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食物是最重要的,谁说的?
的确,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节日中,食物一直是主导因素。新年伊始的春节吃“年夜饭”,象征着辞旧迎新,驱邪避瘟以求好运。正月十五吃元宵,寓意团圆美满;清明节不动烟火,寒食悼念亲人亡故;端午节吃粽子纪念伟大的屈原;中秋吃月饼,思乡恋爱,期待丰收幸福;重阳节吃年糕,又称重阳糕、菊花糕,祝孩子万事如意。“吃”是人生的第一需要,这一点在中国的节日里已经得到了证明。所以民间流传着“有钱没钱,吃喝过年”的说法。
今天,食物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从孩子百年诞辰,到他的生日,再到上名校,找工作,结婚典礼结婚,直到孙子出生,“吃”永远是纪念。为了拉拢人脉,家人聚会庆祝,朋友聚在一起谈心,官衔升迁,从见面的开始到结束都获得意想不到的喜悦,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吃”的基础上,交流是真的。更有甚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道歉、医院手术、汽车被扣,一些不堪的事情,莫名其妙地打着民以食为天的幌子,变成了以“吃”为借口的饭局。当然,各种有“吃”之誉的聚会,也传递着世界上的各种信息。它提供了一个方便交流的平台,自然体现了每个人的各种需求,也是中国人无法放弃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及时吃喝玩乐无可厚非。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说,传播和弘扬博大精深、享誉世界的中国饮食文化无可非议。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我们过分强调人的“吃”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社会属性,因而不能正确地实现二者的统一。我们以糜烂扩张的享乐主义为宝,把无节制的私欲放在超越社会的基础上,与普通动物无异。这条路很难走。
看最近的媒体文章,在民以食为天的招牌下,列举了一些人的挥霍浪费。一个月内,香港发表了《中国人的“晚餐”是如何形成的》一文。“据中国商务部估计,2006年中国餐饮业收入有望突破一万亿元。中国人奢侈的“饮食文化”常常让崇尚节俭有效膳食的西方人瞠目结舌。”文章还写道:“2004年,我国餐饮业营业额占当年GDP总量的7%(7000亿元)。换句话说,中国人花在外出就餐上的钱,远远超过了花在中国数亿所中小学上的投资。当年美国餐饮业收入3760亿美元,仅占美国GDP总量的3%。”2006年某杂志报道,花公款不痛苦,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公款吃喝。北京做的一个统计,70%的中高端酒店都是单位或者公款消费。现在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经济越落后,招待费越丰厚,吃喝越严重。广东某市是一个欠发达的县级市,却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消耗了600多万元的教育经费。在贵州省就业指导中心,5个人一年的吃喝费用高达388万元,平均每人每天21.26元。以上例子让我们感到羞愧、难过和自省。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不怕吃苦著称。儒家创始人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充满了豪气。汉代儒学
王充老师说:“富而贵是人之所欲。他们不是用他们的方式得到的,也不是住在里面的。”简单来说,财富是每个人都想要的,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就留不住。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说:“回望先贤的国家和家族,奢靡之害被上升到国家和家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东汉医圣张仲景指出"宜则益身,害则成病",从养生的角度讲了一个健康的饮食观。
人永远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决定了人要吃喝快乐。但是,我们忽略了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一些人还生活在拥挤的贫困中。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着文化道德水平亟待提高的国情。他们视腐朽为神奇,视庸俗为高尚,视虚假为真理。自然和社会无法支撑这种价值观,物极必反。所以,从建设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出发,让我们每个人从餐桌开始,享受美食而不浪费,追求享受而不铺张,丰富生活而不铺张,以健康的饮食生活态度对待食物为第一位。这是一种积极高尚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