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工人的先进事迹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事迹是指本单位事迹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编写的书面宣传材料。你写故事的时候一点头绪都没有?以下是我收集的残疾职工先进事迹,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
残疾职工先进事迹1记得那位挖掘机,看着眼前丰收的庄稼,建平乡村民龚振平说:“我们今年能有个大丰收,多亏了宋。他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打井非常注重信誉和质量,为我们打了一口好井,保证了我们的庄稼旱涝丰收。这是镇赉县农民对宋创业成果的赞扬和肯定。
是的,宋是镇赉县镇赉镇的一名残疾人,但他是身心残疾。65,438+00年来,他以坚强的毅力,等待他人的精神,勇于探索的勇气,走上了一条坎坷的创业之路。
宋出生在山东省博兴县镇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只靠他爸做点手织品,卖点钱维持生活。不过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也很懂事。父亲在工作的时候,总是帮助这些人,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手工编织的手艺。
18岁的时候,为了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也为了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他一个人来到了镇赉。当时正好赶上镇赉县柳条厂招技术工人,他自然被录用了。从那以后,他成了柳条厂的正式工人。有了工作,他更加珍惜。在厂里,他加倍努力,肯吃苦,爱钻研,很快成为厂里的技术能手,受到领导的高度赞赏。在工厂工作期间,他当过推销员、商店扒手和技术员。然而,就在他即将大显身手的时候,命运让他面临了严峻的考验。
1990,企业改制,他和妻子都下岗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不仅没有向困难屈服,反而以坚强的毅力面对不幸,迎接新生活的挑战。下岗后,他自己找到了出路。凭着他多年的工厂工作经验,1991年开始卖建材,一干就是八年。虽然收入不多,但还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然而,在人生的历程中,有阳光,有阴云,有一帆风顺,有坎坷,有欢笑,有以泪洗面。没想到,当天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1999。也许是多年的辛勤工作。他患双侧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瘫在床上。当他生病时,他被折磨得哭了。为了给他治病,妻子带着他去了长春、北京等地的各大医院。这次他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真的是破产了。两个孩子在学校含泪向他要学费,他无处可去,连五毛钱一斤的菠菜都不敢买。面对生活的窘迫和病态的身体,他真的想去死。然而,妻子的鼓励和亲友的劝说让他意识到了人生的价值。天生倔强的他认为:“没有我过不去的山,也没有我过不去的坎。我过去能做到的,将来也能做到。我虽然残疾,但一定比别人强。”
在残联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借了1多万元,重新做起了老本行。他站不起来,就让妻子推着他骑车去商店,躺在床上卖货。客人来买东西,都是自己去柜台拿,然后算好钱给他。这样做了一年,年底,他赢了1600元。夫妻俩高兴极了,打算用这笔钱过个好年。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1600元,有一天突然没了。趁他们不备,小偷把钱偷走了,过年的钱没了。夫妻俩心情凄凉到了极点,痛哭流涕。不过,一时的打击似乎让宋的头脑更加清醒了。他说:“钱没了,野心不可少。”。
做建材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建材生意做不下去了,不得不另辟蹊径,在困境中求生存。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下乡看到农民都是靠打井灌溉,灵机一动,决定成立打井队。然而,当时县里没有一支个体钻井队。要打井,他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经验。他能做到吗?但只要他找,就必须走下去。这时,亲戚朋友并没有袖手旁观,帮他从银行贷款654.38+0.3万元,买了一台打井设备和两台小四轮拖拉机,并安置了6名下岗工人。从那以后,他一瘸一拐地带着自己的打井队,日夜穿梭在农村田间地头为农民打井。一开始因为不懂技术,钻井设备不好,打了10口井,6口井坏了。短短一两个月,他亏了4万多。但他请技术人员看了一下,原来钻机用的是正循环工业,不适合当地的地理结构。于是,他果断决定对钻机进行改造,花了2万元将原来循环使用的钻机改造成反循环。改造后,他成功钻了一口井。望着汩汩的井水,宋笑得那么开心,那是历经磨难和成功后的喜悦。
残疾工人的先进事迹。四年的磨炼将
65438年至0983年,顾秀全带着憧憬和梦想,顶替父亲来到长江重庆航道局丰都白沙坡信号站,成为川江航道的一名信号员。偏僻的环境,单调的工作,拉信号,买米,买煤,挑水,做饭,都会粉碎她的梦想。原以为敲钟人很浪漫,她从梦中回到现实,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阻碍和困难。她从小就因为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普通人挑水需要20分钟左右,而她挑一半水需要1个小时,买一次米差不多要5个小时。生活的不便和个人的冷嘲热讽经常让她夜不能寐。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反复问自己:我说的对吗?残疾人能做好信号工作吗?在犹豫和彷徨的时候,张海迪和吴运铎的形象再次出现。不,我不能被人看不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她在心里发誓。战胜了自己的顾秀全仿佛变了一个人。她在工作中虚心向师傅请教,从书本上学习,很快熟悉了信号工作。为了给帆船提供优质的服务,她仔细琢磨,观察辖区内过往船舶的水流、情况、吨位、航速,计算各类船舶通过控制河段的时间,指挥帆船安全准确地通过控制河段,赢得了帆船的好评。在生活中,她知道自己是残疾人。为了适应信号工作的生活,她必须比普通人多干活。为了不影响工作,她经常在假期或空闲时间准备一段时间的生活用品。一次运不了水,可以运几次。电池太多走不动的话,几十米背几个,然后几个来回几十次。白沙坡四年的信号工作磨练了她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第二,爱的奉献
残疾人更需要爱,但身有残疾的顾秀全却对别人充满了爱。她珍惜和她朝夕相处的姐姐们。虽然行动不便,但为了让其他同志多休息,她经常在雨天或极热天气步行到3公里外的邮局去交这个站的电话费。同志们关心:你脚不方便,以后别去了。我们走吧。但是她拒绝了。怀玉的父亲是戏台上的一名员工,因病去渝就医,需要由怀玉照顾,所以顾秀全日夜值班。女工熊德荣怀孕后,顾秀全几度一瘸一拐地陪她去医院做妇科检查。一次意外,怀孕的熊德荣差点流产。顾秀全和台上的工作人员主动替换熊德荣,承担起值班任务。有一段时间,信号站周围不安全。一些女工晚上不敢走出值班室发送信号和观察频道情况。顾秀全陪着女工们,鼓励她们,出去发信号,观察辖区航道情况。李师傅刚来台时,盛翔主动给他送炊具和燃料,因为她没带生活用品。前年,丰都水道养护站一名女工遭遇不幸,她带头捐款。社会动员给残疾人捐款,她也积极响应。在顾秀全爱心的感召下,舞台上的员工就像一家人一样,他们创造了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四方团队精神。
第三,做一名优秀的通信兵
峡江深处的河道产生了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消息传来,长江航道乃至长航全线员工情绪高涨。顾秀全深知,作为一名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代表,他既要不辱使命,又要在长江航道的信号岗位上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实践三个代表理论。所以工作之余,巡回演讲期间,都能看到她在学习,她的单位也在政治上关心她,生活上照顾她。顾秀全走了很多路,回到了信号站。她总是为舞台上的同志们感到难过。她以为自己出差了,给台上的其他同志增加了负担。虽然舞台已经用上了照明电,装上了自来水,但她一回到舞台,总是抢着打扫卫生,做卫生。在信号站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她一瘸一拐地去交电话费。台上的姐妹们说,顾秀全变了,她有了更新的观念,更强的责任感,说话也更有道理,更有说服力。顾秀全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说:顾秀全没有变,她朴实谦虚的性格和党员本色没有变。
改变的是观念,不变的是信仰。顾秀全所在的忠县信号站将随着明年6月三峡一期工程蓄水而失去功能,仅重庆航道局就有近千人失业。现在顾秀全和姐妹们都坚守在信号站,她也要站在最后一个岗位上。在她身后,是一串坚实的脚印。
残疾职工先进事迹材料三:“关好门窗,小心蜡烛……”,沙哑的声音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总是在那个固定的时间在巷子里回荡。居民们一听到这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字眼,就会下意识地看一眼煤气阀门,或者摸摸门窗的‘插销’。这个“守夜人”是个智障老人。365个夜晚,他从未停歇。即使在风雨交加的天气里,即使感冒发烧,他也会坚持完成这个“职责”。
眼前的他,六十出头,身材矮小,额头皱纹很深,眼睛很大,但眼神有点呆滞。说话有点口齿不清,“做点好事,做点好事……”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我住在号,小时候因为智障,作为残疾人,经常被别人欺负,一直靠姐姐和邻居的帮助生活。为了让他自立,他曾经生活过的爱和桥居委会主任动起了脑筋。四处碰壁后,终于被一家市政公司收留。他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工作努力,与同事相处融洽。退休后,他有1000多元的工资,不用担心生活。他不会做饭,他姐姐帮他送饭。他总想“为邻里做点事,为社区做点事”。于是,他主动加入了社区志愿者网络服务的志愿者行列。早上准时来到小区,从邮递员手中接过报纸杂志,一份一份送到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发完了,踮起脚尖,在读报栏更新报纸。遇到社区开会或者活动,他就住在附近。不打招呼,他主动“活”下去,去附近的老虎灶上泡水。他的脚步有些蹒跚,但一丝不苟。“泡水”成了他的“固定差使”。晚上,他戴上红袖章,走街串巷,按铃“守望”。平时也是帮忙贴通知,贴海报。他把小区当成另一个家,经常来来往往;社区也很尊重这位淳朴的老人,把他当成社区的一员。
“用餐……”钟声回荡在雨夜,为每一个陷入甜蜜梦境的人送去一声祝福。远近的人们也认识了这位可爱可亲的老人,感人的故事在小区里流传。
4 .残疾职工先进事迹,张术平,男,汉族。1972 6月21日出生,初中文化,家住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桃城镇黄墅村土湾组,现任黄墅村助残员。从65438年到0990年,初中毕业的张术平成为一名木匠学徒,以改变家庭生活的困境。他勤奋好学,虚心向师父求教,终于练就了一手好木工手艺。此后,他一直从事木工行业,十几年如一日,贪婪而勤劳。凭借精湛的手艺,他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正当张术平梦想有所作为时,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2007年的一天,在刨床上做木地板时,刨工无情地将他左手的五根手指全部砍掉,导致左手残疾。从那以后,张术平就不再做木工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很迷茫,也很消极,但最终他选择了勇敢面对这一切,重建对生活的信心。参加了县残联组织的特色水产养殖培训班后,他瞄准了甲鱼养殖业。2009年1月,与邻村(丰和村大义组)村民赖取得联系,建起了甲鱼棚。那一年,他投资3万元从事甲鱼养殖。那时候环境很艰苦。一是资金匮乏,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第二,技术不足。当时,张术平在海龟养殖领域还是个“门外汉”。他尽最大努力克服许多技术困难。凭着虚心学习、大胆创新的精神,他在第二年1月取得了初步成果,不仅收回了全部投入成本,还略有盈利,获得了回报。尝到甜头的张术平更有动力了。随着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他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效益越来越明显。才2011年一年就净赚了20万。
张术平依靠自己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改变了命运,开辟了新的事业。然而,看到他周围的村民,特别是残疾人,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张术平的眼里充满了焦虑。诚实正直,有事业心,乐于助人。他脑子里有一个想法,就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带动周围的村民,扶持当地的贫困残疾人发展甲鱼养殖,共同致富。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县残联的支持。现在,在他的带领下,当地有12个甲鱼养殖户。当其他农户有问题和难题时,他免费给予技术指导,毫无保留地帮助别人。他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12龟农家中进行义务指导。在他的影响下,12甲鱼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得到提高,成立了甲鱼养殖协会,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
残疾人本身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怀,但张术平却设法去关怀他人。2010起,在黄树村担任助残员,同时在发展甲鱼养殖的同时致力于服务残疾人,受到大家的好评。工作中务实、勤奋、刻苦,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己。2012获郎溪县优秀助残员称号,2012当选桃城镇残疾人协会主席。
有理想有目标才有未来。张术平计划在2013重建一个甲鱼棚,总投资约40万元。在扩大甲鱼养殖生产规模的同时,他将建设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更好地为当地残疾人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