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在改变过去封闭僵化的局面,变得日益开放,充满活力。但也要看到,现在很多语文课已经不是满满当当的书了,学生课后对生词还很陌生,对课文的主题也知之甚少。在课堂上,说、学、唱、下棋、书画就像是一个文艺表演的舞台,不再是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1,双基已被忽略。在新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标准提出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的“讨论练习”都弱化了知识内容,一些教师不太注重对课文的解读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注重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他们匆匆浏览课文内容,对难懂的单词理解不清楚,所以做了大量的迁移,在课文中发挥。做一些思想教育和精神修养,好像教学涉及到“双基”,就不是新课程了,只是把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把“知识与能力”束之高阁。
2.教室无限开放。一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片面追求跨学科学习、愉快教学、活跃教学氛围,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中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比如有的老师热衷于语文课上的游戏和表演,有的老师热衷于语文课上的实验和操作,有的老师热衷于让学生叠卷子、画画、唱歌,等等。这些活动让小学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由于很多活动脱离了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耗费大量时间,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贵的新局面,失去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失去了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语文课程成了大杂烩。
(B)老师成了主席而不是主任。
根据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教师应该是教学的主体。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和实践的机械性,一些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看似平等,实质上却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老师作为主席出现在教室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灵感无处不在。因为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太多了,一套一套,学生跟着马不停蹄;表面上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也在不断思考老师的问题。但这种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的提问,很容易让学生走入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长此以往,学生学会了迎合老师的意图,却缺乏自我个性化的解读。
2.学生是身不由己的。现在课堂上流行一些语言:“读你喜欢的哪一段!”“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由于缺乏精髓,不分场合地机械追求“新”,指导技巧不足,不和谐随之而来:许多学生读最简单的段落,乱唱乱读,随意交流...这时候老师是否应该收回命令,进行干预?退一步讲,学生被指示移动,但由于能力所限,选择没有深度,置身于课文重点之外。他们应该怎么做?我在课堂上看到的更多的是——真想法,假咨询!表面“自治”之后,依然是“专制”和“注射”!
学生成为上帝而不是主体。
老师是“主席”是课堂的一个极端,“学生是上帝”让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节课,老师按照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当神,阅读、谈论若干问题,熙熙攘攘,畅所欲言;另一方面,老师只是跟随者和欣赏者。于是,在“把失去的课堂还给学生”这句妙语中,课堂一下子变成了“放羊”。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至上。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应该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没有老师的广阔,人生阅历没有老师的丰富,人生感悟没有老师的深刻...文本解读的多样化对学生来说是“说者无罪”。但是很多老师曲解了“个性”和“独特感受”,对学生的非理性解读不置可否,对错误不及时纠正,甚至视之为创新!忽略脱离文本主题、脱离文本语境的“独特体验”。
2.欣赏《泛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渗透,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激发他们的心理自信,赏识评价在课堂上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但在“欣赏”评价的幌子下,点的赞不绝于耳,绝对的高帽随便分发,欣赏性评价一统天下。教师否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忽视学生表现的智能成分,忽视学生答案的个性化内涵。不同的答案贴上相同的评价标签。老师好像怕得罪神仙和菩萨。本该是指导者、组织者、首席教师的老师,完全成了客人。
(D)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声明,而不是一种做法。
有些老师片面地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金字招牌”,仿佛没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就不是新课堂!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无论是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过程缺乏整体把握。有的同学被要求交换结果后才进入合作状态。结果只能是学而不做,独立作战,用个人观点代替群体观念。有的没有明确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怎么配合,只能随便说说。有些小权威说话算数,学困生只能靠盲从。也有吵架和争吵,沟通和合作是不可能的...
(五)课件成了主角而不是配角。
课件可以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近年来,由于一些教师应用不当,它在课堂上从配角变成了主角,主要表现在:信息量过大,学生只能被五光十色的信息包围“陶醉”;整个课件都是已有的问题和“标准答案”,学生只能在课件的框架内连锁跳舞;大量的动画和音响让学生“乐于缺课”,冲淡了学习的重点和难度。
(6)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但知识的掌握不能代替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尽管一些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方面取得了偶尔的成功,但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却很低,主要是因为:
现在的课堂教学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两重性,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重工具轻人文。比如专注于单词的笔画、结构、意思、段落意思,而忽略了它们的应用。考试中出现了单词的顺序,要求学生不要写错顺序,考试中的一些单词有争议。这主要表现在追求分数上。只要学生能得高分,不管这种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比如有多少人推崇单调刻板的背文章方法,有多少学生在专注于背“标准答案”。原因是学生背了考试的文章,却无法真正掌握。他们一旦考完试,几乎就是“还给了老师”。
(7)教学方法落后僵化。
一、教案为主导教学:课堂教学按计划进行,每节课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课堂任务)。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定要绝不超越教案,不管学生是否知晓、掌握、提高,就催着学生按指定步骤完成教案,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这将是一个大错误。这一点在年轻教师中颇为意外。这其实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让课堂教学变得机械,缺乏活力和乐趣。
第二,以统一为标准的一致性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强调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作为教学的标准,导致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感觉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产生心理抑制,注意力分散;而发展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则因为跟不上节奏而举步维艰,导致失败和无奈。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化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但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现象:老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速度更快、学习成绩更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新鲜的观点和看法,但老师误以为引导得当,就跟着发挥好自己主观作用的学生走,一般学生和相对较差的学生就失去了发挥的机会。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上普遍存在,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平等交流成为师生关系的主线。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学任务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在这个师生交流的平台上,学生不仅需要老师的微笑和欣赏,更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的评价,更需要老师在相对平等中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平等。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学生自主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关系。我们反对过去教学中强迫学生接受结论的做法,也反对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说,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完成设计好的问题和步骤,履行了组织者的责任,那么,教师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独特的阅历、感悟力、对文本的把握和可能高于学生的深刻见解,履行了引导者角色的责任。试想一下,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让学生决定一切,那就一塌糊涂,没有老师的组织和指导。老师还会做什么?学校甚至可能不存在。
2、处理好张扬个性与价值导向的关系。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老师要有一种精神和洞察力,在独特的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一个支点!必须明确,新课标中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要求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影响,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基础上的,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会在失重和失误中制造隐患。语文教育的根本是表现生命魅力,培养人文情怀,蕴含精神魅力...文心合一,书与人合一。
3.处理好欣赏评价和是非辨别的关系。赏识评价的方向是对的,但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和惩罚。在课堂上,要根据思维的层次进行欣赏,同时要正视问题,艺术地、现实地指出不足。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让他们的思维专注于课堂教学。所以,课堂上科学的做法是摸清学生的思维轨迹,当学生的观点正确、独到时,就会理直气壮地表扬、肯定,放大“亮点”;当学生意见不够完整时,要不厌其烦地点击,培养“生成点”;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要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纠正“错误点”,让学生在平等的班级中得到个性发展。
(二)让自主合作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
目前我们遇到的问题不是老师没有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和时间,而是老师缺乏相应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迫切需要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应该提倡的是在自学的基础上,从启蒙开始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的相互启发和探索,不仅能有所发现,学到东西,还能培养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取长补短,变得更有见识,更全面。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习活动。第一,要组织自学,核心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是要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在互动中走向深入学习,又要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第三,组织全班交流,加强交流中的引导和调控,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和师生交流,让学生自我组织和建构,在这种组织和建构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让文本解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题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整体,在阅读中感悟东西,在阅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为此,我们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人文精神问题,实施双基本。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工具性。我们应该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学目的来看,如果一个学生连发音都要发错,而且经常有错别字和病句,那么即使他有很强的文学感知力,也很难表达出来。我们不能牺牲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来换取语文课的精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学习,获得本学科的正确价值观。
2.解决拓展创新和文本解读的问题。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加强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学习课文,那么拓展和创新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要倡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课文的对话。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阅读,在阅读中品味、琢磨语言,从而获得一些感悟,这是拓展创新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语言,逐步学会鉴赏,防止理解和鉴赏变成碎片化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教学,防止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和展开,鼓励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和学会阅读。
3.解决媒体应用和班级定位的问题。课件是课堂上的“必备品”。但这个“重要”不是指主要的和必要的,而是重要的。我们不能否认课件在课堂的某些环节和知识点中的重要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它,课堂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它。我们应该始终明白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它没有达到目的,它就是多余的,或者篡夺了主机的角色,我们的应用程序就会失败。因此,课件制作者在制作课件之前,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以课为根本;在制作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把抽象变成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丰富多彩的画面和生动活泼的动画上。这样做出来后就没有遗憾或很少遗憾,课件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繁华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