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与同伴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一个发展过程,它适应小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也与小学生在班级群体中的集体活动经历有关。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最初是基于外部条件或偶然的兴趣,比如住在同一条街,同一栋楼,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父母彼此熟悉。后来,他们逐渐建立了新的交往标准:一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兴趣、习惯、性格、经历相契合的人作为朋友;其次,他们倾向于选择品行受到社会赏识的人做朋友,比如学习成绩比自己好的,或者能力比自己强的。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性别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喜欢的同伴性别选择的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青春期前的小学生倾向于选择同性伴侣,这种情况在小学有所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同性的小学生兴趣和活动相同,便于相互合作和交流;其次,对同性同伴的选择也体现了小学生性别认同的作用。所谓性别认同,是指对自己性别的正确认识。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投身同性活动,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这将有助于小学生接受自己的性别,逐渐形成符合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的行为,最终适应社会生活。
另外,小学生的同伴交往中也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男生,尤其是大三的男生,经常通过捣乱来接触女生,比如上课的时候把女生的文具藏起来,在课桌之间划一道界限,说明这些男生对女生有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和女生都会表现出微妙的变化,比如拘谨、害羞、故意冷漠等。这些行为特征都是小学生异性交往的特征。
(二)与父母沟通的特点
虽然小学生与同龄人的交流明显增多,但他们仍然与父母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仍然对父母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学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发展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家庭中,父母对小学生施加影响主要通过以下渠道:一是教学,即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直接向小学生传授各种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二是强化,即家长通过奖惩手段强化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巩固这些行为规范的地位;第三,榜样,即父母往往是小学生最先开始模仿的对象。他们模仿父母,学习他们的行为。第四,安慰,即小学生对父母的依恋,使他们容易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忧虑和烦恼,以获得父母的安慰和帮助。
(三)与教师交流的特点
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其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关系。相比幼师,小学老师更加严格,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和社交技能,还要对学生的作业和品行进行监督和评价。相比中学老师,小学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更加细致和权威。
几乎每个孩子刚进小学大门的时候都对老师充满了敬佩和敬畏,老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还要权威。老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话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绝对服从的心理有助于他们快速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在增强。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服从和信任具备五个条件的老师。他们对老师的态度开始转变,开始评价老师,对不同的老师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运动、严格、耐心、公正、博学、体谅同学的老师。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会影响学生对老师的反应。他们经常正面回应自己喜欢的老师,负面回应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比如同样的批评,如果是来自小学生喜欢的老师,他们会感到内疚和羞愧;如果出自小学生不喜欢的老师,他们会反感和不满。因此,教师努力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其教育理念的有效实施。
影响小学生与教师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的期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广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行为表现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师期望的影响。教师一般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信息形成对学生的期望;当老师对小学生有很高的期望时,他们会对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善良、开朗和友好的行为,比如点头、盯着学生看、多说话、多提问、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更长、多表扬学生等。老师对待学生的不同方式传达了不同的信息。比如期望值高的学生失败是因为不努力,期望值低的学生失败是因为能力不足。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向小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表现出自己的良好期望,要热情鼓励他们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