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读数学题的习惯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问题。
1,读一个数一个符号。初学加减法时,要求学生用手指一个符号一个数字地读。比如“3+6=()”读作“三加六等于几”,“7+()=9”读作“七加几等于九”。至少读两遍。如果不理解,可以再读一遍。首先,学生必须养成阅读问题的习惯。家长千万不要觉得简单,无所谓。好习惯从进学校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2、逐字阅读,如果有图,还要观察图片,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因为大三学生没多少素养,独立阅读书面题就更难了。教师要示范或引导朗读,或者在黑板上放大生词的音标(不要以为数学课上音标不重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读题。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思考题目中的关键词、重要数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一次典型的期中考试是大多数学生在一道应用题中犯了一个错误。当时只是觉得可能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但是很快就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我记得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妈妈买了一些糖果,小明吃了四个,还剩六个。妈妈买了多少糖果?我辅导一个学生的时候,让他先看题。他念道:妈妈买了10块糖果,小明吃了6块。还剩多少块糖果?后来我才知道,他不是唯一一个这样读的人。但是当老师给他读题目的时候,他没有学习障碍。分析原因,我认为是平时的阅读方法不对,阅读题的训练不够,学生独立做题的能力差,导致了眼高手低的现象。而且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老师,还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因为学生刚进入一年级,识字水平有限,家长很容易插手。老师和家长读题时,语言连贯,基本读出了句子中的逻辑关系,学生容易理解。学生自己审题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学习过程。他可能要花三遍、五遍甚至七遍、八遍的时间,才能先把单词认出来,然后读成连贯的句子。如果剥夺了学生这种学习机会,将来会形成学习障碍。
3.边读书边思考,与生活结合。图书馆有60本书,我们借了35本。还剩多少本书?在做这道题之前,我会让每个学生先看一遍。然后让学生找出:题目中已知的条件有哪些?有什么问题?了解了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回答就会容易很多。
另外,要注意阅读的速度。一般来说,慢慢说比较好,基于对信息数据和问题的准确感知能力。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仔细,不加词不减词,甚至为了更深层次的话题而谈词。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捕捉信息和数据的能力,为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打下初步基础。
第二,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同学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题,但是在看的时候往往一带而过。他们在没有完全理解题中条件的情况下就开始答题,往往因为阅读不慎而出现解题失误。所以,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问题,学会阅读。比如高一数学期末考试就发生了这种情况。“学校图书馆有90本书,一班25本,二班40本,二班多少本?”很多同学做“90-25-40=25”,以为是在问“还剩几份?”原因是没有认真看题,想当然的按照之前的情况做题。最重要的是我没有养成认真看题的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老师和家长需要很好的配合,学校家庭才能理解,才能动笔。
学生将学会如何阅读问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三,注意阅读方式的改变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物质形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把学生的眼动观察、口语阅读和大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读题时不注意停顿,语感很差,读题兴趣不强,导致数学意识低下,理解不了题的意思。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阅读指导: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读;可以单独看,也可以分组看;也可以以折中的形式,全班一起读。遇到图文结合的问题,我会让学生分角色读,比如应用题:老师读:“一节课种了54棵树。”"二班种了42棵树。"男生读:“两个班种多少棵树?”女生读:“一班比二班多种了多少棵树?”形式多样,学生兴趣当然浓厚。久而久之,养成了看题的习惯,理解题意的能力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