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进行道德心理辅导

曹,中卫七年级学生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根据小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有效的道德心理辅导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整个小学阶段道德发展有一个转折点。根据相关研究,小学三年级下学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小学教师要认真研究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配合思想道德教育,做好学生的道德和心理辅导工作。

(一)小学生说谎心理辅导

儿童说谎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或无意地说谎话的言语行为。一般来说,小学生说谎可以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种。无意说谎是指说谎者事先没有计划,没有预期的目的,而是把幻想或幻觉当作现实告诉人们。比如达尔文小时候从郊区捡了一块五颜六色的化石,他一口咬定这是无价之宝。小学生因为对幻想的热爱,往往会把想象中的或者期待中的事情作为真实的内容来表达。这种情况不是道德问题。

故意说谎是指说谎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编造谎言掩盖真相。由于它的欺骗性,它经常受到其他人的谴责。长期这样做,会养成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以后的成长。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孩子的说谎行为,并帮助孩子克服它,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二)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引导

文明行为是一个人文化教养、精神状态和道德观的反映,小学阶段是形成文明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包括:不礼貌、不守纪律、打架骂人、故意破坏、不讲卫生。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第一,小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是非观念模糊。比如我认为“哥们义气”就是友谊;其次,小学生尚未形成牢固的道德信仰,意志薄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考试作弊;第三,受不良习惯影响。比如不注意卫生,随便扔垃圾。第四,任性,固执,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比如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吵架,第五,家庭教育不正确。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很稳定,而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引导。

(3)小学生责任感的辅导

责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由于小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以及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过多安排,小学生缺乏责任感:经常忘记事情,老师或家长总是记不住自己关心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说不清楚,只好打电话给同学。向别人借了东西忘了还;在家不做家务;在学校不懂得关心集体;我犯了错,不敢承担。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小学生劳动习惯指导

小学的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孩子将来成才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劳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只重视智商,忽视劳动技术教育。我国儿童的平均工作时间远低于其他国家。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工作的机会,缺乏最基本的劳动锻炼,将来独立生活时如何适应?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是教师刻不容缓的职责。

第一,树立光荣劳动的思想。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他们参加劳动的积极性,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

第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要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明白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第三,激发劳动兴趣。

第四,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也要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只要你好好学习,在家什么都不用做。”在一些家长眼里,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孩子能承担的工作完全由家长承担。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工作习惯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家务劳动是一切劳动的基础,是让孩子从中受益的一种劳动形式。在家里,要求孩子学会扫地,洗碗,整理房间,洗小件衣服,做自己的事。家长也要督促孩子参加学校的各种劳动,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习惯。