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画角”

课程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42页。

分析教材和学习情况

画角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单元的最后一个内容。其认知基础是学生已经用量角器测量了一个角度的度数,掌握了角度的基本分类。本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按照画角的步骤正确地画出规定度数的角,初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养成画后仔细检查的习惯,加强测角和画角的沟通和联系。

在教材中,直接画一个角有三个基本步骤:首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与射线重合;然后在量角器对应的刻度线上点一个点;最后以所画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刚画的点画一条射线。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我感觉如果直接按照这些步骤教学生画画,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画,不容易掌握。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尝试画角,在画的过程中逐渐体验画角的步骤。但是如何保证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的画出角呢?通过反复学习课本,我认识到画一个角其实就是从一个顶点画两条射线,这就是角的定义。问题是如何保证两条射线形成的度数符合要求,所以需要使用量角器或三角学等工具来确定第二条射线的位置。想到这里,我立刻有了一个想法,就是先用学校的工具或者手势摆出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度,然后在量角器上摆出一个相应度数的角度,最后试着根据角度画出一个相应度数的角度。这种教学方法既将画角和测角有机地结合起来,又为学生自主探索画角的方法设置了一个梯度,还培养了学生用工具画图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量角器画角度的方法和步骤;

2、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3.初步学会用一对三角形画特殊的角;

4.体验用量角器画角度的过程,在探索中学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学习经验。

教学重点

学习用量角器画角度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困难

学会用量角器画角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PPT课件、量角器、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基础练习。

(课件演示)口算:

12×6= 25×3= 180×4= 15×6= 180-45= 60÷4= 36×2= 29×2= 17×5= 96÷6=

设计意图:口算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提高口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所以每次课前都要进行口算的热身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利用课件展示口算,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

第二,引入新课。

学生能画五角星吗?

(课件演示)

一个标准五角星和五角星的两个基本数学特征;

①五条线段长度相等;

②每个顶角都是36度...

现在你觉得怎么才能画出标准的五角星?

如果能画出36度的角,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板书:画角)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画一个标准的五角星作为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入新课。根据五角星的两个数学特征,每边等长,每个顶角36度,我指导学生画36度角,并进一步探索如何画指定度数的角。

第三,探索画角的方法。

1,摆角。

请用小棍在纸上画一个36度左右的角。

估计接近了吧?你打算怎么测试它?(借助物理投影展示学生的36度角)

(三角板、量角器等。)

看来,要画出准确的角度,不能只用目测,还要用三角板、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2.试着画一个角。

试着根据你设置的36度角,用工具画一个36度角。

3.沟通如何画角度?

(借助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和交流。)

4.试画一个60度和105度的角。

(多媒体展示了画角的过程。)

5.如何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学生交流绘画方法。

设计意图:画出准确角度的前提是一个角度在你脑海中的大致样子。因此,在讨论一个角度的画法之前,先让学生做一系列的活动,如摆角、估角、辨角,以达到准确画出指定角度的效果。实物投影等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操作过程,直观、生动、准确、方便,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巩固练习。

1,纸张折叠角度(90度,45度,135度等。).)

折叠后,问学生:可以折叠多少度?

2、(多媒体展示)拼读:用三角形拼读,说什么特殊度数的角可以拼读,怎么拼读。

动词 (verb的缩写)家庭作业:

用今天学的角度画法画一个标准的五角星。

设计意图:在课结束时,让学生画一个标准的五角星,可谓自始至终呼应,学以致用。

一般性评论和思考:

这节课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特别是在课堂上,充分允许学生荡、画、折、拼,使学习过程轻松愉快,学习效果明显。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以下几点: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画一个角的内容很抽象,很枯燥。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开始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个漂亮的五角星图案,让学生眼前一亮,及时设置了一个矛盾:五角星学生在大都市画画,一个标准的五角星学生能画吗?那么怎么画呢?把学生对五角星图案的兴趣及时引导到画五角星的话题上,进而表现出五角星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五条线段长度相等;第二,五个顶角都是36度。这就点出了这节课的主题——学习画角。在这样的悬念下,学生学习画角的热情自然高涨。

2.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至于画角的方法,教材直接展示了如何借助量角器画65度角,配套教材的媒体资源中也有相关课件,也直接向学生演示了画角的步骤。但是,经过慎重考虑,我放弃了这种做法,而是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引导学生探索画角的方法。①先让学生用棍子或手势画一个36度左右的角。这一步看似多余,其实不然。我这么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后面的角画做铺垫;二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2)学生比较角度时,我问:如何检查你的角度是否接近36度?有的同学用三角形上的30度比,说应该比30度略大;有的用量角器检查是不是36度,让学生明白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需要用到三角形或者量角器这类画图工具。根据36度角,同桌互相帮助,试着在纸上画一个36度角。因为之前测试角度的经验,如何将量角器对准画出的角度,所以在这个环节,大部分同学都能想到在几个关键的地方标注的方法,就像班上两个同学用的量角器中心是一个小孔,为标注角度提供了方便。可以直接在中心点、零刻度线、36度刻度线上画一个点,然后把中心点和其他两点连起来画一个36度角。在教学中,我以这种方法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讨论,从而找到其他量角器可行的方法,即先固定其中一条边,可以是画点或线,再找到另一条边的位置,最后连接第二条边。这样,在学生的尝试、报告、讨论、交流等过程中,就产生了画角法。,特别是借助物理投影,把学生的方法和问题及时暴露给全体学生。老师没有给学生示范,也没有限制,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上真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画画一直是学生的障碍,画一个角更是难上加难。但这节课,一个角的画法,自然是从学生的设置、测量、绘图等操作中总结出来的。画角的本质是先固定一条边,然后根据角度确定另一条边的位置,再画另一条边。固定一条边的方法,不仅可以画出边,还可以先确定顶点,然后如本课学生所示指出零刻度线和另一条刻度线的位置。这门课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用传统的木三角和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操作时,不仅笨重(力度小的时候会滑下来,力度大的时候会很难调整),而且不直观(因为不是透明材料做的,有时图中的线需要加长)。老师把画图工具在黑板上翻来覆去,给学生的印象是还是看不懂。在这门课上,老师和学生都使用物理投影。

4.培养学生的绘画习惯。学生在画的过程中经常徒手画,有的画完也不检查。在这堂课上,我特别强调,不仅要用目测,还要用三角板、量角器等绘图工具。另外,我们在展台上用量角器多次测试所画的角度,积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