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听课的思考

本学期,陈红、贾、曹、田娜、郭晓丽、石亚娟参加了校园公开课。在学校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组织着,全体教师对活动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相互配合,为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听完以上六课,我深有感触:

1.教师在课堂上真实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效地把握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很多老师都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让老师和学生受益匪浅,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当然,也有一些老师对教材课文的把握和学习不够,课堂组织不到位,课堂效果不好。

2.传授基本技能和技巧。教师教学亲切、自然、大方,充满精神和激情,语言简洁、流畅、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黑板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设计合理、简洁、逻辑,课件设计颇似,有助于教学实施、学生学习和熟练操作;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驾驭教材能力强;课堂教学组织有序,能灵活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适应性和控制能力强。

3.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可以从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教育等方面体现,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体现学科特点;教学中重点难点确定准确,抓住重点化繁为简。

4.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内容的安排、组合、衔接、过渡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落实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思考、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体现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

在“三角形内角之和”的教学中,陈洪老师设计了组织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多媒体课件精美的教学环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大胆猜测,探究三角形内角之和是多少度。然后让学生通过测量、折叠、推理来确定三角形的内角之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风格,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彩带数学》的教学中,贾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节课的重难点,认真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把握教材特点,思路清晰。这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贾老师的课堂教学真实自然,没有表演,没有卖弄。说明公式很准,说明平时训练很到位,比对比链接,换条件,比表格都要清晰。建议将寻找数量关系时的信息放在一个屏幕中进行对比。

在“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曹老师引入新课,媒体展示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壳等物体,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的形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五花八门,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在这方面的真实水平。曹老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情景,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田娜老师的音阶教学体现了从强调知识到强调个人经验和实践探索的转变。学生掌握了标度的知识后,田老师设计了不同类型的习题,如线标度及其意义、放大标度、将线标度改写为数值标度等。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对音阶的理解是无法理解的。当标尺第一项为1时,标尺缩小,第二项为1时,标尺放大。刻度不是普通的尺子,而是体现了一种关系。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主完成的,老师只是适当的引导、归纳、总结,效果明显。

郭晓丽老师的《圆柱体的体积》一课,在有序的课堂氛围中,对圆柱体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概念和规律,还有针对性的练习。将所有知识点连成线、块,教学重点突出,效果良好。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训练为导向的教学特点。

史雅娟老师的正反比例复习,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自己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重新组织教材,力求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但要早下结论,花时间让学生深入探究问题,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去探索和体验,注意引导学生自己下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这次班级活动既体现了教师较高的基本素养和专业水平,也暴露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