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究工作综述
时光荏苒,几年过去了,一段时间的工作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们也发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是时候好好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了。应该怎么写工作总结?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篇德育研究的总结短文(4篇选文)。欢迎阅读,希望你会喜欢。
德育研究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校根据学校德育子项目实施方案和本学期工作计划,在项目领导小组和课题组的指导下,在贵阳实验区开展了德育研究和实验工作。详情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素养。
(1)组织德育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十六大报告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研究了贵阳市九五项目研究成果《构建初中教育整体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文集》中的相关文章。
(2)组织德育课题组成员参加实验区组织的各种德育专题研讨会和培训班。
(3)邀请实验区课题组组长雷老师来校指导德育活动课,进行德育研究专题培训。
通过这些学习和培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德育工作的现状和任务,进一步理解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和内涵,学到了更多的课题研究经验、知识和方法,提高了科研意识和能力,对开展科研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好、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科研和工作的积极性。
2、继续加强“道德教育”和“成长书”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实验。
由于德育成长书的使用得到了实验班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其他班级师生也纷纷要求实验使用,20xx年9月,我校在全校班级推广使用德育成长书,将德育成长书的进一步研究推广实验推向了高潮。在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各项德育活动中,如何结合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用好《德育读本》和《成长书》,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德育读本》和《成长书》的意见和建议,使之符合我校“农村”和“民族”的特点,是学校研究本课题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德育课题组已将该内容的完成情况纳入班主任等德育工程实验人员的工作考核和科研评价中,并要求每个班级每学期必须以《德育》读本和《成长书》为教材,以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或班级建设活动等形式开展2-4次优质有效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德育》读本和《成长书》的教育功能。通过“德育本”和“成长本”的使用,有效地指导了班主任的教育活动,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本学期,德育课题组* * *成员完成论文22篇,活动课视频1个,其中活动课论文和视频7篇,送今年德育研究年会参加评奖。
3.积极参与实验区“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建设。
在贵阳实验区“公民道德基本标准目标与内容体系”建设中,我校参与了高中部分“二级目标与内容”的建设研究。现在《公民道德基本标准目标与内容(试行稿)》已经在贵阳市中小学公布,我校将在实验区二期完成《公民道德基本标准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应用。
4.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习在时间和内容上还是感觉不足,不能满足做好实验研究,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实现研究型学校的需要。研究工作还很薄弱。日常工作和科研(包括必要的学习)的矛盾没有很好的解决?
德育研究工作总结2本学期,学校正在为新校搬迁做准备。虽然很忙,但学校领导从未放松过研究工作。我们紧紧围绕和谐德育子课题“学科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研究”开展了各项工作,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完善课题研究组织,建立优秀的德育队伍。
1.经过认真讨论和研究,课题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研究课题的各级组织,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必要的充实和调整。由课题组组长校长负总责,课题组书记秦主任挂帅,带领课题组通过专题讲座、参观学习、集中讨论等形式,定期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培训,努力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德育水平。本学期组织莫永秀、姜子双、魏文丹老师参加了兴义市和谐德育研究年会,学习了一些优秀的经验,还对学校教师进行了两次培训。
2.充分发挥该校22名县级骨干教师的作用,根据教师申报的小课题,精心遴选支持,精心指导一批业务技能好、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并且让这些老师起到辐射作用。提高小规模研究的整体水平。教师的研究成果对促进参与教师形成反思教学的习惯、获得解惑的策略、改变教师的道德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建立德育研究体系,促进德育的全面发展。
1,德育主题明确。
学校根据年度德育工作的重点,制定每月的德育工作主题,然后围绕这个大主题制定每周的德育工作主题。学校领导班子和课题组成员为这个德育研究体系倾注了巨大的心血,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只有这样,这项工作才能在探索中逐步落实。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和反思,精益求精,让各方面的工作更具体、更深入、更有效。
2.以校园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
我们把丰富多彩的校园作为研究的主要平台。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校门过道左右两侧搭建了两个各具特色的宣传栏和五心教育标语。礼泉书院展示了一所百年名校的历史,我校烈士邓恩铭的事迹,我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校园墙上展示着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小学生良好习惯和师生推荐书籍。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把校规校训放在最突出的位置,真正努力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3.道德教育有多种形式。
(1)坚持养成教育。
我们创新红领巾督导岗位检查,要求督导人员同时将每节课存在的问题以反馈表的形式反映给班主任,让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使班主任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实事求是,认真抓日常管理。经过逐步完善,学生德育管理体系和班级量化管理已形成完整体系。学生量化工作以“荔波一只雏鹰争星”和“我为班级争光”为支撑,支持班主任管理。
(2)每周德育:各班根据每周德育主题,利用每周班会开展本周德育活动,活动中有教师的专题教育,也有学生的实际参与。例如,清明节来临的时候,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
(4)道德主题小组会议的观察与教育。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和德育工作主题,组织开展主题团队活动的评估观摩活动。这学期,学校举行了主题班会评比活动。为了让各班主题团队发挥作用,各班同学团结协作,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收集与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料。在备考过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班级团队意识、求新、求异、求善的理念都得到了很高的提升。
三,项目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也做了一些相应的经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1.课题组的老师们积极研究,认真探索,把自己在实践中的思考和体会用文字表达出来,上升为理论。发表了一些各种级别、各种奖项的文章,如:65438年2月24日,陈才宇老师的论文《伸出爱的手》发表在《当代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上,于春义老师的论文《诚信是一座明亮的灯塔》。蒋子双老师的论文《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发表在《劳动时报》上。朱元玲老师的论文《给思想道德教育开个好头》在《黔南日报》发表。欧鸿年的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发表在《荔波教研》上,本学期有19篇论文发表在各种报刊上。张秋明老师的《欢迎来到我的家乡荔波》等11篇论文及教学设计获金茂杯全省和谐德育研究论文及教学设计评比一、二、三等奖。全国和谐德育研究的优秀成果也正在紧张整理中。
2.课题组教师的实验成果还体现在他们的工作和成果得到学校和师生的认可。胡、许的《我爱我家》和尉健行、的《让诚信永远留在我心中》在金茂杯和谐德育优秀活动班评比中获二等奖。姚和孟篆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荔波县和谐德育优秀活动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尉健行、严新的《最美的青春梦》获荔波县和谐德育优秀活动评比三等奖。何克磊等4名学生获全县优秀学生,胡森然等4名学生获全县优秀学生干部。
四、未来实验的规划和方向。
我校德育实验“学科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已进行了近三年。阶段性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不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逐步完善。下一段要研究和练习以下问题:
1.继续实施家访,办好家长学校。组织1-2次有影响力的家长会,要求每学期家访40%以上,力争全学年总家访1,000%。
2、注重案例研究,以点带面,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执行行为准则培训,从小处着手,需要持续改进。
总之,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下,在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相信,在专家和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德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德育研究工作综述。我的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是流动儿童。父母忙于谋生,忽视了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孩子没有礼貌,学习状态差,学习积极性低,习惯不好...对实验小学的老师来说,教育孩子是一个难题。鉴于这种情况,我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作为我的研究课题。几个月来,在市区两级教研室专家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以课题的研究为出发点,收集和查阅了与课题相关的各类资料,认真实践,及时反思,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本项目半年来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步骤。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过去也做过课题研究,但这几年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的思路和教学方法已经落后于现在的青年教师。因此,在申报研究课题时,我会保证课题研究工作有序进行。我会和我们学校其他课题研究老师讨论,咨询专家,看资料,借鉴已有经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该项目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制定课题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分析我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推进。
2.分析课例,深入课堂,认真学习,总结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学习一些语文教学名师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3.总结经验,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可行策略。
4.撰写研究论文,上传阅读心得,分析教学案例,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总结项目经验,完成项目研究报告。
第三,通过各种形式的德育,学生有了明显的改变,表现在
1.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关心父母,主动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明白父母的爱不是理所当然的。他们遇到事情会和父母沟通,听取父母的意见,不再争吵。
2.在学校,学生比以前更文明了。午饭时,无论是教室还是食堂,都很安静。饭后可以主动整理桌子凳子,帮阿姨收拾。遇到老师可以主动打招呼,犯了错可以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3.以前升国旗的时候,尽管老师强调,还是有同学说话,甚至嬉闹。现在同学们可以正确对待这个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了。校园里很少有纸片,更别说吵架打架了。
4.学生更加知道资源的珍贵,没有浪费水。以前下午教室里都是纸片,现在没有了。
第四,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虽然在实施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社会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一些负面影响要注意。
2、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法纪素质的全面提高。
动词 (verb的缩写)未来努力的方向
虽然课题的研究已接近尾声,但德育仍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在反思和总结中不断探索。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正反典型案例,充分认识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2.明确目标,扎实推进。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栏、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把教育与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3、家校结合,抓* * *管。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必须坚持家校结合。
4.在其他学科中渗透德育。在学生感兴趣的班级,如美术、音乐等,教师结合课型渗透德育。
德育研究工作综述。“九五”和“十五”期间,夷陵小学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几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校正在研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整体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我们实行了多措并举、课题和谐的教研工作格局。
第一,构建和谐网络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实验,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在研究中非常重视学校和家庭的作用,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立体教育网络。
1,让研究进家庭。
我们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将研究付诸实践。学校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校访等方式向家长了解和汇报学习情况。尤其是家长的学校支教活动,更是历历在目。毕业班老师在家长会上抓住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孩子顺利进入中学,设身处地,解决孩子心中共同的困惑。家长的参与热情普遍较高,仍有部分家长不满意。会后,他们也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询问了这个问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耐心地给家长解释,直到他们满意地回到家。
2.让项目研究走进社区。
学校与社会的各种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互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在德育研究工作中,学校邀请市教委、夷陵派出所、夷陵交警中队的“五老报告团”来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养老院、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研。
第二,加强科学研究和培训
我们学校德育课题的研究成员一般都是班主任。因此,我们在加强研究团队培训时,扩大了培训范围,将所有班主任和其他对教育研究课题感兴趣的教师作为研究骨干进行培训。
聘请了一些知名的教育专家,对全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进行重新学习。20xx年4月,集中召开了夷陵镇德育调研组成员和全体小学班主任会议,听取了市关工委黄主任作的以“责任奉献”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专题报告。并写出相关的学习心得。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学习就是把所有学习心得的文章整理成一个集子,组织所有老师再学习一遍,让老师以专家为先导,以身边优秀的为榜样。
每年暑假,我们都派老师参加扬州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和培训。最近还参加了江都市教育局组织的项目负责人培训班。
“蓝色工程”是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一大亮点。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移植了“蓝色计划”。在签订“蓝色计划”合同时,项目研究能力的培养是合同的重要内容。徐翔老师带着扬州市教育局特级教师陈平老师。作为《道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委,陈平老师经常进行调研和讨论。好事多磨。徐翔老师代表江都市参加扬州市“道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竞赛,荣获扬州市一等奖,为我校德育研究成果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砝码。也启发了教师通过教学建立研究,通过研究促进教学。
第三,加强过程管理
我校加强了教学科研的日常管理,杜绝了“假、大、空”现象,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写论文已经成为很多老师的习惯和自觉行动,及时推荐教育教学论文。可喜的是,20xx年来,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深感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乃至全校所有工作的意义深远。因此,近年来,我校狠抓教育科研工作,抓事实、抓细节,取得了成效。一把手校长亲自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从科研团队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科研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倾斜,将科研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确保研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教师还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将课题的研究与正常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学习新思想,收集新的科研信息,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重视研究成果的回收和总结。
四,张喜安的校本特色
1,以德育话题引领其他话题。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整体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是我校最大的课题,也是研究时间最长的课题。因此,在德育课题的指导下,重点抓好我校各类课题的研究和实施,理顺大课题和子课题的关系,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提高指导教学实践和研究的有效性,保证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有序。在组织申报并成功立项后,成功启动了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功能定位及关系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三个项目课题。并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特别是在德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吸收了乡村教师作为课题组成员,以求协同研究,* * *进步,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科研水平。这是我校教研工作的又一创新,也是学区内所有学校具有约束力的重要标志。
2.以校园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
我们把丰富多彩的校园作为研究的主要平台。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我校设计在校门左右两侧搭建了两个各具特色的宣传栏,再加上极具个性化的校门,让人感觉学校文化氛围浓厚,校园环境优美。百年名校的历史和未来,贴在学校的两个宣传栏上。庶人楼走廊两侧有祖国地图、世界地图和学校平面图,意在让学生每天看到“三幅图”,让学生放眼世界,珍爱祖国,心中有自己的学校。校园墙上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把校规校训放在最突出的位置,真正努力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3.关注留守儿童
上学期,我们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调查。目前,全校共有643名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有145,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51。有47个学生的母亲外出打工。虽然所有学生都有管理,但效果并不明显。被委托的监护人普遍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托管责任无法落实。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和关爱,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家校沟通不足,影响孩子的品德和学习。家庭和社会不能有效衔接,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觉得在德育研究中不能忽视这种情况。我们建立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档案,对他们进行跟踪,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且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难处,教育学生好好学习,遵守纪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打工挣钱的辛苦,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同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挫折教育和磨炼教育,培养了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