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中小学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苏州市疫情防控文件)

上映日期:2022年4月13日

按照《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执行。

第一,学校准备

组织要求。

1.提前计划,为上学做好准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疫情风险等级和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中小学开学时间,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提前掌握开学前连续14天师生及其生活居住人员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居住史或其他异常情况,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制度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检查监督到位。

2.责任在人,保证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对有多个校址的学校,各校区要指定责任人和联系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和日常工作有序推进和落实。

3.该机制有效保证了防控效果。根据当地疫情和防控规定,制定并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防控“两案九制”措施,完善教育、卫生、学校、家庭、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合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疫情防控要求和方案,开学前对学校党政干部和教职工进行方案和计划专题培训。

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开学前要做好与公安机关、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的衔接,根据疫情情况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处置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场景、实战化的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指挥系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各环节快速反应、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5.明确要求,确保顺利开学。低风险地区的师生和员工,在健康状况达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后,方可返校。对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或其他特殊情况返校的师生,严格执行属地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48小时内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海外教师、学生和员工在未接到学校通知的情况下不得返校,将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进行管理。

6.加强宣传,做好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及时发布或者转发国内外疫情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防疫知识。引导师生、员工及其* * *住户,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除非必要,不要离开本省。在中、高风险区居住过的教师、学生、职工和* * *居民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告,积极配合实施卫生管理规定。

保障要求。

7.合理规划,做好防疫物资储备。根据师生人数,结合应急预案,学校要储备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且储备数量应不少于一个月的使用量,并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安全存放、合理使用、整洁卫生。做好消毒剂使用的培训和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在学校门口附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8.应接,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配合当地卫生疾控部门做好符合预防接种条件的适龄人群新冠肺炎预防接种和服务保障工作。坚持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鼓励无预防接种禁忌症的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对符合接种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开展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不能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

9.改善环境,保障学习生活安全。开学前,校园室内外环境要彻底改善,垃圾要清理干净。提前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运动场馆、图书馆、诊所、浴室等重点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通风,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清洁和消毒。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卫生管理的通知》要求,在开学前定期对学校食堂和学校饮水设备设施进行检查、清洗和消毒。饮用水设备和设施应经行业检测和监测合格,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损坏或陈旧设备,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料安全,开学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加强冷链食品包装和邮件包裹的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点。

10.人员配备,确保防疫工作到位。根据有关规定,学校根据学生情况全额配备校医或保健医生,并定期对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个人防护、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开学后学校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开学后

_ _ _关键环节控制。

1.在学校检查和注册。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动态准确掌握开学前14天教师、学生、职工及其* * *居民健康状况,以及高危地区居住史。了解新冠肺炎症状,督促有疑似症状者及时就医,按规定程序处理。

2.加强校园准入管理。全面控制所有进出校园的便道,对校园实行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和排查记录齐全。师生进校门都要戴口罩,核实身份,检查体温。参观者还需检查健康码和旅行卡并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入校时有疑似症状的,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并按规定程序处置。

入学后控制。

3.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两案九制”中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和联防联控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4.做好健康管理。坚持执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因病缺课跟踪登记制度等。,并借助信息化手段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学生及其* * *居民健康状况和风险暴露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帐”,重点监测师生症状。多种疾病的预防,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校园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和处置。因病缺课的师生要密切跟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帐。

5.巡逻重点区域。学校对门卫室、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食堂、宿舍、运动场地、图书馆、卫生室、浴室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进行日常检查,排查风险隐患,加强整改。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生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增加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频次。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容器的清洗消毒工作。

6.加强活动管理。应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安排组织活动,合理控制人员密度。加强校园聚会活动管理,非必要不举办;确需举办活动的,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缩小规模,缩短时间,保持距离。会议可以通过非高峰会议、在线视频或预先录制的会议材料的方式召开。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少去校外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科学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备用口罩。

7.保持你的手干净。学校的体育场馆、食堂、宿舍、浴室等场所应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配备洗手液或一次性消毒液。引导师生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部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或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搓手,避免用不干净的手接触口、眼、鼻,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

8.确保食品安全。加强原料特别是冷链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等原料,确保可追溯。用餐前半小时完成用餐区的消毒和通风。规范用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制,送餐到班级,或者错时错峰用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餐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和餐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校外供餐单位送餐员全程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入校前卫生码和体温正常。

9.加强寄宿管理。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允许离校。如必须离校,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规划好出行路线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宿舍出入管理、证件出入和温度检测,禁止外人进入。加强宿舍的清洁、消毒和通风,保持浴室清洁,做好垃圾分类。日常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观察疑似症状,有疑似症状时,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10.加强健康教育。学校要将新型冠状肺炎和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规范,定期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师生进行培训指导,通过各种渠道向师生和家长推送相关信息。密切关注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11.加强近视防控。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用眼的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严格控制看电视的时间。教师要合理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减少网上教学和作业时间。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校内外体育活动1小时;那天没有体育课,放学后学校要组织学生做集体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均衡营养膳食,保证充足睡眠。低风险地区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

12.加强人员防护。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开展核酸采样检测,加强校园保安、保洁、食堂等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增加核酸检测频次。校门服务员、保洁员、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始终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及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也要戴帽子,穿工作服,保持清洁,定期清洗消毒。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报告并就诊,不要带病工作。学校所在的县城没有高危区域,师生上课可以不戴口罩。

三。流行病监测和应急反应

关注疫情变化。密切关注学校所在辖区和全国其他地区的疫情变化。学校所在地区一旦发生当地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变化,要严格落实当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指挥系统,果断采取应急措施。

加强监测和预警。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学校严格落实师生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原因追查登记等措施,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如果师生和员工在家中逗留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戴上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学生家长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教职工在家生病要及时通知学校。学校要做好诊疗结果的跟踪登记工作。在校期间如有疑似症状,学校医务人员将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照“点对点”合作机制的相关规定到定点医院就医,并做好医疗救治结果的跟踪登记工作。没有诊所的学校应联系附近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和登记。

一旦学校所在县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传播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样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保洁员、校门服务员等工作人员每周进行核酸检测,可适当增加抗原检测。如果抗原检测呈阳性,无论是否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都要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运送指南》的要求,从急救中心运送到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迅速处理疫情。师生员工中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的,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2小时内向疾控中心报告,在当地卫生部门和疾控中心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时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并及时安排网络教学。

校园内发生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防控预案,配合做好校园内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配合疾控机构按照属地原则,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行病学信息,科学准确界定风险区域和风险人员。学校积极配合疾控中心等部门,先对划定的区域和风险场所进行控制和布置,再有序组织实施转运、隔离控制、核酸检测、风险人员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污染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环境、物品的末端消毒,做好校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师生只有按期病愈或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家庭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才能返校。返校时,学校要查看当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

做好健康防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等部门,加强对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落实,认真排查所辖学校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学校要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做好排查、控制、监管、教育、关爱师生五项安排,妥善解决师生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