法和道教的历史;d .实习(汉字和化名);e .书法原理;f .日本书法和道教的历史;g .测试和检查。
(2)基础课程
A.美学b .艺术概论;b .艺术专题讲座;c .想象方法论;d .表演实习;e .整形心理学;f .实习金石学作文。
(3)知识课程,
A.绘画入门;b .雕塑入门;c .作文入门;d .综合建模导论;e .视觉传达设计概论;p .建筑设计概论;o .构图原则;h .中国文学的口语和阅读;1日本文学讲座与阅读;j .艺术史讲座;k .印刷概论;l .日本文学史;m .中国文学讲座(学生);伦理学的一般理论;o .政治学的理论;p .比较政治学;q .数学的一般理论;r .中国历史概述;美国日本语言学导论;西方音乐史。
(4)综合课程
A.企业与社会,b .世界教育与日本教育;c .学习与自我;d .发展科学;e .学生课堂讨论;p .体育;g .第一外语;h .第二外语(可选外语);l民族语言;j .介绍情报处理;k .情报处理实习。
(5)教授课程—
A.教育心理学;b .儿童和青年心理学;教育原则;d .道德教育学研究;e .语言教学研究;p .民族语言教学法;g .书法教学法。
第一和第二个课程更侧重于书法,它们完全侧重于书法的书写能力、技巧和形式。第三类是修身课程,范围广,课时短。一般来说,看懂就够了,不需要太深入的研究。第四节课重在培养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时的能力,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应用。其中,信息加工、研讨会等形式无疑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能力。第五类偏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培养学生的必要条件。五类课程在深度、深度、高度、宽度上相辅相成,构成了理想的教学体系,作为书法专业是比较成功的。
师范院校各类书法专业
前面提到过,日本书法教育的情况是宝塔形的。基础部分较强,但高级书法教育数量有限。目前大学级别的书法教育专业课大多局限于几所教育大学,如筑波大学(原东京教育大学)、奈良教育大学、大阪教育大学、京都教育大学、福冈教育大学...日本的教育大学,也就是中国的师范大学。
能够进入教育大学书法专业,意味着学生将步入六大书法专业的行列,并终生从事这项工作。因此,来自全国各地和高校的一批批顶尖人才都试图在竞争中取胜。每年只有几千万考生能进入学校深造。
虽然,就我们旁观者而言,很难进入教育大学就意味着书法创作和研究的真正意义。因为具有明显的师范色彩,所以通识教育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化的训练有素的教师,而不是单纯的艺术家。就很容易把握这种侧重与初级、中级书法教学的侧重的异同,从而明确属于后者。
┌—————┬———————┬———————┬————————┐
│教育程度│中小学(必修)│高级学校(选修)│教育大学(专业)
├—————┼———————┼———————┼————————┤
本课题属于语文课、美术课、书法艺术教育的一部分。
├—————┼———————┼———————┼————————┤
自然、实用、艺术和不纯的艺术
└—————┴———————┴———————┴————————┘
正规的官方教育就是这种情况。与美术不同,有专门的美术大学从事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书法似乎天生就和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人倾向于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纯粹的创造型人才意义不大。
书法教学的形式也被染上了教育学的色彩。除了正规的理论讲座和专题讲座外,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在师范大学,几乎都有这样一门课:习题。书法练习,中国书法练习,笔名书法练习,日本文学练习,中国文学练习,中国语言练习,情报处理练习。
所谓练习的确切含义大概是这样的:比如一个班的学生想开一门中国书法史的课,老师同意,需要一个学年的时间来教授全部内容,可以采用练习法:一个班十个学生分阶段准备魏晋唐宋元明清书法史的总材料和自己的见解,最好形成书面文字,在练习课上依次发表。甚至在讲课的某一节,也可以使用习题法。比如从明末开始,四个学生准备黄道周的、倪的、的、傅山的专题各自演讲,老师根据准备材料的充分性、观点的新颖性进行评判。
如果“练习”成功,每个学生准备和发展的意见无疑是一堂书法课;一代人或一个人的书法课。这是学生今后走上教学岗位的宝贵预习。当然,由于这种训练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一般从二三年级开始设置,其要求也是循序渐进的。
课程的实施和检查
早前披露的日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课程设置信息,重点是体质的建立。这些各种各样的课程在具体实施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来指导,在每个实施过程中不会是统一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各教育大学不同实施结果的比较,书法专业学习的总体架构已经初步形成。这种结构与日本高等教育体系相呼应,但在学制和侧重点上也有书法艺术教育的具体痕迹。
首先,所有科目都采用学分制。很多课程只有一年,或者半年三个月,而且是集中授课。考试结束后,不再重复。这样便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扩展自己作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面。比如建筑学、雕塑、设计、伦理学、西方音乐史等课程都是采用学分制,所有内容都是一个年级或者一个学期教完。但作为最重要的内容,一些基础课,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是跨年度重复的。比如实习课程横跨三个学年,一、三年级就出现了作曲理论课程,每学年还设置了外语课程和教育学课程。这种保证重点的做法,让大学四年的学习不至于变成一团乱麻。
筑波大学的测试学习评价标准是ABCG四级系统。80分以上为A级,70分以上为B级,60分以上为C级。它的重点是松高分和紧低分。好处是可以避免学生过分在意高分,尤其是满分,而忽视基本能力的自我培养,从中折射出的教育思想很有启发性。至于G级,指的是新课讨论。通过语言和智能处理考试。直接针对基础能力训练。考虑到这些学生将来毕业后将独立自主,走上教学岗位,对他们来说,第一个重要的训练课题就是运用自由的语言表达,敏捷灵活的逻辑思维,甚至提升教学心理学研究的观察能力。所以这个G级评分比其他评分系统意义更大,但也不要扣太多,因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看到书法教育专业和书法创作的区别。老师在学生眼中的形象是有说服力的,有见识的。培养有说服力的能力靠G级打分,有见识靠A-C级打分。学生希望面对的不是一个过于深奥而专业的研究者。有些专题可以自己学。但在课堂上,他们需要掌握的是一般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学术报道中,具有普遍艺术意义的历史话题往往会引起听众的广泛兴趣;然而,在鉴定某个人和某部作品的年龄问题上谈论侃侃是令人惆怅的。当然,人才的培养和书法教育学的课程不可能是反方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目的广泛和相对宽松的评分,正是日本书法教育经验积累的地方。
研究生层次的书法教学
毫无疑问,书法教育的最高水平是研究生水平。鉴于日本现行教育体制下的艺术学科研究生仅限于硕士水平,我的讨论也仅限于此。
相比较而言,研究生书法教育是最难的。但这是最常规的。专业的教学和教授亲自授课的特点,使得它在实施过程中完全缺乏大学、高中那种一成不变的秩序。太私人了。每个研究生的主攻方向不同,会导致课程设置完全不同。这里我举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课程给读者:
第一个是艺术研究和创作,学制两年:
* * *与基础课程相同:
(a)关于设计教育的专著
设计历史
专业课程:
(一)图书技术理论
(二)书本理论
书法和道教的历史
(四)中国书法研究
(五)假名书法研究
书法制作
(g)纪念碑、纪念碑和书法作品简介
(h)设定a
(1)创建B
(j)创造c
(k)创作d
与上一届本科相比,范围明显缩小。当然,课程内容更深入,但你在课程名称中看不到深度。两者都是“书道史”,对高中生和研究生的教学重点和深度可以完全不同,但都叫“书道史”也不足为奇。
二是教育类,学制也是两年:
必修课:
(一)课程安排的设计与分析
(二)教材开发研究
-普通教育研究课程:
(一)社会教育概论
(二)日本教育史
(c)教育和社会发展
专业教育学课程:
(一)书法教育概论
相关教育学课程:
(一)地域艺术的综合研究
(b)关于西方艺术史的专著
(c)艺术教育学专著
职业素质培训所需课程:
(一)书法史专著
(二)书法技法实践研究
(三)书法入门
因为专业的关系,教育学的课程显然是受尊重的。是轴,贯穿各个学科、艺术史、书法史的具体内容。当然,与之前的课程相比,理论色彩也比较浓厚。教师不同于画家:知识和基于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比技术教学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二类研究生入学前已经在大学培养了四年,所以不宜刻意拓宽知识课程,知识课程已经在大学阶段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生课程中,应用和设计已经提上日程。表1中的“创作A、B、C、D”和表2中的“课程安排的设计与分析”和“教材开发的研究”预计是实际工作中作为创作者和教育者的各种情况,无疑是模拟应用课程;也许更准确地说,为研究提供模拟环境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书法教师的标准和条件
做书法老师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一方面是指书法教学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具有书法老师的资格。在强调学历和学历的日本社会,学历是首要支柱,当老师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它需要官方批准。除了最高的教育部之外,在省一级的行政机构和较低一级的市、镇和乡村机构中也有专门的教育委员会。每一位教师能否获得实际教学资格,往往以是否拥有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为标志,从中可以看出整个日本社会对教师的绝对尊重和严谨态度。
当然,书法老师离不开这一纸证明,这是权威的象征。日本真理大学教育学部书法教师培训科对未来的书法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知识要求。一个合格的书法老师的条件大致如下:(1)人文知识要具备。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音乐、美术、书法、宗教史等等。(二)应具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日本宪法、法律、社会科学概论、政治经济学、地理、教育等等。(三)应具备自然学科的一般知识。包括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统计等等。(四)应认真掌握专业知识。包括书法技巧(假名、汉字)、书法概论、中国书法史、日本书法史、书论研究、创作研究、鉴赏理论、篆刻等。(五)应牢固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包括中小学教育原理、德育、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书法教育法、语文教育法等。(六)应掌握一些应用知识,包括外语、体育、信息处理、科学与方法等。
这里面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可以通过选修的方式进行。但在如此庞大的知识网络中,书法艺术的内容是骨干,其他学科则以书法、教育为主。此外,一个书法老师还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新科大学的教育学科里,给学生开设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声音与言语。书法老师在课堂上抑扬顿挫、深沉清晰的语调、生动活泼的表达能力,绝对不能比其他学科的老师逊色。相反,因为书法学习到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