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小数的意义

上周去* *小学听了“小数的性质”这一课,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线段描述:1,例1:要求学生分别画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线段。老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样长。2.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老师:你发现了什么?生:0.1 = 0.10 = 0.100 3、从0.1 = 0.10 = 0.100你怎么看?生:0没用。老师:0(小数中的Where)在哪里没用?生:小数点后。4.例2:比较0.5和0.50的大小,说得通。生1,加一元,老师会指导你用计数单位和画线段来证明。感悟:一位年过五百的老教师,关注教学的生活,强调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种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也让我们一些青年教师感到惭愧。当然,我听了之后也觉得有些不足,而这些不足正是我们一线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所以借此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

1.知识教学需要一步到位吗?从片段3中,我感觉老师试图让学生科学地提示课程“小数点”的重点和难点,却没有恰当地把握和运用学生产生的生动但不是很规范(甚至是错误的观点)的观点。我觉得很可惜。如果我们利用情境,根据学生的陈述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明白一个小数的大小在小数点后不加不去是不会变的这一性质,我想会更好地突出这节课的重点。事实上,让学生一步到位地理解我们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和性质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逐步建构知识的意义。学生动态生成的真实但不完整(甚至错误)的认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只要使用合理,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