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怎么落实?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相对稳定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对语文的风格、兴趣等文学、文章素养和人格素养。其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改革和优化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第一,注重在阅读中提高思维品质的能力

(1)引导提问,激活思维。

巴尔扎克对世界说:“打开所有科学的钥匙是没有意义的...而人生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问为什么一切都会发生。”无独有偶,陶行知在《创造儿童教育》中也提出:“发明千千的出发点是问。动物比人还不如,不会问活不活。智者问聪明的问题,愚者问愚蠢的问题。人力胜于自然,只在一切。”显然,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要在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激发学生的提问欲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难点、矛盾、异常的重点问题,抓住文章的问题,抓住文章中词语、表达的重复问题,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问题,多角度、多方向提问,引导学生学会多途径解决问题。在《迟到》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掌握整句的全文。“我爸爸很爱我,但他对我的管教非常严格,非常严格。”理解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词和句子。读完描述小海印和他父亲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后,引导学生讨论并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我父亲为什么打我?”很明显,海印在被打之前激怒了他的父亲,然后他引导学生练习从多个角度提问,深入思考他的父亲为什么打我,如果他不打会怎么样?进一步了解父亲的内心世界;最后,抓住父亲给我一件花夹克和一个铜板的细节描述,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之前的疑惑。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和学生间的交流,我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感受到了一个爱孩子、管教严格的父亲形象。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基本达到高中阶段“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提出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在一次次的提问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2)课文对话,阅读理解。

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语文课要体现“书声朗朗,情意绵绵”。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是理解和感受的前提,深刻的感受建立在深入阅读和积极思考的基础上。你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多,你的自然感觉就会越丰富。《我的家乡在北京》是一篇既有质量又有美感的文章。在教学中,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自发地感受课文的内容。我抓住课文中优美的段落,通过让学生单独、默读、自由、共同阅读,全方位接触课文语言。当学生通过朗读来体验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景时,让他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这些阅读点的实施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语言实践与感悟交融,阅读中的感悟更能促进学生读好书。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示范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默读、师生合作阅读、同步阅读、音乐阅读等。,教师无需过多解释,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和思考,受情感的影响。

(3)从想象入手,入境。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图像的再创造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的画面,进而引导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进行想象,走进作者的内心,更深刻地体验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通过朗读,可以进一步品味语言的魅力,真正突出语言的特色,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二泉映月》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从“阿炳失明,整天戴墨镜,弹胡琴,买艺术品”中活过来。。。。。“在这个描写中,想象阿炳的一生,进而认识到他坎坷的命运,认识到阿炳通过琴声表达悲愤和人生感悟。在此基础上,他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悟情境,在阅读中体悟感受,从而激活文本中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多姿多彩”,体会作者心中流淌的情感。

第二,品味语言,通过积累学习审美和文化传承。

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应充分利用其价值。嫦娥奔月,一个民间故事,从古至今代代相传,因为它包含着动人的美!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着重阅读语言,充分感受人物形象,从而带孩子进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净化,理解美的真谛。正文题为《嫦娥奔月》。授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周益民对这篇课文的解读。他抓住了“美”的另一个层次,瑰丽、柔和、美丽、甜蜜、忧伤……来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这个设计很有创意,但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可能没有城里的孩子理解文中的“柔”“甜”“悲”那么准确。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就按照书后面的习题要求,把课文复述了一遍,把握了事情的先后顺序,以“智取逢蒙——嫦娥奔月——后羿追妻——许愿嫦娥”为线索。我把《嫦娥奔月》作为重点部分,嫦娥吞下了仙药。发生了什么事?通过阅读第六节的音乐,直接带孩子进入“嫦娥奔月”的部分。美丽的文字,美丽的画面,当嫦娥变得轻盈,她飞出了温暖的家,飞出了熟悉的村庄,越飞越高。这是多么美丽无助,多么荒凉,多么美丽,这是一种悲哀的美。通过画面的想象和音乐的渲染,让孩子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们通过这一段的“悠悠飘飘”和“蓝蓝”这两个重叠的词,去品味这段文字的美,环境的美,嫦娥心灵的美。

其次,多利用课外资源,让学生积累更多优美的语言,通过主题阅读、背诵古诗词和国学经典、欣赏优美的段落,给学生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第三,习得语言,在练习写作的同时学会运用和创造。

阅读是吸收和积累,写作是内化和运用。只有在阅读中“积累”,写作才能“细化”,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加强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北师大的教材为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供了空间,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一年级学生学完《我快乐》这首诗后,指导他们练习写作是及时的:想想,孩子们,还有谁是快乐的?小朋友说:“我是一只小乌龟,我会在水里游泳,我很开心。我是一棵小树,我会结出果实,我很快乐”等等。学完《清明上河图》中描写集市繁华的部分后,让学生模仿老街上花会的热闹场面。学完爷爷的芦笛,安排学生写晚上一个人在家的场景。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有话可写,往往会有神来之笔。在一次又一次的写作实践中,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创造精致的语言。

第四,探索实践,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1走进教材,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本中的探究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比如六年级的时候,花与生活的调查报告就发表在第一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确定自己调查的内容,制定好活动计划,然后分组进行工作:收集材料、写调查报告、准备方案等。,最后展示了活动。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其中,去图书馆和网上查找资料,对家长和邻居进行访谈,编儿歌,画鲜花等。最后,每组的孩子们在班里做了一个报告:详细的信息介绍,丰富多彩的朗诵,悠扬的歌声,精彩的绘画...课堂上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增长了关于花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也自然锻炼了能力。

2.走出课本,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展阅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学生仅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是不可能学会表达的。因此,既要把学生带进课本,也要把学生带出课本,扩大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做到。在课堂上,每节语文课都会留出3到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开与这篇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者做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实验。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课后加强课外阅读和练习。练习语文和生活,比如“聆听音乐之美,发现绘画之美,欣赏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科学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说,都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为他们创设“语言文化”的生活情境:竞选班干部、课前三分钟发言(点评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举行主题班会、班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学、体育、科技等竞赛等。甚至读经典,交朋友,聊天,玩QQ空间,发微信,写作文,写旅游指南...这样就可以让语文生活化,让学生在“语言文化”的生活中体验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让语文学习和生活应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这些教学尝试中,我意识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在教学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