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步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由于一些老师把阅读能力等同于记忆能力,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很容易让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因为教学只注重单词、语法、修辞,把课文当成基础知识的教材,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一旦支离破碎,自然就失去了生命和魅力。文章是情感的集合,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对文章有了感情,才会有兴趣深入学习文章。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情况,还原作者的写作环境和内容。而小学生社会阅历和阅历都很少,如何对文章有更直观的印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解决。为了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在课前深入挖掘文章的特点,精心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图片甚至实物,让学生尽快进入阅读情境,在课堂上有直观的感受。比如讲解《雨滴》(高一上册)一文时,考虑到高一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创设与雨有关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对雨过天晴后的情景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2.通过课堂提问,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小学课堂上,长期的教师讲、教师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依赖,从而使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成为一句空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我在教《灰鸟》(初三上册)的时候,先问学生:“你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时,一个学生说:“看了课文,我知道列宁很喜欢这三只黑鸟。我也想知道列宁在其中一个找不到的情况下是不是很着急。”另一个学生说:“我知道那只雀很吸引人,但我还是想知道那只雀去了哪里。”.....同学们互相抱着,我的问题拓展了他们的思路。他们还问了很多问题。通过分析整理,我总结成三个问题:(1)麻雀去哪了?(2)灰雀找不到的时候列宁做了什么?(3)黑鸟是怎么回来的?我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就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深入学习课文的同时拓展了思路。
3.通过整理上下文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只有理清文章的脉络,才能让学生掌握文章的思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能力,学会有条不紊的表达。小学生还处于阅读的初级阶段,所以选文的脉络比较清晰。小学语文课本中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课文,如《海上日出》(五年级上册),在第三段花了一大段描写海上日出的美丽画面:一是描写太阳露出了小半个脸;其次是描写太阳向上爬,太阳冲破云层,阳光普照;最后描述一下太阳旁边的云。有很多文字是按照时间和事情的顺序写的。另外,说明性文章一般是按照总开头的顺序,由近及远或者自下而上来写的。比如《翠鸟》(三年级下册),作者先在第一段写了“它的颜色很鲜艳”,然后按照头、背、腹部的颜色来描述。属于总论的典型结构。通过对课文脉络的梳理,让学生举一反三,掌握文章叙述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逻辑能力。
4.通过文字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课文时,如果不展开想象,不知道如何再创造,那么学生脑海中出现的只能是一行行的文字,而没有由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就不可能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自然也就没有欣赏的乐趣,更谈不上理解作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我的战友邱邵云》(六年级上册)中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一场熊熊大火将邱完全笼罩,而他却像火中的一块巨石一样一动不动。读课文时,我让学生联想每个人不小心着火、被开水烫伤时的词语、表情、动作,然后引导学生边看课文中的图片边展开想象。“通过画面中士兵邱的眼神、表情、动作,你能想象他此刻会怎么想吗?”学生们举起了手,通过想象踊跃发言。比如一个学生说:“他想,为了打赢这场仗,我就是被烧死、烧死也不能动!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经过大家的想象,这个人物邱立刻活了过来。他不仅出现在学生面前,还作用于他们的内心。他的形象不仅变得更加真实生动,在学生心中也更高了。
5.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思想性丰富,每一篇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感情,不仅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实现,还可以通过朗读来实现。朗读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反复朗读重点段落。文本所表达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都蕴含在具体的语言中。对于一些表达深刻或生动的关键段落,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琢磨,大声朗读。只有在朗读中体会到美和深刻的含义,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教师要进行范文阅读。教师的范文阅读可以传递感情,让学生、老师、作者都有情感的声音。同时,通过老师的范文阅读,学生也可以学到老师的一些阅读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只有阅读水平提高了,学生才会在写文章时揣摩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美,被文章中的情感所感染。第三,教师的范文阅读一定要充满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因此,教师在做范文阅读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充满精力和青春活力,从而给学生以蓬勃的感染力。
6.参照课文,促进学生读写结合。
正文只是一个例子。读课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读,更是为了应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思考学用结合,在读与写的结合上下功夫。写好作文的前提,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更要从文本中学习和借鉴。小学语文课本上有很多漂亮的文章,要学习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和描写事物的方法。比如《鸟的天堂》(四年级上册)第二部,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文章首先简单描述了“起初周围很安静”这句话,为下文鸟类活动的“热闹”场景奠定了背景。然后,作者按下“点?脸?从鸟形、鸟声、鸟色、鸟动作等方面多次运用排比句来描述“点”的思想,生动地描绘了百鸟争鸣的热闹景象,提醒人们鸟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像《鸟的天堂》这样的文章,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首先,鼓励学生多摘抄,其次,鼓励学生多练习写作。练习写作可以写读书心得,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段。只有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不断提取和模仿写作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最终学会独立学习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