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讲座三稿
一个小学一年级数学讲座的草稿
一、教材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三节课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左右是一个持续的学习。但知左知右比知前知后更难。“左右”的意义和相对性应该有更强的空间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为以后理解三维图形、建立立体感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
(1)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欣赏其相对性。
(2)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初步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5、教学难点: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二,口语教学方法
本课程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学习,利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广阔而独立的空间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和操作中认识和体验。
1.首先,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左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从原有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左右手能做什么;“寻找”好朋友就像你的左右手;“做吧”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秋千”学习工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右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学生感到亲切而不枯燥,乐于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身边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左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除了了解和体验“左右”,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理解,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三,理论学习
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好动,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中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所以学生的学习要以活动为主,从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关于“左右”的感性经验,但可能判断不准,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说、看、做、摆、看、练等活动,逐步加深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
1,说。从生活经验出发,说左右手分别能做什么,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
2.找到。就是找到像左膀右臂这样的好朋友,是对左和右的进一步理解。
3.动手吧。这是一个听口令做口令的小游戏。除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左右的区分。
4.钟摆。通过放置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将对左右的理解转化为得心应手的知识。
5.看啊。这是为了让学生观察右边的事物因旋转而产生的差异,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6.练习。巩固“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四,谈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对绪论的兴趣
1,对话:学生,调皮,微笑。他们通常喜欢玩游戏。你喜欢吗?喜欢的请举手。你知道你握着的是哪只手吗?(右手)然后另一只手是(左手)。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左右(板书)。
(二)经营活动,认识左右
1,个人经验,初步感知。
(1)右手除了举手说话还能做什么?(用筷子吃饭,用钢笔写字...)左手呢?(吃饭的时候左手拿碗...)
(2)我的右手和我的左手是好朋友。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你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
2、一个小游戏,进一步了解左右。
(1)移动:张开左手摇一摇,张开右手摇一摇;伸出左手向左转,伸出右手向右转。
(2)听指挥做动作: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跺左脚,跺右脚,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
3、摆学习工具,分清左右。
(1)手动摆:铅笔在最左边;刀在最右边;铅笔盒在中间;橡皮擦在铅笔盒的左边,在铅笔的右边。尺子在刀子的左边,在铅笔盒的右边。
(2)说:左边的橡皮擦是哪个数字?右边的橡皮擦是哪个数字?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3)扰乱学习工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和交谈。
(三)引导观察,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同桌的同学面对面站着,观察自己的左右手。你发现了什么?
(2)转动方向,观察左右的东西。你发现了什么?
(3)总结:方向变了,左右也变了。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解决教材第60页“找到”的问题。
显示挂图:
老师:这个孩子遇到了一个难题。你能帮他解决吗?孩子想去小明家玩,但上楼左转才想起是小明家。小明住在哪个房间?
(2)解决第三个问题“练与不练”。
a、老师:停车场的经理听说你学到了新知识,想请你帮忙解决一个问题,看看是什么。
b、展示挂图:右边的公交车是第五辆,一* * *有()辆车。
C.谈谈你的想法。
(3)解决第五个问题“练习与实践”。
a、出示挂图:想一想,都是靠右走的吗?
b、小组讨论、交流
c、走一走楼梯,自己体会一下。
D.总结:不仅上下楼梯要靠右走,走在路上也要像这些孩子一样靠右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5)总结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
(6)扩展和延伸
第二小学一年级数学讲座草稿
第一,据说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入学前都经过学前教育。很多孩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对100以内的数字有了初步的认知,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100以内的数字。但在孩子心中,100以内的数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这节课的教学是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估算和比较建立数的意识,为以后学习数学的其他知识打下非常重要的基础。
二,谈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数字的过程,感受100以内数字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字就在身边。
2.有100个对象使学生独立,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对“一”、“十”、“百”有了感性认识。
3.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体验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认识100以内数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三,说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灵活地统计100以内的数字。
难点:计数过程中整数十位的连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主要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工作,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四、教具和学习工具: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习工具的选择上,尽量给学生提供熟悉的材料,如红豆、铅笔、巧克力豆等...这些材料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新奇,可以提高他们对计数的兴趣。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过程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努力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秉承这一指导思想,力求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安排了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动人心的介绍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助的活动。老师和学生有一个数数比赛,在数数的过程中,要用手势比较数出来的数字。之所以要相互配合,是考虑到对学生“手口一致”的训练。数数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嘴型和手势。如果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老师会两个两个地数。如果学生两个两个地数,老师会五个五个地数,甚至十个十个地数。这样的安排,从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趋势来看,既能了解学生的出发点,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计数方法。多样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b、操作查询
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这一环节分为三部分进行教学。
1,第一数,估计,初步观感100
让学生树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数感的建立主要依赖于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实。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熟悉的材料,比如红豆、巧克力豆,并合理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教学。
(1)数20颗红豆。让学生们看看。20颗红豆就这么多了。首先,感受一下20颗红豆的个数,提出这个问题:100是多少?很自然地在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的数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
(2)让学生抓一把红豆,估计100是否足够。如果不够,再抓一把,直到他们觉得够了。
(3)验证结果,每组一个一个数,看哪组最准。通过学生独立计数100以内的数字,认识到数字是在计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为摆脱抽象数字做准备。
(4)估计一个袋子里有多少巧克力豆?通过这一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估数能力,进一步认识到估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的数学。
2.再次计数,建立对计数单位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100。
虽然也在算,但是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就数100,让人一看就是100。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自己方便快捷的方法去数,在运算中发现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百。
3、第三遍,了解数的构成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子来讲授本课的难点——数的过程中整十的联系和数的构成。这一教学环节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数出35根木棒(铅笔)实物,边摆姿势边让学生说出有多少个十和一。然后设置为42。当设置为39时,问:39中有多少个10和1?九个里一遍又一遍是多少?一个* * *里有多少个十?是几十吗?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加深对对数的构成的理解。
(2)脱离实物,加强训练。想一想,57有多少个十和一?从57数到73和59时,强调上面提到的类似问题。通过再训练,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由感性变为理性,由具体变为抽象,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3)小游戏。师生对话,学生对话数数游戏和数的构成训练,既能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又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小练习,用你学过的数字说一句话。通过学生用所学的数字说一句话,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促进数感的培养。
第三小学一年级数学讲座草稿
老师们: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减法。
首先,简要分析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减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单元1 ~ 5单元“理解与加减法”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1 ~ 5的数字,掌握5以内数字的顺序和每个数字的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是引导学生认识减法的意义,探索5以内减法的计算过程,并将运用自己对5以内口算方法的理解。
二、学习情境的分析
因为学生之前接触过加法的计算,对计算问题不是很陌生,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乏的是对减法意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要用减法。面对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设计要更有趣味性,问题设计要有梯度,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认知。
三、教材分析
减法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二次接触计算。本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字的分解和合成。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在这个过程中,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最初的数学意识。
第四,教学目标
根据对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演示,让学生知道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出减法公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差与归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3.通过学生的操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和重点
基于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透彻理解,确立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通过动手练习突出重点。
难点:我能利用数字的构成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通过优化算法的多样性来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的创设
第一步,复习旧知识。激发兴趣,为知识做准备;
在课程复习中,我出了三道题,分别是计算题(从1到5,从5到1),顺序填数和5以内的除法和组合。通过口头回答,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5以内的减法做好准备。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新知识,训练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初步探索的能力。
我在两个层次上组织教学。
第一个层次是会减法,懂意思。
这分两步完成。第一步,通过手握气球演示,四个气球飞离1个蓝色气球,手里剩下三个气球。然后老师引导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感受,然后全班交流。
最后,老师解释:四个气球飞走了,1个蓝色的气球是指从4中去掉1,算出还剩几个。(老师边说边示意去掉)列出公式:学会计算,掌握第二关的方法。
拿出木棒,先拿出四根木棒,再拿走1根木棒,让孩子数数还剩几根,进一步建立减法的意义,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列出公式4-1=3,让学生感受减法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学生认识“-”和“=”,正确读出公式。
(二)知觉减法的意义
这个环节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讲授减法的意义,二是编写和阅读减法公式,三是减法公式中数字的意义。
1,减法的意思
以桌子上的五根棍子为例。拿走两个,还剩几个。我们用减法来计算。突出“分离”,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
意图:鼓励学生发现物体,引导学生理解减法公式中数字的含义。
2.减法公式的书写和阅读
先知道五的含义,用放棍子的方法分开,然后写出5-2=3,这是教减法含义时写的黑板。本文引入“-”,将“分离”转化为简洁的数学语言,即减法阅读。
3、减法公式中数字的含义
在理解减法含义的同时,公式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预设:如果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主题图,分别谈论数字的含义;如果学生没有多角度观察,可以在解释完一个数的意义后,适当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发现,然后再谈数的意义。
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公式中数字的含义,即不同的观察角度或不同的主题图,虽然公式相同,
但公式中数字的含义却大相径庭。
4.加法意义的巩固
结合桌上的五张碟片,再次加深对减法的理解。根据棒子的例子,再次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写出公式并正确读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用手、用嘴、用脑练习,运用多种感官。学习过程由静变动,由难变易,思维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
第二个层次是深化练习,利用教材p27页的“做-做”加深联系,让学生真正掌握减法及其意义。
(三)学生活动巩固减法的意义
用书中的“做一件事”和学生自己的例子来说明减法的计算及其意义。
(四)联系生活,丰富对减法的理解。
意图:拓展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既能巩固减法的意义,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黑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